1936年秋天,红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后,军中迎来一大喜事,刘伯承和汪荣华举行了简单的婚礼,结为革命伉俪。

婚后,两人育有7个子女,他们日后在各自的领域都颇有建树,这跟刘伯承元帅的教育分不开。



刘伯承十分重视孩子们的学习。虽然在不少人眼中,刘伯承元帅是一个武将,但其实,他在军事指挥方面展现出的才能,掩盖了他身上的书生气,人们很容易忽略也在意料之中了。

很少有人知道,刘伯承还曾是晚清政府的秀才,在最后一届科举考试中成功登榜。辛亥革命爆发后,刘伯承毅然投笔从戎,参加革命,在讨袁战争、护法战争、北伐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1923年,刘伯承因伤在成都疗养期间,接触到了共产主义思想。并在之后考察中国社会现状的途中逐渐坚定了共产主义革命理想。

1926年5月,刘伯承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4月,刘伯承出任暂编第15军军长,他是第一个被任命为军长的共产党员。

同年7月下旬,刘伯承秘密赶往南昌,同周恩来、叶挺等人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年底,根据组织安排,刘伯承前往苏联留学,先后在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付龙芝军事学院系统学习军事理论。

刚刚抵达苏联时,摆在刘伯承面前的第一个难关便是语言关,为了尽快克服无法阅读俄文书籍、听不懂俄文的难题,刘伯承学习刻苦努力。据同行的同志回忆,刘伯承从没有在三点之前睡过觉,这样用功的人只有他一个人。正因如此,刘伯承得以在极短的时间里攻克了语言难关,他也成为了全班看俄文书籍最快的人。

刘伯承爱看书的习惯保持了一生,在子女的记忆里,父亲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在了看书上,而且看得十分认真。



一次,在楼上的孩子们突然闻到楼下传来了烧焦的味道,孩子们急切地跑下楼查看情况。结果发现是电线短路了,但在楼下看书的刘伯承却浑然不觉,依然淡定地坐在椅子上沉浸在书中。

除了自己爱看书学习外,刘伯承对家中孩子们的学习也十分严格。尽管每天工作繁忙,但他总要抽出时间来检查作业,除了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外,他还会专门布置额外的一些功课,比如背诵一些文章。

看起来大男人的刘伯承元帅在教育子女时很是细心,他在看到杂志上一篇题为《审判后的谈话》后,以这个真实的案例教育子女,不能因为自己的身份骄傲自大,更不能产生高人一等的思想。他还幽默地表示:

“我们把舞台整理好了,唱戏要靠你们,你们要想唱好戏,就要好好学习,唱戏要靠真本事。”



南京解放后,刘伯承主政南京,担任市长兼军管会主任。虽然已经解放,但刘伯承却反复叮嘱妻子和孩子们生活俭朴。此后,俭朴的风格一直贯穿着刘家生活的方方面面。

儿子刘蒙上中学了,身上的衣服还是姐姐穿过的女式旧军装。女儿刘弥群弄丢了母亲新买的钢笔后,没有意识到错误,反而继续和弟弟玩耍。

刘伯承看到后,叫来小弥群,给她讲了自己身边参谋的一个故事:原来,当时参谋打草喂猪,好不容易攒钱买了一支红蓝铅笔,却不小心弄丢了。然后便伤心地哭了起来。

随后,刘伯承便对女儿说道:“你丢了一支钢笔却并不在意,是因为它不是你通过劳动获得的,你不知道钢笔来之不易。”

父亲平静的一番话就这样进入了小弥群的心中,从此以后,刘弥群十分爱惜自己的任何东西。因为父亲克勤克俭的教育已经深入了她的心中。



刘伯承经常教育子女不搞特权,不谋私利,并要求他们通过简朴的生活养成廉洁的品行。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也逐渐到了结婚的年纪。

在这之前,刘伯承便给家中子女们定下了一条规矩:

“结婚后一律到自己工作单位住。我这里生活条件好,是党和国家为了照顾我安排的。你们结婚后,就不要住这里了。”

一天,汪荣华给刘伯承打去电话,同他商量说:“太行近日打算结婚,但没有房子住。希望能够把家里的一间储藏室腾出来,让他们暂时过渡一下,有房子就搬走。”

刘伯承当即在电话里拒绝道:“不行。结婚后一律不准再住了。他还是老大,更不能带头。”

汪荣华熟悉老伴的脾气,没有再劝。挂掉电话后,她对一旁等待结果的儿子说道:“不行。我早就告诉你了,他不会同意的。你看,碰钉子了吧。”



太行得知结果后,并没有生气,毕竟在请求母亲打电话之前他就已经预感到父亲不同意了。

不久后,刘伯承身边的工作人员听说了这件事,便帮忙说情。但无论他们怎么劝,刘伯承始终不同意。

当然,刘伯承对自己的要求更是严苛。在他的办公桌上,有两堆信纸,其中一堆是公务使用,而另一堆则是他自己花钱买的,用来作私人之用。就连一张信纸都要做到公私分明的刘伯承元帅,在不同意儿子婚后住进家里这件事上,也就一点儿也不令人感到意外了。

刘伯承元帅战功赫赫,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帅之一,在军中颇有影响力。但在日常生活中,他也是一位普通的父亲,他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教育家中子女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在他的教育下,刘伯承的子女都凭借自己的努力做出了一番事业。



其女儿刘弥群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学校。大学读书期间,她曾主动申请到农村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受到刘伯承大力支持,直言“下农村是好事”。

最终,刘弥群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了我国空军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将军,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刘太行毕业于哈军工,在校期间,刘伯承每月写信给他,关心他在学校的成长,多次教育他好好学习,成长为对国家有用的人。刘太行后来也成为了空军少将。

参考资料:新传奇2021年33期、党史博览2022年5期、红岩春秋2015年11期、做人与处世2016年13期、大江南北2020年6期、百年潮2015年7期、中国纪检监察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