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死后不久,父亲秦业与弟弟秦钟相继死去。秦家至此而绝,虽有堂族却再无传承。
曹雪芹之所以如此写,无外乎在隐喻一个“情”绝的事实。要知道神瑛侍者下凡历劫的本质,并不是要与绛珠仙子谈情,恰恰是要斩断这段情孽纠缠。而所有随之历劫之人,也是追求这个结果。
所以,秦可卿一家三口,谐音“情可倾”“情业”“情种”,都属于至情至性范畴,只有他们死绝了,“情”才能彻底斩断。情得先死,下凡历劫才能了结因果。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秦钟在弥留之际劝贾宝玉“悔改”,实际就是劝他放下“情”,算是“情”之终也。
曹雪芹以秦家一家三口之绝,影射了《红楼梦》最终“情绝”的事实。有情人不得眷属,真情不得长久。无论是男女爱情,父母子女恩情还是冤亲债主的孽情,都是如此。
我们看秦家三口的死,涵盖的非常丰富。
秦可卿,死于淫丧天香楼,死后被传与公公贾珍不轨,遗臭三百年。代表的是女人惨死的所有不堪。名声被毁,被侮辱,被损害。
秦业,表面是被秦钟与智能儿偷期气死,实际他的死与女儿秦可卿死的不明不白的窝囊有关。尤其他死后家中突然多出来的三千两银子来历不明,不排除是贾珍给的补偿。也越发表明秦业之死,是为女儿所累。
秦钟,一方面与智能儿偷期伤了身体,一方面内疚自己气死父亲,另一方面被父亲责罚还要坚持保持葬礼,一个男人所有的“错”都被他占齐,爱情、亲情、责任三座大山压下来,错上加错的他如何不死!
所以,秦可卿一家三口的死,基本囊括了世间之人的所有“情”终。而神瑛侍者带动的这次下凡历劫,实际就是要了解这些“情”,以求斩断情愿后的超脱。
当然,秦家三口中,秦可卿的死,关乎女儿之死,最是应该解说一二。
秦可卿、金钏儿、尤三姐和晴雯,至八十回前的这四个人的死,实际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污名化”。
秦可卿被说与贾珍通奸。
金钏儿被说遭贾宝玉强奸。
尤三姐被指责失贞、失节。
晴雯被诋毁勾引贾宝玉。
实际上这四个人,如果依据程甲本、程乙本的描写,就会发现全是无辜被害而死。
尤其秦可卿,“造衅开端实在宁”的“造衅”二字,已经能够证明她是死于贾珍故意制造事端的设计和强暴。皆因“造衅”典出于苏轼的《代张方平谏用兵书》:“於是王韶搆祸於熙河,章惇造衅於梅山。”具体不解气,读书人可自行查询。
贾珍侵犯儿媳妇致死,当然算爬灰,焦大也算一语成谶。但爬灰与通奸是两码事,只要公公有不轨企图,就叫爬灰。儿媳妇受害也是爬灰。
但秦可卿因贾珍侵犯而上吊,贾珍必须要给所有人一个妥善的交代,尤其是亲家秦业。可贾珍交代不了怎么办?
于是,尤氏病了实际是躲了。贾蓉一声不吭实际无话可说。贾珍便方便了在外头故意表现与秦可卿的暧昧,做实通奸行为。
如此,秦可卿就是个荡妇,谁管她如何死的?秦业有女如此,还有什么可说的?只是其中有个漏洞,就是丫头瑞珠之情。于是,当秦业秦钟来到贾府后,瑞珠突然就死了。根本不让她见秦业。
而且,瑞珠的死是“触柱而亡”,典型的含冤而死的死法,也预示了秦可卿与她主仆死的冤枉。
秦业不是傻子,如何不知道秦可卿死的蹊跷!可他被泼了一身脏水又没有证据证实,如何不窝囊?
所以,当他在秦可卿葬礼后,突然发现备受期望的儿子竟然与小尼姑鬼混苟且,如何不伤心欲绝?他本年迈,双重打击之下,也就一气而绝了。
至于秦钟,既是“情种”也是“情终”,自然也是舍去一切而死。什么智能儿,什么三千两银子,什么科举仕途,什么传宗接代,全部舍去,才是“赤条条来去无挂牵”,真正得以了结了。
这或许就是秦可卿,秦业和秦钟接连死去的意义吧!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