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

若天理不容,我便逆转这乾坤!

——《哪吒之魔童闹海》



文丨旧故麻袋

2025年春节档终于落下了帷幕,《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以超50亿票房、16项影史纪录、豆瓣8.5分的成绩,在“神仙打架”的春节档中一骑绝尘,并凭连续逆跌的火热,盘活了整个国产电影市场。

根据灯塔专业版票房数据预测,《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将达87亿,有望成为“中国影史票房第一”的电影,按这势头,破百亿也不是不可能。



《哪吒2》的成功,不仅证实了呐喊多年的“国漫崛起”绝非虚言,更以“续作超越前作”的姿态,狠狠撕碎了“续集必崩”的行业魔咒。

而在这之前,2024年的国产电影市场,一片萎靡,颓势尽显,究其原因:表面看是疫情后消费降级、观众审美疲劳,但深层次的原因,其实是同质化题材、套路化主旋律、流量明星的集体失灵。

《哪吒2》口碑和流量的迅猛之势,像一剂强心针,扎醒了整个行业,国漫早就摒弃了“复刻神话”的模式,而是以“神话”或“传说”为基础,用更锋利的笔触,更锐利的视角,划开时代的肌理,书写属于中国人的时代精神。



时间倒退回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以黑马之姿斩获50亿票房,进入中国影史前三,真正实现了属于国漫的“逆天改命”。

之后,《哪吒之魔童降世》被誉为“国漫电影的里程碑之作”,“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破圈的经典台词成为当年大热门,饺子导演用一个顶着黑眼圈,行为举止纨绔的哪吒形象,向观众展示了什么叫“一身反骨”。

那时候的饺子导演虽然取得了成功和高票房,但背后仍有不少质疑声,唏嘘声,甚至有人一度唱衰《哪吒2》。

2023年,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哪吒2》有希望破70亿票房。当时这句话一出,网上皆是嘲讽声,觉得王长田是在“痴人说梦”。

如今逆跌疯长的票房让“70亿”不再是梦,《哪吒2》成为了光线最争气的“儿子”,王长田预估的70亿票房还是太保守了!



在电影续集未制作初期,就被打上了“不看好”的标签,加之当下国产电影续集普遍“狗尾续貂”,《哪吒2》为何能逆势突围,打破常规,刷新副本,最终赢得掌声和胜利?答案就藏在两个字里:诚意。

恰恰是因为饺子导演用满满的“诚意”,不仅为观众奉上了一出视听盛宴,更是打破常规,将视角拉到了更宏大的命题,这个命题:关于规则、关于枷锁、关于觉醒!



饺子导演笔下的哪吒是按照“爽文男主”的模式在写的,有爱他、愿意为他赴汤蹈火、情绪价值给满的父母;有理解他、愿意为他违抗父命、与他同生死共进退的挚友敖丙;有爱护他、愿意教授本领、不言辞打击的师父太乙;还有一直站在他身后的无数陈塘关兵民。

他虽生为魔童,但在爱的浸染下,没有被邪魔外道所影响,虽行为乖戾,但心中一直有自己坚守的正道与正义,哪怕踏出这条“正义之路”,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他不是想成为英雄,他只是想成为自己,打破偏见,活出真正的自己,所以看似未被规训,实则人间清醒。



电影有隐喻,也有明喻,明喻自然是被大家早就看破的白宫、美元和绿卡,但实际上,隐喻也有不少。

比如龙族因“妖族”身份被天庭压迫千年,比如申公豹因出身卑微而遭排挤,比如哪吒与敖丙的“魔丸灵珠之困”,这些设定看似是为剧情服务,实际上处处都在映射现实:社会中的阶层固化、职场中的身份偏见、年轻人对职场PUA的愤怒……



明喻、暗喻都被饺子导演巧妙地编码进电影叙事中,可见功底之深,这些内容糅杂在一起,光靠“用心”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懂得如何巧用,如何融会贯通。

比起主角哪吒和敖丙,在《哪吒2》电影中,更出彩的其实是主配申公豹和龙王敖光。

龙王敖光的“出圈”,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他的颜,用网友的一句话概括“敖是他们的姓,帅是他们的命”。敖光一出场,电影院内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哇”声一片。



但申公豹的“出圈”,意义更重。

申公豹的人设,让《哪吒2》脱离了“非黑即白”的简单对立,国漫宇宙难得出现了一个不再脸谱化的“反派”,这一人物打造,让《哪吒2》跳出了“打怪升级”的窠臼,真正拥有了叩问现实的深度。

申公豹本是玉虚宫弟子,位列仙班指日可待,为何内心会渐渐变得黑暗?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看清了现实,就连仙界也没有正义可言,所谓“苍生大义”的背后,藏着上位者的傲慢与算计,干的都是见不得光的勾当,他祛魅了,也倦了被上位者当枪使的生活。

其次是他妖族的身份,因为是妖族,即便历经千辛万苦,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进入了玉虚宫,结果这个身份却注定让他离“修仙”无缘,生而为妖成了他“修仙”路上的桎梏,他之所以不断证明自己,也是因为长期被边缘化的不甘。



即便他不再走正途,可他仍是村里唯一的“大学生”,是父亲的骄傲,是弟弟的榜样,是全村人引以为傲的存在,这样的申公豹,有着现实和理想的矛盾和纠结,也有着“明知结果却不得不面对”的无奈。

这个角色是有血肉的,是有肌理的,是充满人性思辨的。



当他得知父亲身死,眼见弟弟死去,而一切都是无量仙翁在背后搞鬼后,他没有犹豫,只身对抗,哪怕知道最终是败局也无憾,甚至在前去殊死一搏前,不忘救下李靖夫妇,那种潇洒,真的帅爆了!

所以看《哪吒2》,你能看到的不单单只有哪吒重生之后的成长,更有昆仑仙境的权谋、龙族内部的派系斗争、申公豹家族的悲剧……最终汇聚成一场对“规则”的终极质问。



电影中最泪目的一段,是哪吒等人被困在天元鼎内,殷夫人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即便哪吒中了穿心咒,也要最后抱一抱她的儿子,哪怕要承受万箭穿心之痛,她仍笑着抱住了哪吒,惋惜自己不能看着他长大。

这里,哪吒有一段回忆:回忆里的母亲,总是带着笑容,她从未束缚过哪吒,即便哪吒处处闯祸,她也不曾质问过一句;知道哪吒喜欢踢毽子,即使知道哪吒下手没轻重,还是会穿好盔甲,陪哪吒玩;重生不久的哪吒要去玉虚宫考学,她没有拦着,只是叮嘱哪吒要按时吃饭,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气。



在哪吒去玉虚宫之前,她多想抱抱哪吒,可哪吒扭捏于人多不好意思,没给母亲一个拥抱,没想到母亲这一抱竟是永别,最后殷夫人化作仙丹,哪吒暴走开大。

剧情上的成功是整部电影最大的根基,只要根基够稳,后面的一切创作都是加分项,比如导演在细节上的“死磕”就是加分项之一,比如视效的新高度也是加分项之一。

我们惊叹龙宫的赛博朋克美学、重塑肉身的粒子特效、终局之战的时空撕裂,每一帧都在重新定义和探索“中国动画”想象力的新边界。



当哪吒喊出“是魔又如何”,当敖丙选择“与规则为敌”时,我们似乎又一次感受到了前作“我命由我不由天”时的激荡。

我们知道“国漫崛起”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一两部爆款动画就能定性的,“国漫崛起”更不是一个完成式,而是一个“现在进行式”,它不是结果,它是过程。它需要一代代国产动画创作者以“死磕”之姿,在时代的浪潮中,一次次逆天改命。

当资本仍在追逐短平快的收益时,《哪吒2》以“五年磨一剑”的坚持,证明了慢工出细活的真谛;当行业困于续集魔咒时,它用创新与诚意开辟了一条新路。



《哪吒2》是否能成为国产电影史最佳或者第一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它注定会成为“2025年电影市场”和“中国动画电影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看了彩蛋,已经开始期待《哪吒3》了,时间上我愿意再等上5年,然后看《哪吒3》继续在奇幻的国产动画领域继续拓荒,开创更好的新纪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