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快乐!恭喜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下文简称《哪吒2》)总票房突破50亿元。此前,《哪吒2》因为是最快破40亿元的电影而受到关注。
作为前作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也是票房和口碑双丰收。因为该系列两部电影票房达到百亿元左右,作为主角的魔童哪吒也被调侃为“影史首位3岁百亿影人”。
其实2025年春节档电影众多,单是大片,就有战争电影《蛟龙行动》、武侠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以及同样有哪吒亮相的神话电影《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等等……
更别提《熊出没·重启未来》等投资相对较小的电影。
但奇怪的是,在2025年春节档电影中,《哪吒2》可谓是一骑绝尘,断层领先。为什么会这样呢?
第一,质量过硬。
视觉效果震撼。《哪吒2》被认为在视觉效果上达到了国产动画的新高度。
电影从角色设计、场景构建到特效制作,都堪称精美。不仅审美在线,而且刻画细腻,贴合剧情,关键是许多方面带着传统特色,体现东方韵味,让观众震撼之余忍不住赞叹其制作用心。
除了视觉动人,其内容也同样让人惊喜。
人物塑造方面,除了延续哪吒和敖丙相生相应、似仇实友的设定,其他角色也各有特色各有亮点,恰如一句影评所言,“《哪吒之魔童闹海》真正做到了没有一个人是小配角”。
有意思的是,观众们除了高呼错怪了本以为是邪恶反派的申公豹,某社交平台上,观众还纷纷根据片中镜头寥寥的土拨鼠和石矶娘娘玩起了梗,侧面展现了大家对《哪吒2》的喜爱和认可。
故事方面,比起前作专注陈塘关和龙族的恩怨冲突,《哪吒2》呈现出一个更恢弘更丰富的封神世界:有阐教也有邪派,在天庭和人间还有阐教大本营玉虚宫,以及众妖各自的生活环境。
《哪吒2》也进一步赋予了角色更多的复杂性和人性化面向:
作为双主角的哪吒和敖丙毋庸多言,前作中宛如背景板的,对敖丙寄予全族希望的龙族,不再是铁板一块;而看似正派的玉虚宫也不乏虚伪丑恶;殷夫人、申公豹等都值得细品。
剧情更是一再反转,虽然出人意料,却因为在前面故事中早早埋下线索,而显得情理之中。使得故事更加耐人寻味。
可以说,《哪吒2》从视觉效果到故事内容,从人物塑造到剧情设计,无一不展现出团队的精心制作、用心设计,让人拍手称赞。难怪有观众会二刷以支持票房。
第二,题材契合。
不同于暑期档,春节是个合家欢的节日。假期宅家无趣,而出游又怕寒风以及交通拥堵等原因,和亲友一起观看电影便成了一个理想选择,这也是春节期间许多电影院人山人海的原因。
而春节档电影虽多,但能让大人欣赏,孩子喜欢,老人接受的电影其实并不多。
虽然每年春节都有《熊出没》系列电影,但这部电影固然让孩子高兴,大人却可能觉得无聊。
相比之下,动画形式的《哪吒2》不仅符合孩子的观赏习惯,也能让大人乐在其中,实在是不错的选择。
重要的是,春节本来就是我们的传统节日,而哪吒又是我们家喻户晓的神话英雄,其故事内容以及电影制作都带着传统文化韵味,有创新却也没抛弃传统,自然成为合家欢观影首选。
第三,同行衬托。
2025年春节档电影虽多,但总体质量并不高。名导和流量齐集的《射雕》、《蛟龙行动》不尽人意,《封神2》口碑两极分化,陈思诚《唐探》系列则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相比之下,《哪吒2》没有某些大片那样让观众尴尬出戏的不适片段,也极少见套路化商业化的匠气和刻舟求剑似的模式化,虽然只是老老实实拍电影,但故事有趣,老少咸宜。
其实这些年,随着电影市场不断发展,国内的观众也越来越成熟。
许多观众在观影选片时,从曾经的盲目跟风到现在不再迷信名气和权威,也不会因为某部电影有流量就轻易否定,更多是结合个人喜好和电影本身而深思熟虑后选择观看的影片。
尽管不同的观众在观影时会有不同的喜好,但越来越多的事例说明,如今内娱电影征战市场,质量取胜的特点日益突出。
也许某些观众对某部电影最初不感兴趣,但随着好电影的口碑发酵,观众会因为好奇心而选择尝试自己起先兴趣不大的好口碑电影,并会在观看后因为认可而加入宣传支持的队伍。
特别是同档期还有其他质量不佳的电影时,观众宣传好电影的热情会更加强烈。
说到底,观众越来越懂得,并乐于支持好电影。希望某些电影人与其花重金请大牌,拼宣发,不如用心琢磨怎么将电影拍好。
我是元气女文青月小牙,做娱评中的泥石流。原创不易,侵权必究。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