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蛇寓意丰富。它身体灵活,行动隐秘,又颇具战力,每年还会蜕皮更新……这些特点所对应的敏锐洞察、灵活应变、自我更新等特质,恰恰也是人们面对外部世界时所需的智慧和能量。

民间视蛇为龙的现实化身,称其“小龙”。《述异记》中“蛇化龙”的传说流传甚广:水蛇五百年化蛟,蛟千年化龙,龙五百年长出角成角龙,角龙再经一千年生出翅膀成应龙,并且还有“蛇入江为蛟,入海为龙”的说法。这漫长的蜕变过程,蕴含着人们对“道路曲折、前途光明”的期盼。

蛇年春节,作为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处处洋溢着喜庆与活力。人们走亲访友,带动“春节消费”火热升温,给全球经济注入暖意,也为蛇年开了个好头。

要延续这好势头,需具备“龙蛇之变”的能力——潜心修炼、积蓄力量,抓住时机、奋斗奋力,如龙腾万里施展才华。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面对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现实影响,如何应对挑战?既要有如蛇潜行的实干精神,也要能把握时机、果断出击。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既稳扎稳打推进工作,又善于观察,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决策。

在不同地方、不同领域,“蛇”都有独特启示。每一座城市、每一个事物,在探索前行的路上,都独具特质与爆发力。我们应像蛇敏锐感知环境一样,深入调研,精准锚定问题核心,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也要如蛇兑一般,战胜自我,以发展的眼光探寻前行方向。

新的一年,机遇与挑战并存。让我们以敏锐的感知捕捉机遇,以灵活的姿态应对挑战,如灵蛇舞动、苦干实干,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的期望,“以蛇行千里的劲头,坚定信心、满怀希望,开拓进取、顽强奋斗,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栏目主编:简工博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谢飞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