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康熙年间,昆山高板桥药铺有位王某,王某常年来有所信奉。

有一天,王某突然无病而死,死前对家人说:“如果我的心口不冷,就不要入殓埋葬我。”


家里了解这人信奉很是虔诚,就按照王某所交代的,一直没有举行葬礼。

三天后,王某竟然活了过来,从那以后,王某这种假死好像就习以为常了,每年都会有多次这种情况发生,有时假死两三天,有时会长达十几天,最终都会活过来。

到了康熙丙子年,王某已经死过大约二十多次了,有时人们问他这种状态下,他有什么经历?他坚决闭口不提,只是劝说人家要多行好事,念佛吃斋,不要做大斗小秤骗人之类的坏事等等。

关于王某的事情记载在东轩主人所著《述異记》中,作者写书时,王某有大约五十多岁,当时的人们都称呼王某为不死草,至于后来如何,书中就没有记载了。

对于王某在这种状态下会经历什么,估计是很多人好奇想了解的,当然,类似这种死后复生的记载在中国古代书籍中,以及近代西方一些濒死研究的书籍中还是不乏案例。

这些案例中当事人所经历的事情也是千奇百怪,五花八门,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人的意识会脱离身体而存在,也就是人仍会对这个世界有所感知,而并非现代人所认为的:人死就烟消云散,啥都没有了。

“啥都没有了”也只是活着的人的一种认知,可是,这种认知又如何去证实其真实性呢?毕竟有这种认知的人也只是猜测,不可能有所经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