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宝光

“晚上要夜巡,记得多穿点衣服。”李海东一边清点仓库里的巡检设备,一边嘱咐新同事宋唯溢。

1月25日傍晚6点半,天色已彻底暗下来,江苏省连云港市田湾核电重要输电通道智慧巡检站成了周围空地里唯一有光亮的地方。

这是一处建在228国道旁的输电线路巡检站点,职责是保障田湾核电站500千伏重要输电通道的运行安全。李海东是国网连云港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输电运检二班副班长,也是“核能动脉卫士”青年突击队队长。

1月25日上午,江苏省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预计25-27日,连云港等多地将迎来降温并伴有陆上5-7级、江河湖库及近海海面8-9级的偏北大风。李海东放心不下输电通道的安全,决定组织一次有针对性的夜间巡视工作。

李海东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最近两三周,连云港都没下雨,绝缘子可能出现污秽情况,夜巡更容易发现电弧闪络现象。

田湾核电站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电力供应点之一。2018年12月,田湾核电站4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田湾核电站一、二期工程全面建成,该项目被誉为“中俄核能合作的典范项目”。目前田湾1-6号机组已投入商运,7号、8号机组分别计划于2026年、2027年投运。

“核电站发出的电,经过8条500千伏输电线路运送到长三角地区。一旦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下游用电稳定。”李海东说。

2023年1月,国网连云港供电公司成立“核能动脉卫士”青年突击队。19名队员均来自输电运检一线,其中党员12人、团员7人,平均年龄30岁。他们的任务就是要保障田湾核电站电力送出线路安全运行,承担运维中的急难险重任务。

1月25日晚,青年突击队巡视的区段是核电送出线路的1号到20号塔,主要任务是进行红外测温和绝缘子污秽闪络情况排查。“一次夜巡差不多需要2-3个小时。”李海东说。

在这一区段中,最让李海东担心的是建在一片退渔还耕农田上的9号塔。由于之前有过发热的情况,所以他们率先来到这里检查。

25岁的宋唯溢是第一次参加夜巡。在李海东的指导下,他拿着红外测温仪对着导线和绝缘子连接的地方逐一扫描排查。“如果有异常情况,屏幕上会出现明显亮点,那时候我们就要格外注意了。”李海东拍拍宋唯溢说,“走吧,一切正常。”

检查完9号塔,两人又赶往下一处检查点。晚8点,室外已经刮起了风。

这是一处在建的工地,在此之前曾有工人为赶进度夜间施工。“夜间光线差,施工吊车很容易碰到输电线,一旦接触,不仅线路受到影响,工人的生命安全也会受到威胁。”李海东解释,“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都要建议施工单位加装限高网、限高架等物理隔离设施,且禁止夜间施工。如果劝不动,还要找当地业主或当地政府协调。”

“巡线,最难的就是劝说。”李海东告诉记者,输电线路周围有不少鱼塘,吸引很多人来钓鱼,可鱼线一旦与输电线路搭连,将会产生严重后果。“巡线时,经常我们前脚刚劝走一个,后脚就有人‘补钓位’”。李海东说,他们只能接着劝导。

2024年12月31日晚,距离田湾核电站约3公里的田湾跨海大桥挤满了赶来燃放烟花爆竹的人,随着人越聚越多,车队排起了长龙,一度延伸到了输电线路底下。有人想就近燃放烟花,一旦燃放,产生的烟雾烟尘很容易导致输电线路跳闸。

为了防止发生状况,青年突击队员紧急赶到主要路口处悬挂横幅标语:“输电线路重地,切勿乱放烟花,行人与车莫在此停留。”“直到凌晨3点,人们全部离去,我们的电力抢修车才离开。”李海东说。

1月25日晚9点,巡检结束,20多座铁塔都正常运行。李海东告诉记者,为保障重要通道安全稳定运行,智慧巡检站已逐步形成了完善的隐患预警监测与高效处置体系。“平时综合利用无人机、AI鹰眼等高科技设备设施进行全时段检测,重要节点充分发挥青年突击队的作用,加强监测和问题处置。”

据了解,截至目前,田湾核电站电力送出线路已安全运行近5000天。

来源:中国青年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