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阵亦称 “套宋江”,是一种结合中国武术和艺术的民俗表演,最早出现于明末清初,相传由少林五祖拳祖师王玉川所创。明末清初,泉州不少义士支持郑成功反清复明,受到清政府打压,这些义士遂借迎神赛会化妆表演形式保持练武习俗和武术套路,装扮成水浒梁山好汉一百零八将参加踩街队伍。从此宋江阵流传于泉州府各地区。
宋江阵于清代由泉州传入,翔安农民为驱兽抗暴,不少村庄组队操演宋江阵,练武护身。每年逢正月初六香山庙会、正月初十鼓锣岩庙会、正月十四后珩上头宫庙会,新店茂林、内厝赵岗的宋江队,扮成梁山好汉,游乡串社,在庙前广场表演武术套宋江。宋江阵人数不拘,不分男女,一般二十四人以上,但以一百零八人为大忌,因为梁山一百零八个好汉被朝廷招安以失败告终。表演前,搭一布城或搭彩楼为城门,表演开始时,锣鼓齐响,一对旗手执丈二大旗领阵,分两路出城门,称 “黄蜂出巢”。经 “交阵” 变 “内外环”“面线拗”“穿针”“环螺圈”“长蛇” 等队形。后表演 “单打”“双打”“小组打”。项目有 “盾套锤”“伞套刀”“枪套剑”“跳刀对铁耙”“扁担对锄头”“空手对打” 等。有条件的兼演 “弄狮”。最后表演 “打八仙”,然后以 “凯旋入城” 收场。服装以戏服穿戴,民国时期也有穿汉服包头巾扎腰带的。内厝赵岗宋江队一律穿对襟汉装、草鞋,队伍一半扎青腰带,一半扎黄腰带。表演的武器为十八般武器,有双斧、铁棍、双锏、大刀、关刀、齐君棍、金钩、双锤、长叉等。清末至民国时期,新圩上、下市,内厝赵岗,新店茂林和大嶝阳塘均有 “套宋江” 队伍。解放后至今,内厝莲塘、赵岗,新店茂林,新圩金柄等村重新组建 “套宋江” 队伍,每逢春节、元宵、中秋、庙会等传统节庆,都能见到 “宋江阵” 的身影。
2006年,厦金宋江阵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赵岗村为宋江阵练习基地。王文艺为省级宋江阵传承人,王民族、王文默为市级宋江阵传承人。2011 年5月,厦门柯依达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林良菽发起成立 “厦门市翔安区宋江阵文化研究会”,试图做好宋江阵武术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林良菽组建的莲塘宋江队多次应邀到台湾参加两岸宋江阵交流活动。
翔安新春第一约→
一年一度!近20万人相约,香山沸腾了!
编辑\张琳 摄影\朱毅力
资源来源\《翔安非遗》
一校\朱铭榕 二校\王妍
一审\任旭萍 二审\朱毅力 三审\陈兴
翔安区融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