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小儿寒喘效果不是一般的好



肺炎喘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以发热、咳嗽、痰壅、气急、鼻煽为主要症状,重者涕泪俱闭、面色苍白发绀。肺炎喘嗽的病名首见于《麻科活人全书》,该书叙述麻疹出现“喘而无涕,兼之鼻煽”症状时,称为“肺炎喘嗽”。

本病全年皆有,冬春两季为多,好发于婴幼儿,一般发病较急,若能早期及时治疗,预后良好。本病包括西医学所称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大叶性肺炎等。

肺炎喘嗽(外寒肺热证):

患儿李某,男2岁9个月,以“咳嗽、发热2天”为代主诉,于2019年1月18日初诊。

现病史:患儿1天前随父母外出受凉后出现咳嗽,痰多,伴喘鸣,流涕,自服“布洛芬及头孢克肟颗粒”等,症状无明显改善,遂来诊。

刻下症:发热,体温38.5℃,咳嗽痰多,喉间痰鸣,流清涕,纳食差,大便偏干。

体格检查:咽充血,三凹征阳性,呼吸浅促,双肺可闻及中等量湿啰音及呼气相喘鸣音。舌质红,苔白厚,指纹浮红。

辅助检查:血常规无明显异常,血清支原体阴性。

西医诊断:肺炎。

中医诊断:肺炎喘嗽。

中医证型:外寒肺热。

方药:小青龙汤加味。

处方:麻黄 12g,桂枝 12g,姜半夏 18g,细辛9g,干姜9g,五味子12g,生石膏60g,甘草 9g,浙贝母 10g,射干 12g,炒僵蚕 20g,蝉蜕 12g。中药配方颗粒1剂,分3天9次冲服。

二诊:2019年1月21日。患儿服上方1剂后热退,咳喘减轻,现偶咳,无喘息,无发热,纳食一般,大便服药期间偏稀,家长诉拉下较多黏液样便。舌质淡,苔白稍厚,仍有清涕,肺部听诊呼吸音稍粗,未闻及明显啰音。因患儿病情明显好转,后续改予六君子汤加味善后。

处方:党参 10g,白术 6g,茯苓 10g,炙甘草 3g,姜半夏6g,陈皮 6g,桔梗6g,五味子6g,杏仁 10g,紫苏子10g,桑白皮 10g。中药配方颗粒4剂,每日1剂,分3次水冲服。

随访:4剂药后病情稳定,无反复。

按语:小青龙汤的常见症状是咳嗽,小青龙汤是治疗咳嗽的最常用方之一。陈修园在《医学三字经》指出“柯韵伯治咳嗽,不论冬夏,不拘浅深,但是寒嗽,俱用小青龙汤多效”。方中“袪风散寒,解肌逐水,利肺暖肾,除痰定喘,攘外安内,各尽其妙。盖以肺家陈寒痼冷,非麻黄大将不能捣其巢穴,群药安能奏效哉”。本例患儿典型受寒后咳喘,所谓“形寒饮冷伤肺”,方选小青龙汤为主即为此而设,以温肺化饮、止咳平喘。方中加生石膏,因其有热(阳明经热);射干、浙贝清肺化痰;僵蚕、蝉蜕升清降浊,仿升降散意,均为辅助用药。本方起主要作用的仍然是小青龙汤,3剂而诸症若失。

二诊时调整处方为六君子汤加味,既为治疗,也为调护而设。

小青龙汤在儿科临床应用可以说最为广泛,因为儿科咳喘病人非常多,很多孩子,尤其喘息、痰多的孩子,大多是受凉后引起的,包括夏天,也有很多咳喘的孩子,跟吹空调受寒有关,所以凡寒邪所致咳喘,临床均可加减运用

温馨提示: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一人一方,自行购药服用存在风险,请务必在专业中医指导下,根据个人自身症状辩证加减开方,切不可盲目使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