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啾啾妈
来源丨微信公众号“三个妈妈六个娃”
ID:pkumum
当妈以后我深刻意识到,有些事情哪怕做了再多的准备,该来的还是会来。
这些年随着啾啾上小学,我们全家都为她的眼睛操碎了心,不管是护眼灯、学习桌还是投影仪全都备上了,而且一有时间我们就出发去户外,平常也很注意啾啾玩电子设备的时间。
按常理说,应该挺万无一失了吧?结果前段时间,她突然跟我说,“妈妈,我看黑板有点看不清楚”,我心下一惊,不好,该不会近视了吧。
孩子的事没有小事,我们第一时间带她去医院做了各种检查,查完了以后医生有一个基本结论,当时意思是说暂时不用管,问题不太大。
过段时间之后,啾啾给我反馈了,说她看黑板依然是有点不清楚,我觉得既然问题出现了一定不能躲,这种情况下可能得采取点什么措施了。
所以我研究了一圈,又听从了医生的专业建议,因为啾啾的度数特别特别浅,最后我们决定戴个离焦镜试试看。
啾啾戴了没多久,前几天去复查,视力竟然恢复了一些,现在一只眼睛4.6,一只眼睛5.0,整体来说视力都有在上升,老母亲这才稍稍把心放回了肚子里。
我知道很多姐妹都特别关心孩子的视力问题,后台留言总是一抓一大把。
恰好最近我搜集了不少资料,所以也不兜圈子了,今天这篇文章就跟大家聊聊孩子近视的那点事儿。
当孩子出现视力问题的苗头时
可以看看有没有“补救”措施
其实啾啾可能会近视这件事,我是做过思想准备的,因为我家啾啾爸是600度近视,从某种角度来说,孩子近视的几率会大一些。
所以当啾啾近视这天真的来临时,我也没有觉得很意外。
人到中年,我逐渐练就了一种心态,就是问题出现的时候,你不能无视或者逃避,那样问题只能越来越严重,而当你去正视困难,迎难而上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
好像扯远了,说回孩子的近视,既然问题出现了,我们就积极面对,因为孩子的眼睛不会自己好,越是放任不管,反而可能更严重。
而且现在孩子近视比例还是挺高的,网上的一些信息也能够佐证。
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
其中6岁以下儿童近视率为14.5%,小学生近视率为36%,初中生近视率为71.6%,高中生近视率为81%。
现在我去接啾啾和呦呦放学,就发现很多三四年级的孩子已经戴上了眼镜,更早的甚至在刚上小学就出现了看不清黑板的情况。
总之,孩子近视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而不是一个两个孩子的特有问题。
我觉得咱们与其在这担惊受怕,倒不如赶紧想想怎么帮孩子预防和控制视力,现在普遍认可的控制近视的方式,主要是这几种:
1、每天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
2、使用角膜塑形镜,也叫OK镜;
3、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低浓度的阿托品滴眼液;
4、科学佩戴框架眼镜。
记性好的姐妹一定还记得,吉米妈家的小张,三年级开始就有点看不清楚黑板了,当时带去医院散瞳检查,发现左右眼都是100度近视了。
因为男孩爱蹦爱跳,小张又特别喜欢游泳、滑雪这类运动,戴镜框眼镜不太方便。
吉米妈给小张采用的方式是佩戴角膜塑形镜,也就是大家说的ok镜,根据医生的建议晚上戴,白天摘,视力可以恢复到1.0,正常上课没有问题。
小张现在戴了三四年了,视力总体来说控制的还可以,白天基本视力能维持在1.0。不过OK镜也不是所有孩子都适用,注意事项也挺多的,我把吉米妈之前总结的经验贴上来,姐妹们可以滑动看看。
❶ 需要到正规医院或有验配资质的机构验配(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专业眼科+中级以上的眼科医师和技师职称)。
❷ 一定要选择适合孩子角膜形态的OK镜。没有一个品牌可以适合所有的人群,医生根据孩子的角膜特点,戴镜需求进行推荐。划重点—孩子一定要试,不要嫌麻烦!
❸ 一定要让孩子仔细听和学摘戴以及护理要求,自己摘戴会减少眼睛不适的可能。
❹ 必须必须定期复查,不要怕麻烦。复查时间为戴镜后1天,1周,2周,4周,2个月,三个月,6个月,9个月和1年。
❺ 戴镜不能停,有些人说效果不好,很多是因为孩子戴镜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❻ 摘戴的时候 一定要放一个小托盘在面前,要不眼镜掉了,很难找到。
❼ OK镜需要每天消毒,浸泡,定期更换,最长使用时间1年~1年半。也可能不到1年中途就要换镜,是否中途换镜取决于两个因素:近视度数的高低,镜片的护理。
不过话说回来,一个孩子一个方法,在啾啾近视这件事上我也做了很多的考量,并且也询问了医生的建议,最后决定给啾啾配离焦镜。
先给不了解的姐妹,解释一下什么叫离焦镜。
离焦镜是框架眼镜,属于光学干预的一种,光学干预的主要理论是周边离焦理论,即周边视网膜远视离焦可能对近视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而离焦镜片,使中央像点位于视网膜上,周边的像点位于视网膜前方,在提供清晰中心视力的同时可实现减缓眼轴伸长,从而控制近视发展。
近视离焦镜适合年龄或者度数不满足配戴OK镜的标准,或者卫生习惯一般的孩子使用。
跟其他的光学干预手段,比如ok镜、离焦软镜相比,离焦框架眼镜更方便,价格也更实惠。
我陪啾啾配眼镜的时候,还听见有妈妈说到了离焦软镜,我也大致去了解了一下,它有点像成人戴的隐形眼镜。
市面上常见的离焦软镜是日抛型的,孩子白天佩戴可以延缓近视度数加深,不过对操作和护理有一定要求。
我把离焦软镜、离焦镜、ok镜做了一张对比图,大家可以保存下来慢慢看。
综合我们家的具体情况,一个是我经常出差,如果配OK镜,可能不太有时间盯着啾啾摘和戴,而且离焦软镜的话,她的度数也没达到使用标准。
另外我也跟啾啾商量了一下,她并不反感佩戴框架眼镜。
所以最后出于好坚持、省心省事、效果不错种种考虑,我们家选择了离焦镜。
至于哪种效果更好、什么样的孩子适合什么样的镜片,专业的问题大家还是找专业人士咨询。
我之前刷到过一位北大眼科医生的视频,说没有任何一个临床医生,能够在第一时间判断哪种方式对孩子来说控制效果会更好。
举啾啾和小张的例子,也是想告诉大家,不同孩子有不同办法,具体的还是要听医生的。
另外多说一句,如果有孩子近视、想多了解一下离焦镜的,我也把我这段时间总结的几点事项分享给大家,帮大家绕绕坑。
1、验配服务:关于孩子的视力健康问题,一定要去有资质的眼科医院或眼镜店做检查及配镜,确保镜片是符合国家标准的,另外在验配服务项目时,一定要注意球镜度数、柱镜度数等数值的准确测量。
2、镜框选择:材质选择轻便、抗冲击强度高、硬度高的镜片,如TR材质或塑钢材质,避免金属框的沉重和褪色问题。
3、适用人群:离焦镜适合轴性近视的孩子,即因眼轴拉长引起的近视。对于其他类型的近视,如调节不足引起的假性近视,离焦镜的控制效果有限。
4、定期复查:配戴离焦镜后,应每3-6个月带孩子进行复查,监测眼轴长度、眼部变化和角膜健康,判断离焦镜的实际效果以及是否出现新的视力问题。
5、日常护眼习惯:离焦镜不能代替日常护眼措施。平常还是要每天保证至少2小时户外活动,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
这几个护眼方法
要牢牢记住
总而言之,如果孩子已经有近视的苗头了,比如看远处有点模糊、看电视爱往前凑,建议赶紧去医院做检查,因为一旦视力出现问题了是不可逆的。
如果孩子远视储备在正常范围内,就不用太过担心,但也要注意保持。
▍1、定期检查视力
近视防治,开始的越早越好,如果父母或者家里其他孩子有近视问题,早期视力检查就更为重要,因为发现视力问题的年龄越大,纠正的可能性就越低。
一般在孩子六七岁左右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有意识地带孩子检查视力,记录视力相关的数据。
一旦出现近视情况,每3-6个月就要做一次视力以及眼轴的检查,如果近视度数有增加,眼轴增长得比较快,可以考虑做一些干预。
▍2、减少近距离用眼
一般在啾啾和呦呦上网课的时候,我们家是优选大屏幕的,能用电脑、电视、投影的,就不用手机、pad。
因为屏幕越大,孩子就能保持更远的观看距离,减轻近距离用眼压力,而且也能控制她们少玩电子设备。
另外不管孩子用什么,最好每使用半个小时,就休息远眺个三五分钟,或者做做眼保健操也很不错。
▍3、坚持大户外
最简单、最有效的护眼方式,其实就是每天能保持一段时间的户外活动,这学期开始北京中小学的课间变成15分钟,目的也是为了让孩子们走出教室。
户外光线充足,有助于刺激视网膜释放多巴胺,预防近视的发生。
至于形式我觉得大家不用太纠结,常规的走路、跑步、打羽毛球、骑自行车都是有效的,周末一家人出去溜达溜达、爬个山也是不错的户外活动。
▍写在最后
之所以想跟大家聊孩子近视,主要是我发现在这个时代,孩子想不近视似乎很难,但要真的近视了,做家长的也不必太焦虑。
所以如果孩子没有近视,那就通过一些预防手段保持住,尽量让近视晚点到来。
如果孩子已经出现了视力问题,那就更要多上上心了,因为18岁之前视力还有恢复空间,等到18岁之后孩子视力基本定型了,做什么就都来不及了。
最后,我也有点好奇大家身边近视的孩子多吗?都用的什么方式保护孩子视力?评论区一起唠唠。
参考来源:
1、《玻璃搪瓷与眼镜》,环带微结构离焦镜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的真实世界研究,2024年第52卷第5期
2、至臻视界眼科:离焦软镜 vs OK镜 vs 离焦镜片 优劣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