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干结重用白术,腹泻便溏重用苍术
中药之中有一味药叫做白术,自古以来对于《伤寒论》中关于使用白术的方子探讨观点不一,有说汉代的术用的是苍术,有说用的是白术。经过千百年的探究,白术和苍术的使用也逐渐分别开来。
白术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安胎。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
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躄,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
关于白术通便的作用,源自近代著名老中医魏龙骧,其所撰《医话四则》一文中有白术通便秘一案,记载“故余治便秘,概以生白术为主,少则一、二两,重则四、五两(建国之初沿用民国旧制一两约30g),便干结者加生地以滋之,时或少佐升麻,乃升清降浊之意”。
关于苍术止泻的临床应用的探究,著名老中医王幸福先生曾经在其《用药传奇》一书中介绍过:苍术的主要功效是燥湿健脾。这一点大家都是熟悉的,如治疗脾虚湿盛的平胃散,其主药之一就是苍术,但是观临床上大多医师,用于治疗腹泻一证时用量都很小,虽说有效,但是疗程长。我的认识和实践认为大剂量可以缩短疗程,使病人痛苦减少,并提高中医的声誉。
在治疗腹泻便溏一证时,我(王幸福老中医)常以附子理中汤为基本方,其中术用苍术,最少量或曰起步量为30g,最大量至100g。腹泻便溏3-5剂就改变,随后减量,见症加减。中医有张著名的祛湿方剂叫苓桂术甘汤。原方: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组成。这里的白术其实用苍术是比较合适的,因为苍术的健脾燥湿功效是优于白术的。当然苍术比较贵,一般都用焦白术代替。
其实白术与苍术在古时统称为“术”,这个字在入药、作植物时都读作zhú。因为两者均有燥湿健脾作用,很长时间内都被误以为二者可以混用,但后世研究发现白术苦甘性缓,补多于散,长于补脾气;苍术行散力强,长于祛风湿、燥湿健脾。因此二者不但不能混用,甚至不可同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也有记载:“(苍术)忌与白术同用”。
所以临床实践中遇到健脾、通便症状最好选用白术,遇到燥湿、健脾症状最好选用苍术。
中药之间一些细小的差别可能会导致临床效果的不理想甚至是反差作用。
文源 维新医集
温馨提示: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一人一方,自行购药服用存在风险,请务必在专业中医指导下,根据个人自身症状辩证加减开方,切不可盲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