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万物之灵,这是谁说的?人说的。
人给自己定义:“人为万物之灵。”是把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把人类作为动物中的一种,与其它动物比较所得出来的结论。
人为万物之灵
因为人会思维,人会创造,人具有超凡的想象力。但是,人为万物之灵。并不标志每一个人都是聪明的,都比动物聪明。
我觉得,人类当中的某些人还不一定有狗和猫聪明,这些人比所有的动物都可怜,动物没有精神病院,动物没有监狱,人把自己折腾到监狱去了,折腾到精神病院了。你去精神病医院看一看真是人满为患,一个个眼神呆呆的,要么就是傻傻的,不是呆头呆脑就是疯头疯脑。
在动物界没有这种情况,这是为什么?因为人有时候不会使用自己的智慧,把智慧闲置不用;有时候会乱用自己的智慧。这样看来,人类当中就有三种人:
第一、不会使用智慧的人。
第二、乱用智慧的人。
第三、很好地使用智慧的人。
我常常想起古罗马时期的一位哲学家,他是政治哲学的代表人物,叫西塞罗,这个人非常了不起,是哲学家、政治学家、雄辩家,他说:“智者靠理性指导,凡人靠经验指导,愚人靠必然性指导,动物靠本能指导。”
其实,人类当中就有这4种情况,有人非常理性,他善于使用知识,使用逻辑,使用各种科学的思维方式,这些人叫智者。
有些人不会使用知识,不会使用逻辑,只会使用经验,这就是平凡的人。
去年种白菜赚了钱,今年再种白菜,结果今年亏了,因为去年的经验告诉他种白菜能赚钱,这就是靠经验的人,这些人永远都是凡人,成不了大气候。
愚者靠必然性指导,什么叫必然性?你由不了自己,你玩游戏由不了自己,酗酒由不了自己。你改不了吸烟,你由不了自己;你赌博由不了自己;你嫖娼由不了自己,你骂人由不了自己,这就叫必然性。
动物靠本能指导,人类当中的有些人和动物没有什么区别,他就是满足肉体的欲望,就是靠本能生活,他生活的目的是本能。
我举个例子,人类使用知识和思维,会使用了人就改了,不会使用人就堕落了,人就完蛋了。不会使用智能,明明是有智能的动物却不会使用智能。
有一个男孩子,今年应该已经上大二了,可是他休学了,如果他休学休到两年以后,他就比与他同一年级的学生大4岁。那么,他为什么休学呢?他患上了精神抑郁症,他的抑郁症以我的诊断属于非典型抑郁症,是重型抑郁症的六大类型的一种,他看起来不是那么痛苦,不是那么绝望。
但是,他就是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做,就待在家里叫个外卖,看看手机,刷个抖音,听听流行歌,也不出门,不接触人,也不学习。父母不敢跟他提上学的事情,一天就这么浑浑噩噩,过了一年又一年。两次休学结束后,但回到学校都失败了。
按照大多数学校的规定,给你2年时间,你如果还不能回到学校去,那么你就完了,学校会把你学籍注销,当然国家没有这个规定,这是学校的规定。这个学校的领导还比较仁慈,比较开明,他看到这个孩子家里很贫穷,他母亲很可怜,就同情他,给了他第三次休学的机会。
这个孩子的妈妈和爸爸的关系不好,可以说是一个不幸的家庭。爸爸是一个脾气很大,没有一点责任感的男人,他能赚一点小钱,就到外面搞女人,还把女人带回家,在他太太在家的时候把女人带回家,就这么糟糕、就这么垃圾。
而且,他爸爸对太太的态度非常恶劣,不是骂就是打,因为太太没有文化、没有劳动能力,只能做一点很苦的活,赚一点小钱,所以在经济上依靠丈夫,丈夫就对太太更加肆无忌惮。他先后与多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据他儿子说,他爸爸在外边和其他女人还生有孩子。
对这个患抑郁症的孩子来说,由于爸爸对妈妈不好,对他也不好,小时候经常打他,现在有时候也打他,动不动就拳脚相加,所以他很恨爸爸,非常同情他妈妈。他经常对妈妈说:
“妈妈,你太可怜了,你太可怜了,我妈太可怜了。”他对外公外婆也这样说,对舅舅也这样说。
厌学孩子重返校园
但是,他也成为了妈妈的一个精神包袱,不能上学,他妈妈很着急,这么穷的家庭还找心理咨询,她跟我讲了这个情况。
我说:“这样,你的咨询费我不收了,我已经了解了你家的情况,需要和你儿子交流一次。”
妈妈说:“可以,我来劝劝儿子。”
儿子一开始不同意,劝了好久才同意了。
我说:“你为什么不去上学?你只给我讲一个原因。”
他说:“我怕。”
“你怕什么?”
“我怕学校那个环境。”
“学校的环境有什么?有老虎还是有狼?你是怕学习还是怕人?”
他说:“我怕人,我见着人就不舒服。”
“好!这就是你不上学的原因。我再问你一个问题,你妈妈活得怎么样?你说实话。”
“我妈妈活得很可怜,我妈妈是世界上最可怜的女人。”
“你跟你妈妈这样说过没有?”
“说过无数次,我跟妈妈说过无数次,妈妈很可怜。我也给外公外婆说过,我也给爷爷奶奶说过,我也给舅舅说过。”
“说这些话有什么用?你说你妈是最可怜的女人有什么用?难道你说她可怜她就不可怜了?”我说,“你想不想让你妈不可怜?”
“我当然想呀!”
“你当然想,想让妈妈变成不可怜的人,行动起来,到学校里去,为了你妈妈的幸福,为了你妈妈继续不做可怜人,到学校里去。”
“那我害怕!”
“你害怕也得去,你去了以后慢慢地就不怕了,你就适应了,你要凭着信心去。什么信心?拯救我家里的命运,拯救我妈妈,不再让我妈妈变得可怜,这是你最伟大的思想,最伟大的信念,其它大话不要谈了。什么为了什么?为了什么那都是屁话。就是为了这个东西,你自己好好想想,现在不要回答我,过两天再回答我。”
过了3天以后,她妈妈说她的孩子打算去学校了,我心里不放心,我估计去了就回来了,最后去了居然没回来!
这就是信念的力量,就是转了个弯,你说你妈可怜,你光说可怜有什么用?你来拯救她呀!你让她变得不可怜,你让她变得不可怜你也不可怜了,其实你说你妈可怜你也很可怜,你正在变成一个比你妈妈更可怜的人呢。
这就是大脑转不过弯,转一个弯就活了,转个弯就得救了。所以就这么一个算不上智慧的智慧,他都没有想到。他妈妈跟我说,我儿子说王老师真聪明,他一下子把我给点醒了,把他点清醒了,有时候我们真的需要一次清醒,一次清醒就会带来大的改变,就怕不清醒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
王国荣,心理学家,独立学者,作家,中国整体心理疗法的创立者、中国循证心理疗法第一人。曾任心理医生杂志社首席学术顾问,上海博爱医院高级心理治疗师,是中国国内最有实力与天赋的心理学家之一。
出版了十余部有影响力的心理学专著,其中《学生心理问题突破性治疗》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数百所大学列为馆藏图书,《50 种心理治疗与调适方法》获中国高等院校出版社联盟最受读者欢迎图书奖,《人生最重要的 10 种关系》被中国文化出版社列为心理学大师系列丛书,《与抑郁症握手言和》荣获最受读者欢迎专业图书奖。
喜欢本文请点赞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