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时节,长白山银装素裹,空气中弥漫着凛冽的寒意。在这片白雪皑皑的山间,每天都有一支特殊的“队伍”默默坚守。正月初六,长白山自然保护管理中心双目峰保护站巡护组长张鸿昌与其他四名队员踏雪出发,开始了一天的巡山护林工作。
双目峰管理站辖区的莽莽林海被白雪覆盖,记者看到巡护员们一字排开,用双脚在厚厚的积雪中蹚出一条小道。摔倒、爬起,再继续向前,他们早已习以为常。“冬季巡护的重点是深入林区和野生动物活动频繁的区域,巡查是否存在乱捕滥猎、盗伐林木、偷引火柴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张鸿昌一边用手掸去身上的雪一边说。
“长白山自然保护管理中心共有11个保护站,负责保护19万公顷的自然资源安全。我们每天带着装备和干粮在林间巡护,步行5到6个小时是常有的事。”张鸿昌的眉毛和头发梢因零下20多度的低温凝结了一层白霜,呼出的热气在寒风中化作片片白雾,无声地诉说着巡护工作的艰辛。
除了巡护,护林员们还肩负着宣传森林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的职责。“我们向进入保护区的群众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和森林资源保护条例,鼓励大家共同抵制破坏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共同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张鸿昌向记者介绍道。
“春节期间,我们也继续巡山护林,这是长白山护林员的日常工作。”头道站工作人员陈继强说。他的脸上没有一丝抱怨,只有对职责的坚守。在别人团聚欢庆时,他们守护山林,默默与盗伐者周旋,与自然对话。
据悉,入冬以来,长白山自然保护管理中心已出动巡护1915组次,781人次,总行程超过2.5万公里,开展清区行动12次,处理案件49起,处罚92人,没收非法盗采的红松塔1391斤、红松籽705斤。通过线上发布违法典型案例,有效提升了公众的资源保护意识,对违法行为形成了强有力的震慑。
“今年,我们将继续保持‘外部有人堵、内部有人清、重点部位有人守、重点区域经常清’的高压保护态势。严厉打击非法入区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全面守护长白山的自然资源和生态安全!”长白山自然保护管理中心保护科负责人徐才溢话语铿锵。
在积雪覆盖的长白山间,这群默默无闻的护林员用脚步丈量大地,用坚持守护自然,他们是这片森林最忠诚的卫士。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寰宇 张楠
责编:秦楚越
编审:张宇
监审: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