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故事中,最常见的桥段是什么?无非就是身为大侠的主角在击败反派之后令其改邪归正,这是符合读者心中期待的剧情,甚至可以说这就是武侠小说存在的意义,宣扬侠义精神,劝人向善。
不过为了让剧情变得更为丰富多彩,有时候小说作者也会写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剧情,比如让大侠堕落。
对啊,这世界本就是复杂的,有人从坏人变成好人,也自然就有好人没能抵挡住各种诱惑,继而堕落成恶人,金庸笔下就有七位高手十分可惜,他们原本都是正派侠士,或为利,或为色,他们最终都堕落成魔。
第一位:谢逊
谢逊是个怎样的人?
在多数人的印象里,他就是个披头散发,时不时就会发狂的疯子,他滥杀无辜,作恶多端。
这是实话,但曾经的谢逊却不是这样的,年轻时的谢逊也是一表人才的,阳顶天一度将他视为接班人。
(谢逊剧照)
多数人可能有所不知,在连载版《倚天屠龙记》中,谢逊甚至还得到了一位江湖隐士传授三招降龙十八掌,且不论那隐士是谁,他能瞧得起谢逊,也足见当年的谢逊确实是个正派之人。
只是他被自己的师父成昆害死了全家之后便堕落成魔了。
第二位:鸠摩智
鸠摩智江湖人称“大轮明王”,他武功极高,并且是吐蕃第一高僧,原本应该受万人敬仰。
不过或许是因为这吐蕃第一的头衔还不足以让他满足,所以他有心挑战天下各处寺庙,争做佛门第一高手。
(鸠摩智剧照)
于是他先后挑战了大理天龙寺,嵩山少林寺,其实光是踢馆挑战人家,那也没什么,可他为了修炼各种精妙的武学而做出伤害他人的事,那便不妥了。
可别说鸠摩智从没杀过人,至少他在少室山时就给了段誉一记火焰刀,若不是段誉有深厚的内力护体,只怕早已一命呜呼了,至于他后来在西夏枯井中的忏悔,也不知是真心的,还是因为功力尽失而不得已为之,一代高僧沦落成这副模样,也当真是可悲。
第三位:玄慈
《天龙八部》中有四大恶人,起初读者难免认为他们就是书中最可恶的人,但他们的恶肉眼可见,也就没那么让人厌恶了,读者更厌恶的,往往是那些伪君子,玄慈就是这么一个人。
玄慈作为少林方丈,当年被中原群雄推举为“带头大哥”,前去雁门关阻击前来偷窃少林秘籍的契丹武士,这本没什么。
(玄慈剧照)
可后来他才知道,那慕容博传出的消息是假的,契丹武士根本无心窃取少林绝学,他们是错杀好人了。
照理说,错了就认,旁人也会敬他是条汉子,而玄慈呢?他不仅没有承认错误,反而在目睹了当年知晓真相的人一个接一个被杀之后,还想着隐瞒自己的身份。
甚至在这三十年间,他作为僧人,还是少林方丈,居然与叶二娘勾搭在一起,还有了一个孩子,那更是错上加错。
最后他只落得个被杖击而死,都算是便宜他了。
第四位:萧远山
三十年前的雁门关惨案中,玄慈是加害者,萧远山是受害者,但后来的萧远山却从受害者变成了加害者,他在江湖中掀起了血雨腥风,成了萧峰追杀的“大恶人”。
曾经的萧远山别说是大侠了,甚至比大侠还更伟大,作为辽国总兵,他是维系宋辽和平的大使一般的存在。
(萧远山剧照)
比如他的绝笔书中就提到这么一句:“事出仓促,妻儿为盗所害,余亦不欲再活人世。余授业恩师乃南朝汉人,余在师前曾立誓不与汉人为敌,更不杀汉人,岂知今日一杀十余,既愧且痛,死后亦无面目以见恩师矣。萧远山绝笔。”
一个好人就这么堕落了,但他做了恶事,也是事实。
第五位:裘千仞
裘千仞自登场开始就已经是反派的形象了,这人最可恶的地方不在于他在江湖中做了多少恶事,而在于他居然为金人卖命,这是最无法让人容忍的。
因为他这“恶龙”其实也曾是“屠龙少年”。
(裘千仞剧照)
早年间的裘千仞也是个正直的少年,洪七公就说过,裘千仞之所以能够成为铁掌帮的帮主,是因为他救下了前任帮主上官剑南,继而得那帮主传功,而上官剑南又是韩世忠的手下,铁掌帮的人曾经都是抗金先锋,如今裘千仞却忘了初心。
当真是有辱师门。
第六位:林平之
第一次翻开《笑傲江湖》时,见那林平之登场,笔者一度认为这哥们应该是书中的主角。
他样貌不凡,又背负着血海深仇,再加上世人争抢的武功秘籍又与他们家族有关,无论怎么看,这都应该是一个属于他的故事。
(林平之剧照)
他在故事初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样子也让他看起来像极了主角,可谁能想到,这少年后来是被仇恨侵蚀,最终一步步走向堕落,当他对岳灵珊痛下杀手时,他就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第七位:宋青书
武侠小说里最悲哀的是哪一类人?
答案很简单,就是那些年龄与男主角相仿的男性角色,无论他们有多么让人惊艳的人设,总不免沦为主角的陪衬,甚至最终堕落黑化。
(宋青书剧照)
宋青书就符合这样的描述,起初他登场时又何尝不是谦谦君子,江湖人称“玉面孟尝”就知道他有多么亮眼,作为宋远桥的儿子,他完全有可能成为武当第三代掌门人,武当的未来多半就是他的。
可他为了那周芷若一步错步步错,最终做出杀害七叔的举动,当真是该死。
要说金庸笔下最可惜的高手,当属这七人,原本都是正派,却一步步黑化堕落,可悲可叹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