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深夜的跑道亮起成串航行灯,当客舱内的外国旅客开始学说“新年快乐”,当旅客的蛇皮袋变成滑雪板——亲历十年春运的民航人发现,这场年复一年的大迁徙正悄然进化。

春运大潮与万家灯火相映成辉,风口财经记者深入山东航空青岛分公司春运保障最前线,用笔触记录在云端护航团圆的一线民航人,以三万英尺高空的独特视角,感受和记录中国消费升级的脉动。

飞机满客排队奔赴哈尔滨

“原本晚上10点就该起飞的航班,由于目的地机场流量太大,等到11点多才起飞。”近日,乘务员孟祥晨回忆起春运期间执飞的青岛至哈尔滨航线,依然印象深刻。由于哈尔滨太平机场进出港航班激增,飞机需在跑道上排队等候起飞许可,这一场景成为今冬常态。

让包括孟祥晨在内的机组成员感到惊讶的是,凌晨1点半,深夜的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依然人声鼎沸——到达大厅的旅客摩肩接踵,行李提取处排起长队,很多家庭都是老少同行,拖着大包小包,虽然已是深夜,但旅客们脸上都带着期待的神情,讨论着即将开始的冰雪之旅。


根据携程发布的《2025春节旅游市场预测报告》,春节期间,哈尔滨订单量同比增长32%,在“冰雪游热门城市”中排行第一位。这股热潮在民航一线投射出鲜活的图景:客舱中的年轻旅客搜索“冰雪大世界冰滑梯预约”攻略,银发族认真比对旅行社定制的“雾凇拍摄路线”,父亲给女儿讲解舷窗外机翼除冰车的作业原理,这些碎片共同拼凑出冰雪旅游火热的生动图景。

记者了解到,今年春运期间,山东航空面对“冰雪游”稳居“顶流”的强劲态势,增加了牡丹江、佳木斯、延吉等城市的冰雪游航班,这些新航线如同毛细血管,将冰雪热力输送至更广袤的区域。

据山东航空乘务长马悦观察,从去年开始,东北航线的冰雪旅游热度就明显上升,今年的火爆程度更是超出预期,这样几乎每一班的客座率都是100%的情况还是第一次见到。

飞机缓缓下降,客舱内悠扬的《太阳岛上》旋律与旅客们的惊叹声交织。冰城的冬日盛景扑面而来——公路在雪野中蜿蜒伸展,勾勒出大地的脉络;远山披着厚厚的雪被,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晕,旅客们举起手机,将这份北国之旅的第一抹惊艳定格在镜头中。

外国游客“打飞的”来中国过年

随着春节“申遗”成功,加上240小时过境免签新政红利释放,越来越多的外国旅客来中国“过大年”。

今年春运期间,在民航一线工作七年的山东航空乘务员关裳察觉到了一个新趋势:航班上的外国面孔越来越多了。

随着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的临近,哈尔滨的冰雪旅游热度持续攀升,吸引了大量国际游客。以前转机信息屏上都是国内城市代码,现在“Harbin”的标识常常跟着“Bangkok”、“Incheon”这些国际代码闪烁。此外,在关裳执飞的青岛=乌鲁木齐航线中,有不少是从青岛转机的韩国旅客。

自2024年11月中国对韩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以来,山东航空的“青岛=首尔快线”成为韩国旅客来中国旅游的重要通道,这是中国通往东北亚的首条国际航空快线。


“‘青岛=首尔快线’目前每天有六班,客座率都在80%以上,周末更是爆满。”关裳补充说,“以前这条航线上的中国旅客比较多,但免签政策试行之后,韩国旅客的比例明显增加了。”她还观察到,不少韩国旅客会在胶东机场成箱采购青岛啤酒带上飞机,而中国旅客赴韩走亲访友时,也会特意携带青岛啤酒作为伴手礼。

国家移民管理局预测,2025年春节假期,日均出入境人员达185万人次。“中国年”正在成为国际社会的焦点。“看到这么多外国旅客来中国过年,我感到特别自豪!”关裳用“未来可期”来形容今年的春运,“虽然现在是寒冷的冬天,但我看到的是一片蒸蒸日上的景象。”她说,外国旅客的增加不仅体现了中国冰雪旅游的国际吸引力,也反映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复苏和消费市场的活力。

万米高空见证消费升级

凌晨4点的山东航空青岛分公司,山东航空乘务长马悦在准备室的白板上写下当日重点:“特殊旅客照护+颠簸应急处置”。

这是马悦在山航工作的第十个春运,也是见证中国消费市场深刻变革的十年。十年间,她执飞的航线从旅客构成上发生显著变化:过去推着餐车能听出满舱的东北乡音,如今客舱里既有“南方小土豆”的嬉笑,也有韩国家庭讨论滑雪攻略的私语。

她明确感受到,如今旅客在选择航班时,不再仅仅被机票价格吸引,而是全方位地考量飞行安全和体验。同时,对于航班的服务质量、准点率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值得一提的是,高端舱位,尤其是公务舱产品的预订量呈上升趋势。

从蛇皮袋到滑雪板,从“拼价格”到“拼安全”“拼体验”,消费端的变化倒逼服务颗粒度细化。


变化藏在每个细节里,广播词里长出“冰溜子”才算对味儿。马悦翻出手机里保存的广播词,字句间透着东北的“热乎劲儿”:“欢迎您乘坐山东航空公司SC4845次航班青岛前往哈尔滨,到中国最东方,看第一缕朝阳升起,找到东,就找到了希望……”

而在除夕的春节主题航班上,马悦和组员们把客舱装扮得喜气洋洋:行李架贴上剪纸福字,餐车挂上红灯笼,为每一位旅客精心准备承载着满满心意的云端祝福卡片。

“十年前送旅客回家是使命,现在护送他们追寻诗与远方,何尝不是种幸福?”度过第十个不在家守岁的春节,这位资深民航人的值班表上,又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春运不再只是归途的刻度,更成为丈量美好生活的标尺,民航人的飞行日志里,藏着中国消费升级的密码。当“多拉快跑”的航空运输转向“精耕细作”的服务体验,当价格不再是唯一决策因素,这场发生在万米高空的“消费升级”,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白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