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尉伟 通讯员 赵亚辉 葛晓月
当晨曦染红千年石窟的飞檐,檀香缭绕的禅寺前早已人头攒动,千佛山庙会是一场济南新春的盛宴,每年大量游客来此逛庙会、祈平安。
2025年1月29日,农历大年初一,天刚蒙蒙亮,千佛山的薄雾中就传来细碎的脚步声。历下公安分局的民警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巡逻任务。“今天是千佛山庙会的第一天,庙会人流量大,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格外注意安全。”千佛山派出所所长丁世海说道。此刻,万家团圆时,千佛山上五十余名警力正以智慧与温情编织的"平安密码",守护着这座千年名山的祥和年味。
智慧警务:让风险预警跑在隐患前头
"兴国禅寺台阶处有老人摔倒!"上午9时15分,千佛山派出所指挥室的警报声响起,正在附近值守的民警接到指令后,仅用2分钟便穿越熙熙攘攘的人群抵达现场,和后续到来的支援警力一起,将老人搀扶下山。“多亏了民警同志,要不然山上那么多人,我还不知道自己怎么下来呢!”摔倒的李奶奶说道。
“为了确保游客游园安全,我们将千佛山景区网格化管理,对景区内43个重点部位、12处盘山道转弯、9处陡峭台阶、2处易发生拥挤踩踏地段加强警力配备。”千佛山派出所所长丁世海介绍道,除此之外,149路智能监控和广播组成的"数字哨兵",搭配重点部位值守的“民警矩阵",构建起"空中+地面"立体防线,在加强对人员客流的引导疏散,防止发生拥挤踩踏事件发生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出警速度,这便是智慧安防系统的力量。
"反诈宣传看一看,平平安安过大年!"民警袭睿璇正在庙会上进行安防宣传。庙会期间,历下公安分局的民警在执勤间隙,开展安全防范提醒、反诈宣传,在络绎不绝的人群中,随处可见“警察蓝”热情地为往来群众发放宣传材料,讲解身边电信诈骗的真实案例,普及反诈防骗技巧。同时分局还设计了宣传帆布袋、旅游地图等爆款文创,将安全宣传融入济南文化,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平安庙会”。
温情警务:让景点标记拨开报警迷雾
在千佛山这片占地面积164.88公顷的土地上,山路蜿蜒,竞相交错,常常有游客迷路。“以前我们接到求助时,常常听到游客说‘我也不知道我现在在哪儿’现在有了定位法宝,可不会这样了。”值班民警小张神秘兮兮地说道。
原来,千佛山派出所在山上创造了标记,所内组织警力,将山中人流量大、路况复杂、迷路情况多发的景点区域整理编号,打造了“报警编号指示牌”,将“景点”变成了“警点”,使每个区域都有了专属的“身份牌”。当游客报警时,只需要报出“身份牌”上的编号,所内民警便可迅速准确定位报警人信息了。游客报警时的定位信息,从“一条小路上”“一棵很大的树下”变成了“我在第几号报警指示牌的位置”。
山不就人,人去就山。山林复杂天然形成无法解决,就多思考、下功夫标记每个路口、每处景点。庙会期间,千佛山派出所依靠“报警编号指示牌”平均一分钟内确定报警人位置信息,成功救助游客10余名。
隐患排查:在传统年俗中寻找平衡点
安保不是独角戏,而是交响乐。历下公安分局联合区城管执法局等部门,动态对消防、监控设施和建筑物等进行隐患排查整治,努力把安全风险系数降到最低。
“滴滴滴”安检口的检测仪发出蜂鸣——一位拄拐老人的背包里藏着给孙子的"窜天猴"。执勤民警没有简单收缴,而是收置在一旁,开具凭证,并表示游园结束后可以取回。"老人摸着衣兜里的凭证感叹:"你们既守规矩又懂人情。" 为降低火灾安全隐患,庙会各安检口严格落实“逢包必检、逢液必查”“100%过X光机安检”等措施,将香客携带的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统一收置在安全桶内,提供寄存凭证,离开园区后可自行取回。"刚柔并济"的执法方式,既守住了安全底线,也留住了文化温度。
夜色悄然而至,四处灯火团圆,处理完一起警情,执勤民警的盒饭早已凉透。山脚下,接警大厅的数据依然跳动:87起求助事件全部妥善处置,消防隐患100%清零。那些穿梭在人海中的藏蓝身影,用科技赋能与人文关怀交织的"平安密码",守护着千年古刹的袅袅香火。
"一年又一年的千佛山庙会,一年又一年的平安守护。"从警20年的陈长亮感叹道。此刻,晨曦中的千佛山传来清脆鸟鸣——这或许就是守护者们最珍视的新春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