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建立初期,国内的治安状况是十分严峻的,一方面,河南、湖南、广西等地还盘踞着大量土匪,他们经常打家劫舍、残害老百姓,犯下了累累罪行;另一方面,仍有许多国民党特务潜伏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伺机从事间谍活动,严重危害了我国的主权安全。
时任公安部长的罗瑞卿将军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决定从解放军中抽调一部分精干官兵,组成公安军部队,专门从事剿匪工作,力求尽快革除这一社会不安定因素;与此同时,他又与国家情报部门紧密联合,大力镇压反革命活动,追捕、通缉敌特。在罗瑞卿的努力下,新中国的治安状况迅速好转,老百姓再也不用担心受到迫害和侵犯。
罗瑞卿原名罗其荣,1906年生于四川南充,他自幼富有反抗精神,对于封建礼教极其厌恶、排斥,内心渴望自由与平等。1913年,罗瑞卿开蒙读书,1921年,他凭借优异的成绩顺利考入南充一所重点中学,期间受民主思想感召,他开始与一众志同道合的同学参加学潮运动,在舆论上抨击腐朽的北洋政府。然而,学校的领导胆小怕事,担心罗瑞卿如此“悖逆”,会给学校招致灾祸,于是便打算随便找个理由将罗瑞卿开除。
恰在此时,罗家又遭遇变故,经济状况陡然紧张起来,实在无法再继续供罗瑞卿读书。种种不利因素压得罗瑞卿喘不过气来,无奈之下他只得终止学业,提前进入社会闯荡、谋生。1925年,罗瑞卿接触到了共产主义思想,并很快被其中深奥的哲理所折服,随即主动申请加入共青团。1926年,他奉团组织命令,前往武汉报考黄埔军校分校,期间系统学习了各种军事技能,他的个人能力由此得到很大提高。半年后,他完成学业,遂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某部担任见习排长。
但没过多久,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便宣告失败,国共两党分道扬镳,共产党随即在南昌发动起义,建立人民武装,开始独立自主闹革命。而罗瑞卿也响应党组织的号召,主动脱离国民革命军,只身前往赣东、闽西一带从事民运活动,传扬共产主义思想,播撒革命的火种。1929年中旬,罗瑞卿被编入红四军担任团参谋长,他随后率部参与开辟了赣闽苏区与中央苏区,将红色革命推向了一个小高潮。
抗战时期,罗瑞卿长期在八路军前进指挥部任职,他先后策划了百团大战、华北反“扫荡”等著名战役,有力的粉碎了日寇的侵略阴谋,维护了我国的主权利益。1944年,罗瑞卿因为劳累过度病倒,党中央随即将他调回延安休养,次年他以太行根据地党代表的身份参加了中共“七大”,并高票党员中央候补委员。
解放战争时,罗瑞卿在华北军区第二兵团担任政委委员,1948年下旬,他指挥部队在新保安一带围歼了国民党王牌部队新三十五军,由此一举扭转了华北战局,解放军随之彻底掌握战略上的主动权。1948年12月,国民党北平剿总司令傅作义见大势已去,便主动起义加入红色阵营,至此,河北、察哈尔、平原宣告彻底解放。
建国后,罗瑞卿出任公安部第一任部长,他亲自拟定了公安部门工作规范,确立了侦察、破案的标准流程,构建了执法、维稳的框架。1959年,罗瑞卿升任国务院副总理,兼任中央军委常委、秘书长,统摄军政大权,主管维稳以及部队建设与改革等事务。
60年代中期,罗瑞卿意外卷入一场政治风波,并遭到猛烈迫害,而他为了自证清白,纵身从二楼跳下,结果导致双腿严重受伤,由此落下了残疾。一直到1977年,罗瑞卿方才获得平反,重新回归领导岗位,开始协助邓公拨乱反正,纠察“左倾”错误思想。1978年,经由中央军委批准,罗瑞卿前往西德接受腿部治疗,可谁料因为西德医生的一时疏忽,导致罗瑞卿心脏病复发,最终因抢救无效去世,时年七十二岁。
罗瑞卿是一位能文能武的“全面性人才”,他既能在前线指挥战斗,也能在后方从事文职工作,而且他秉性纯真、忠厚,从来不摆架子、耍威风,因而很受官兵们的拥护和爱戴。毛主席在罗瑞卿去世后,曾公开评价他是共和国的“定海神针”,只要他出马,就没有攻不克的难关,解决不了的问题,他是所有党员干部的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