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着没事,坐在村头嗑瓜子。
我就知道,在这儿一坐准能听到不少八卦。
比如,
这两年来隔壁村子拆迁兼过来,家家户户都在建新房。
时下流行在顶层建个通透的玻璃阳光房,于是,村里做门窗铝合金的又揽了不少大活计。
听说,有时一天就能干个一两万块钱。
比如,
村里的“地主”,前些年承包的菜市场迁址重建。
那个位置,正是两村合并交界处,堪称整合后大村子的新中心。
听说,新菜市场一家门店一年租金要个七八万。
我抽空去逛了一趟新菜市场,门店数量不低于五家。
比如,
隔壁邻居家的小孩在上海工作。
去年,家里人出资将近800万,给孩子在上海买了套房。
比如,
一临近退休的老师,预计每月退休工资超万元。
再比如,
别看那金价蹭蹭往上涨,买金子的人反而是越来越多。
等等……
这些个八卦,怎么和我预计的版本完全不一样?
按照2024年的经济环境,剧本的走向应该是投资失败、收入下滑、买房再等等行情……
咋消息一传到村头,风向全变了?
这肯定是幸存者偏差!
我承认,村门口的大婶大妈们聊八卦,那指定是得拿出刺激的猛料,但是我们也能从这些猛料中撵出一条线——
即使去年再难,有钱人依旧很有钱。
为了印证这个想法,我特意找到了近些年农村收入的数据。
虽然近七年以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中位数均在上涨,大家的生活越过越好,但是把这两个数据结合起来看,仍能看出一些问题。
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一直低于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就是平均收入,
中位数则是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低到高排序,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人均收入。
中位数收入,代表了整个全体的中等收入水平。
中位数收入低于平均收入,正是说明中等收入水平以上群体的总收入高于中等收入水平以下群体的总收入,进而拉高了平均收入。
翻译一下这句话,你就会相当熟悉——
贫富差距。
换句话来说,
农村居民这么多年,一直存在着贫富差距。
二、中位数收入占平均收入比重,持续下降。
这是由于中等收入水平以上的群体收入增速高于中等收入水平以下群体的收入增速。
说明,更多的财富流向了中等收入以上水平的群体。
再把这句话翻译一下,你还是相当熟悉——
贫富差距,越拉越大。
你看,这不恰好正是村头大婶大妈说的事儿。
跳出村子,再看收入的数据。
我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财富掌握在了少数人手里。
首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把农村居民越甩越开。
2013年,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额为17037元。
2024年,城乡差额达到了31069元。
再过几年,这个值就要翻番了。
其次,再看整体数据。
与农村居民收入数据相同,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高于中位数,说明贫富差距不仅仅是农村现象,更是全国性的现象。
计算一下中位数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
2018年:86.19%
2019年:86.30%
2020年:85.56%
2021年:85.33%
2022年:85.05%
2023年:84.24%
2024年:84.00%
一年一年来,占比持续下降。
说明,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亦是全国性现象。
再进一步讲分析,
2024年,农村居民中位数收入占比为84.08%,全国居民中位数收入占比为84.00%。
城镇居民的加入,又降低了中位数收入占比。
可想而知,城镇地区的贫富差距更要大于农村地区。
下个问题来了。
贫富差距到底有多大?
最官方的信息,来自于2020年央妈的一份数据。
这份数据中,将居民家庭总资产分布分为6个水平。
其中,均值为41.1万元的最低层家庭资产仅占全部家庭总仔细比重的2.6%,均值为1511.5万的最高层家庭资产占全部的47.5%。
你再仔细看看,有没有发生盲点?
最低一层的家庭资产均值都有41.4万。显然,刚打赢脱贫攻坚战没几年的我们还没达到这个水平。
这极可能是一份城镇居民,甚至是一二线城市的统计数据!
若是再加上庞大的农村人口,差距还会进一步拉开。
2023年,一份中金财富报告又悄然流出。
这张图中,将财富占比分为了三个类型。
其中,
92.7%的普通人群,仅拥有7%的财富;
0.3%的富人,拥有67的财富。
触目惊心。
2023年,招行的客户结构与中金财富报告的数据又有高度的相似性。
2023年,招行总客户1.99亿户。其中,私人银行客户(家庭资产1000万以上)15.3167万、金葵花(50万以上)及以上客户共计486.91万,剩余其他零售客户共计19413万。
金葵花占比约2.45%。
2023年,招商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约133211亿。其中,金葵花客户总资产余额108197亿。
金葵花资产占比约81.2%。
即2.45%的金葵花及以上客户占据81.23%的财富,剩下97.6%客户只占据18.77%的财富。
此处还得再补充一句,把钱存在招行的一般也不是普通家庭。
以上,
能得出一个结论:我们的财富结构呈一个巨大的倒三角。
未来,贫富差距仍会扩大。
原因之一在于少子化。
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的平均年龄约为30岁。往前捯饬捯饬,你会发现目前的结婚主力就是“95后”。
基本都是独生子女!
再结合咱们“门当户对”的传统婚姻观,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
一方面,两个富有的、“势均力敌”的家庭联合在一起,并且把所有的爱与财富逐渐投入到新婚家庭。
于是,
四个人,甚至爷爷辈父母辈的财富,流传到了两个人的手中。
另一方面,两个普通的家庭走到一起,新组建的家庭一切从零开始。
原因之二在于现代化的产业更容易出现“二八效应”。
以电商带货行业为例,
头部前10位主播2024年的净收入总和高达147.15亿元,这个水平能在A股上市公司中排名前一百,基本跑赢98%的上市公司。
再比如AI行业,
最近让欧美科技股集体暴跌上万亿美元的DeepSeek,整个公司仅有百余名工程师和研究人员。
科技的进步,让财富更轻易地流向了少数人。
这里,大碗要说几句大实话了。
过去,贫富差距根本不是问题。
因为那是一个增量的时代。
把时间线拉长至30年、40年、50年,我们能看到的是每家每户的生活条件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现在的普通家庭,放到80年代,那也算得上富贵人家。
过去的这么多年,每家每户都能累积下一定的财富,过上更好的生活。
现在,我们不得不正视贫富差距的问题。
2010年以前,我们的GDP增速在10%以上;
2020年以前,我们的GDP增速在5%以上;
2024年,我们的GDP增速为5%。2025年,我们的GDP增速目标为5%。
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我们确实进入了一个中低速增长的时代。
当贫富差距拉大与经济低速增长相遇,那么生活最难过的一定是那些“被平均”的家庭。
对此,有形的手正在做的是——
短期内,刺激内需,谋求经济发展。
比如,越来越频繁的补贴政策,通过各种补贴让大家消费,进而拉动生产。
长期来看,则要改变分配方式。
那么,咱们普通人该怎么做?
前些天,我写一篇关于农村宅基地的回村见闻,告诉了大家要守住一片“进可攻,退可守”的土地。
关于未来,随着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咱们自然要去一片能够奋斗,能够找到机会的土地。
去那财富集中的城市,去财富流入增长的城市。
置业逻辑:
环京:|||
武汉:城市分析
长三角:
大湾区:
沈阳:||
大连:||
其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