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健康提示

今天是立春。立春时节,冷暖空气交汇,导致天气多变,忽冷忽热。特别是体质虚弱者和免疫力低下的人,要预防春寒病的发生,遵循“春捂”的原则,注意防寒保暖,适量增减衣物。


一 节气时间 一

2024年2月3日 22:10:13

农历 乙巳年 正月初六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也是春季的第一个节气。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从立春建寅为一年的开始,到大寒建丑为一个周期结束,正月又复还寅位,新的轮回周而复始。


立春-养生要点

立春以后自然界生机勃勃,是推陈出新、万物复苏的时节。天地之间富有生气,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势,适应春季气候。如果违背,就会损伤肝脏,使得供给夏季“长”养之气的能力减弱,从而导致夏季出现寒性病变。立春意味着冬藏结束,春生萌发。所以,春季养生要注重“生”字,顺应阳气的生发,固护阳气,防止旧疾复发。

1.减衣勿早,防风御寒

春季气候变化较大,人体对寒邪和外邪侵袭的抵抗力有所减弱。此时,虽然有了春意,但地面的寒凉和风邪还是比较严重。过早的减少冬衣,会耗散阳气。人体受凉以后,会导致血管痉挛,血液黏稠,血流速度减慢,脏器缺血,则抵抗力下降,病邪乘虚而入,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和冬春季的传染病。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立春以后适当捂一捂,可减少生病,尤其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所以这段时间要注意脚部、背部保暖,预防中风和心肌梗死等疾病。在减衣时,先减上衣服,下身的衣服不可先减。另外,衣着穿戴要适当宽松,不穿束腰服装,以免会影响阳气生发。也不要久坐,影响体内气机运行。


2.早睡早起,护阳养肝

立春以后,早点起床能够振奋阳气,有利于肝脏阳气升发,肝气舒畅调达,避免春困。在春季不要熬夜。因为,春季对应五脏的肝,在一天的十二时辰中,子时23:00-01:00点是胆经当令,能进入深睡眠,有利于血归于肝。如果春生受阻,肝气不能生发,就会影响夏季的生长。为了适应肝阳的生发,每晚必需在23:00点之前入睡,早上06:00点之前起床。不要睡懒觉,保证充足的睡眠是春阳生发的关键。


3.舒展形体,踏青迎春

立春之后,养生应注重采纳自然之气,以养阳和固守自身的阳气,避免过度活动和耗损。宜舒展形体,克服倦懒思眠状态,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大自然相适应。多去室外活动,如太极拳、八段锦、慢跑、体操等。外出游春,置身于大自然之中,肝开窍于目,多登高望远,开阔视野,有助于疏肝理气,从而加速新陈代谢,提高适应气候变化、抵抗疾病的能力。春季的运动量不宜太大,大汗淋漓,反而会耗损心血,晨练要在太阳升起之后,不要太早、不宜空腹。老年人晨练前要先活动关节,防止因骤然活动诱发意外。运动的环境适宜比较宽敞、空气清新的地方,有利于吐故纳新,肝气疏泄,可以振奋精神,消除疲劳,陶冶性情。


4.精神调摄首忌大怒

精神疾病多发于春季,还有比较常见的高血压病、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血管疾病等,都与春季肝气升发太过有关。因此,春季精神调摄首忌大怒。同时,春季精神调养要避免忧愁、抑郁。每日多敲胆经,以促肝胆通畅。


5.立春的饮食调摄

《黄帝内经》中记载:“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春天是万物生芽的季节。所以,春天要多吃嫩芽、绿叶,才有利于体内的生发之气,少吃肉,少吃酸。春芽有很多,如:春笋、香椿、豆芽、蒜苗等,这些芽类食物有利于生发阳气。

辛味食物包括韭菜、大葱、洋葱、生姜、大蒜、香菜等,不仅增进食欲,还能促使体内阳气升发。可预防春季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驱除冬季积聚的浊气,增强抵御风寒的能力。

甘味食物有平抑肝及健脾的作用,比如大枣、山药、五谷杂粮等。

少吃酸味食物,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指出:“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具有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升发和肝气的疏泄。并且容易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春天肝气旺盛,酸性食物会使肝火偏亢,导致肝气犯胃,损伤脾胃。


立春的药膳推荐

1.杞菊陈皮粥


【原料】新会陈皮1瓣,粳米50克,枸杞10克,杭白菊10克。

【制法】将陈皮与粳米一起煮粥,粥熟后放菊花、枸杞稍焖一会儿起锅。

【养生功效】养肝,清肺,健胃,通血脉,抗疲劳。

2.舒肝解郁茶


【原料】杭白菊3克、桂花1克、洛神花6克、枸杞6克、蜂蜜适量。

【制法】所有材料洗净,放入茶壶中,加入热水焗泡10分钟, 可根据个人口味加适量蜂蜜调味。

【养生功效】清肝明目、解郁安神。

3.韭菜虾仁炒鸡蛋


【原料】韭菜一把洗净、鸡蛋3个、虾仁50克。

【制法】韭菜切小段,鸡蛋打匀,虾仁焯水。炒锅放入虾仁煸炒至香;然后倒入打匀的鸡蛋,待鸡蛋炒得稍有固定形状后将韭菜倒入煸炒一阵后调味即可。

【养生功效】滋肝养血,生发阳气。

4.豆芽拌香菇


【原料】豆芽100克,香菇80克,葱白丝、香菜末、杂豆30克、食盐、香油各适量。

【制法】豆芽、香菇焯水后切片,葱白切成丝,香菜切成末,取一圆盘,放入豆芽、香菇、葱白丝、香菜末,加入食盐、香油拌匀即可。

【养生功效】疏肝和胃,扶正补虚。

5.砂仁佛手猪肚汤


【原料】砂仁10克,佛手10克,猪肚100克,盐适量。

【制法】猪肚洗净、切块,与砂仁、佛手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同煮。烧沸后文火煮约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养生功效】疏肝理气、活血健脾。

来源: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一审:陆顺意、曾茂贵、陈素玲

二审:黄新珠

三审:宁永鑫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