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喜欢旧书的书友来说,周末去哪里淘旧书?豫园又被上海人称为城隍庙,这里为旧书摊主辟出了一方小天地,也是目前上海市中心唯一的周末旧书交易市场。春节期间的大年初五恰好是周日,当天迎来了蛇年的第一场旧书市集活动,而对于市民、书友“一片云”来说,这是她人生当中的第12次摆摊和新年的第一场旧书交易。
本期新闻晨报《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来到豫园的旧书市集现场,看看新年的旧书市集情况如何。
《上海会客厅》节目
年初四晚上,在家包完春卷之后,市民、书友“一片云”开始准备第二天旧书市集的摆摊。“第12次摆摊恰逢年初五,迎财神,很喜庆。云舍的文创添新,花样蛇剪纸,一款仅一枚,还有二幅大的剪纸。”当天晚上,“一片云”先在朋友圈进行预热,以便让自己的几千位好友知晓。
“一片云”在新年旧书市集摆摊的花样蛇剪纸和书籍
年初五早上5点55分,天还未亮,“一片云”出门坐地铁去豫园,城中的人们,此时不少还在沉睡当中。在地铁上,她完成个人微信公众号“一片云的小屋”的推文校对,这是2月的第2次更新,推文是早上6点29分发布的,名称为“2025年的第一封信”,内容是和书店相关的系列记录,“一片云”希望在三年后自己可以独立出书。
早上7点多的豫园,第一波游客还未到达
早上7点零5分,到达豫园门口之后,“一片云”拍下了一张现场照片。一位市民骑着黄色的共享单车经过豫园灯会红色的售票厅,第一波游客此时尚未到达,再过十多个小时,这里将是人头攒动的大型灯会现场的入口处。
对于春节大年初五早来豫园摆摊卖书,“一片云”自己感觉很有意思:“人生中第一次在大年初五早起。只是没有想到来的书友比较少,但也是蛮开心的。今天我淘到了喜欢的书,然后自己的书也卖出去了,尤其是老顾客来捧场。早上7点半,韦泱老师来了,只要有空,他就会来转转;他是熟客,摊主们都认识。”
当天除了老主顾,还有好友来探班“一片云”的摊位,以买书支持她。
好友来探班“一片云”的摊位
“一片云”与新藏宝楼的老邻居在交流
追溯“一片云”在豫园的旧书市集摆摊史,2024年11月7日,她在豫园新藏宝楼签合同正式成为周日旧书市集的摊主,摊位号66。从2024年11月10日开始摆摊到今年春节,累计去豫园摆摊12次,对一些喜爱传统文化的人来说,12代表了一个轮回,是吉利的数字,被视为带来好运和福气。
“一片云”在旧书市集销售的书籍以散家中的闲置书为主,销售额时高时低,有两次不到50元,第11次营业额则超过千元,算是创了龙年的新高。每次摆摊也有不同的内容,包括签名本、特价书、剪纸文创、民国旧书等。
“一片云”在豫园新藏宝楼第一次摆摊卖书(2024年11月10日拍摄)
谈到摆摊卖旧书的感觉,“一片云”表示:“我喜欢这种被旧书包围的感觉。每周一次,是书友的聚会。到这里就像回到屋里向(沪语:家)一样,因为我一直喜欢淘旧书。与陌生的书友交流,时常遇见低调的收藏家,可以向前辈讨教旧书行情和相关知识,学习定价,都是有趣的。每次还会转转,顺便淘书,次次有收获。”
旧书摊的租金方面,场地方每年11月份开始与摊主们签约。一年一个摊位是1500块,平均下来一次是30元左右,所以大多数摊主认为这里的价格还是非常亲民的。
在摆摊中的“一片云”
“一片云”告诉记者,因为豫园地处老城厢,延续了文庙旧书市集的传统,时间也是每周日的上午:“但很多人并不知道文庙的很多摊主转移到了这里,不知道豫园有周日旧书市集。其实,豫园周日的旧书市集一个是在福佑商厦的B2层,还有一个就是在新藏宝楼的4楼。然后也给大家提醒一下,逛旧书市集最好是中午12点前来,因为到了下午,这里摊主就很少了。”
摊主许泽章老先生向记者做出胜利的手势
满头银发的许泽章老先生今年77岁,从1999年起,他就在文庙书市摆摊,也是文庙书市较早的摊主之一,之前曾开过实体书店。在许泽章看来,和文庙相比,这里的人气还是逊色了一些:“毕竟城隍庙以游客为主,大多数人都是匆匆忙忙,不可能定下心来淘书。”
谈到自己来豫园继续摆摊卖旧书的目的,许泽章认为,摆摊并不是纯粹为了做生意,喜欢书就像一个人的喜好一样。自己家中尚有一万多册藏书,所以采取以书养书的办法,在出掉一部分旧书的同时,再进一部分自己喜欢的旧书。
喜欢藏书的作家、诗人韦泱当天收获不小,他先后淘到戴敦邦1978年出版的《红楼梦人物谱》(“工艺美术内部参考丛书”之一),汪观清绘画的《三国群英谱》,宝山路街道编撰的文史专集《历史在召唤》,1979年元月出版的《文化与生活》创刊号等。
作家、诗人韦泱在年初五淘到的书刊
韦泱告诉记者:“今天特地选个春节假期当中的日子,来福佑路新藏宝楼四楼旧书市集逛逛。在爱书人眼中,节日的旧书市集其实和豫园一样,也是一个文旅风景点,让喜欢书的读者和游客有个心仪的去处。
当天,“一片云”的66号摊位营业额430元,剪纸共卖出25张,小幅的花样蛇剪纸卖完了。下午三点,当她离开旧书市集时,新藏宝楼门口已经已经人山人海,参观打卡晚上灯会的大客流已经来了。
虽然现在来豫园淘旧书的人少,不过作为爱书之人的“一片云”仍然表示:“我们在坚守着这些摊位,希望喜欢旧书的朋友多来光顾,在这里你肯定会发现宝贝很多,除了书其实还有各种各样的老玩意,一定会有所收获。希望喜欢旧书的的朋友多来光顾,也希望社会多多宣传,让文庙的传统延续下去,让书香弥漫上海。”
下午三点左右,豫园新藏宝楼门口已经已经人山人海采访札记:期待申城旧书市集闹猛起来
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来到城隍庙,每一次来旧书市集,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2月2日是农历正月初五,民间在这天有迎接财神的传统习俗,人们相互送上“大吉大利”“恭喜发财”的祝福。旧书摊主们用坚守迎接新一年的财运与机会,不管是积压几年的藏品达成交易,还是新进的旧平装(指民国时期出版的旧书)被买走,每一笔交易的背后都代表着市场的运转。
走出新藏宝楼,能看到陆续进入城隍庙灯会现场的市民和游客,与汹涌的客流相比,新藏宝楼的旧书市集人气略显得冷清一些。当下,“旧书新知”活动正在全国各地推广,古旧书业迎来发展新机遇。对于申城来说,在没有固定集中交易地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发展旧书业,如何让新书旧书共同繁荣,成为旧书业新的阶段性课题。不少大城市开始推动古旧书市集,上海正创新摸索更多新场景新体验新模式,“淘书乐”旧书市集就是其中的典型,融入书香巴士、书香游轮、书香车轮等创新做法,从文创、打卡、集章到联动其他业态,形成文旅融合,使行业引起关注,带动一批从业者。也期待在节后有更多利好出台,为古旧书业发展添砖加瓦,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