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

昆明特警六大队

接到一名女子报警称

自己疑似遭遇诈骗

待民警赶到现场调查后发现

女子是遭遇了跑分洗钱

民警对话女子:

“他说帮我办贷款。”

“你要贷款吗?”

“嗯,他就用我的手机跟银行卡一直刷一直刷,我不知道是刷了什么,做了些什么。”


民警见到女子时她还有些恍惚,待其整理好思绪后民警得知,报警人之前通过某交友软件发现可以办理贷款,于是便按照对方要求来到海乐世界接头。

昆明特警六大队三中队 辅警 李泰霖:“她告诉民警她在昭通开了一家修理厂,确实是因为资金出现了很大问题,所以她非常着急用钱,但她自己因为征信有一些问题,没有办法快速地办理到贷款,于是就病急乱投医选择相信对方。”


女子说,见到接头人后对方便索要了她的手机、银行卡、身份证,声称所有的操作都只是在帮忙办理贷款。可等对方一顿操作后,对方又突然表示因自己个人原因无法成功办理,随即便将手机、银行卡、身份证退还给了她。

昆明特警六大队三中队 辅警 李泰霖:“在离开现场之后,报警人就发现自己的手机上被转入了97000元,并分作10多笔转向了不同的账户,这时报警人就发现自己可能是上当受骗了就报警求助。犯罪分子为什么要这么做,是因为他们要把诈骗受害者那里骗走的钱财进行洗白,就需要从一些正常的银行账户进行转账后他们才可以正常使用,也避免公安机关追溯到他们这个钱财的来源。”


民警告知女子保留证据并联系其所在商圈的物管调取现场监控,随后又将其带到辖区派出所做进一步调查处理。

民警提醒广大市民,在有资金需求的时候需要到正规的银行办理贷款,切勿相信网络上一些所谓的无条件、无门槛的贷款广告,以免被犯罪分子利用,陷入他们的跑分圈套。


什么是“跑分”?

所谓“跑分”,是指通过借用或出售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支付账户,为犯罪团伙转移赃款的行为。这种行为表面上看起来简单安全,参与者甚至无需直接接触犯罪活动,只需提供支付工具便能轻松获得一笔“报酬”。然而,其本质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涉嫌洗钱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多项罪名。

“跑分”行为已成为当前反洗钱工作中的一大重点。犯罪团伙通过虚假兼职广告、社交媒体招聘等方式,打着“高额返利”的幌子吸引不明真相的人群参与,最终利用他们的账户进行资金流转和“漂白”。

“跑分”隐藏的三大危害

1、法律责任重,后果严重

根据《刑法》规定,参与“跑分”活动,轻则处以罚款,重则面临数年监禁,甚至终身留下犯罪记录。这不仅影响个人自由,更可能对未来的求职、贷款等产生持久负面影响。

2、个人信用遭受毁灭性打击

“跑分”行为不仅使参与者面临刑事责任,还可能因账户被频繁涉案而列入银行“黑名单”,造成个人信用评分急剧下降。

3、协助犯罪,危害社会

许多“跑分”行为背后是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甚至跨国犯罪团伙。这些犯罪行为不仅给受害者带来财产损失,更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和金融安全。

春节期间防范消费陷阱

春节是消费高峰期,许多人会购买黄金饰品、电子产品等贵重物品。不法分子可能利用虚假交易或低价折扣,实施洗钱犯罪。以下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1、拒绝轻信高额回报的兼职广告

所谓“零门槛、高收入”的广告往往是陷阱。任何需要提供银行卡、支付密码等敏感信息的兼职,都可能涉及违法行为。

2、妥善保管支付工具

手机卡、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账户信息切勿出租、出售或借用给他人,即便是熟人或朋友,也需保持警惕。

3、选择正规渠道消费

消费时尽量选择正规平台或商家,避免通过不明渠道交易,尤其是涉及大额款项的情况。

来源:8099999街头巷尾

部分来源:马上消费官微

编辑:李彤

编审:李菁

终审:赵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