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更替,华章日新
乙巳蛇年春节
是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
大年初五
让我们循着昆法干警的家乡年俗
共同感悟传统年味中的深厚底蕴与传承
铺松毛
年夜饭前,家人会采摘松毛铺在地上,将年夜饭置于松毛上,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席地而食。这一独特的习俗蕴含着深厚的寓意:松毛本身具有清新的气息,象征着新的一年清清净净、平平安安。绿色的松毛代表着生机与活力,寓意着告别过去一年的烦恼和不顺,迎接新一年的美好与希望。同时,“青松”与“轻松”同音,意味着全家人在新的一年里生活轻松惬意。
——未审庭 唐盼
立秋千
腾冲村寨有每年正月初一立秋千的习俗,一般会选择麻栗树的树木作为秋杆,在秋场上插杆固定,连接秋杆最后调整秋绳子。整个立秋千活动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祭用准备好的猪头、猪四足和糖食果饼等物品祭秋;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念口诀驶秋;由寨子里的老人压秋,寓意着祈求老人健康长寿,也让老人为新年祈福。
——五华法院 瞿茜
抢春水
“抢春水”白族话叫“抢处虚",是白族人家的春节习俗之一。每年农历“立春”这天清晨,男男女女就会到村中水井舀水,大喊“抢春水喽”,然后燃放鞭炮,鞭炮先响起来意为抢到新年头水,代表这户人家勤劳,寓意来年顺顺利利、兴旺发达。
——五华法院 赵淳正
点鞭炮
点燃的鞭炮在黑夜中划过一道道耀眼的火光,仿佛是向旧岁告别,迎接新年的灿烂烟火。放鞭炮是春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鞭炮的声音象征着辞旧迎新,在新年到来之际,人们希望通过鞭炮声将过去一年的不顺和霉运全部赶走,迎接新的希望。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限制或禁止燃放鞭炮,即便如此,很多地方还是会通过电子鞭炮或其他形式来延续这一传统。
点燃的鞭炮在黑夜中划过一道道耀眼的火光,仿佛是向旧岁告别,迎接新年的灿烂烟火。放鞭炮是春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鞭炮的声音象征着辞旧迎新,在新年到来之际,人们希望通过鞭炮声将过去一年的不顺和霉运全部赶走,迎接新的希望。
——盘龙法院 王梓萌
赶花街
“花街节”又称“赶花街”,是花腰傣最隆重、最盛大且最具民族特色的节日,每年大年初三大家都要上街“赶花街”,踩着鼓点,一齐投进花的海洋、歌的海洋,亲身体验这个民族恒久不息的生命力和文化传承。花街之上,五彩斑斓,热闹非凡。琳琅满目的傣家手工艺品摆满了摊位,精致的竹编、绚丽的织锦,每一件都凝聚着花腰傣人传承千年的智慧与匠心。如今,花街节早已不只是一场简单的节日庆典,它承载着花腰傣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成为了展示花腰傣文化的重要窗口。
——东川法院 杨海涛
制作血豆腐
在富民腊月里,杀过年猪后用猪血、少量猪肉、香料与豆腐混合,准备松针铺满在筛子上,将先前混合好的血豆腐塑成圆形,放置太阳下晾晒四到五天,可煎可蒸。意寓着团圆和幸福,体现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富民法院 陈桂芳
舞麒麟
每年大年初一,曲靖市麒麟区“麒麟献瑞 国泰民安”春节系列活动之“千人舞麒麟”会定期在南城门广场举行。2000余名表演者身穿各式服饰,头戴各色面具跟随花车,向广大市民全面展示麒麟区的本土文化和民俗特色。曲艺、舞蹈、器乐、戏曲、演唱等节目轮番上演,活动现场还有彝族确比舞、旱船表演、踢打戏等传统民俗表演和非遗项目展示,这些妙趣横生、千姿百态,充满着激情和活力的精彩表演,让群众充分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石林法院 文招弟
杀年猪
开春年前,村乡之间为庆祝一年丰收,维系感情,会邀请亲戚朋友、村乡邻舍到家中吃饭。席间会将饲养了一年的胖猪宰杀做好“八大碗”,寓意来年顺顺利利。春客杀猪饭是家乡的传统习俗,每到过年前的一个月,家家房头炊烟袅袅,饭香四溢,热闹非凡。
——禄劝法院 贺丽萍
来源 | 昆明中院未审庭
五华法院、盘龙法院
东川法院、富民法院
禄劝法院
编辑 | 尹润云
责编 | 王丹妮
一审 | 詹 辉
二审 | 吴 怡
三审 | 刘 欣
【昆法年味•拜年】灵蛇迎春,昆明中院给您拜年了!
【昆法年味•除夕】金蛇献瑞,昆明中院恭祝您新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