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是一件人生大事,也是件值得高兴的事。

在结婚的一些习俗上,每个地方都是不一样的,少去参与的年轻人也不懂,在结婚时就要问问家里的老人,看看这些习俗要怎么弄。

避免自己把习俗给弄错了,到头来连亲戚感情都破坏了。

安徽就有位男子是这样的,不和长辈商量就想当然,最后里外都不是人。



“想把喜气带给家族的每一个人,最后落得这样的下场,我做错了吗”

1月31号,大年初三的这一天,男子看着满地的喜字,让他感觉人间不值得了,本来是想着让亲戚也跟着高兴,也跟着粘一点点的喜气,一大早就去忙活了,却换来了这样的结果,让他感觉是挺伤心的。

“谢谢你们给我提醒,也谢谢你们对我的教诲,以后不会再犯同样的错”

虽然字看着是知道错误了,不过跟上段话连上,感觉就是说反话的意思。



他和妻子是决定在大年初六,也就是2月3号这天办喜事。

按照当地的结婚习俗来说,只要是自己本家的亲戚,每家都上门去贴喜字的,不过他都已经38岁了,父母也已经年老不在了,没法安排这些事情了。

这不他就自己做了决定,也没和亲友商量过,初三就上门去贴喜字。

然而都还没全部贴完,开始就有亲戚送回来,这就出现开头的一幕。



一地的喜字放在家门口,也让他感觉是挺伤心的。

明明就是一件大好事,为何结果会成这个样子,他也把这事给发到网上,虽然没说什么很绝的话,还说自己知道错了,不过能看出是在阴阳怪气。

因为亲戚把喜字送回来,也有的不让他去贴喜字。

在大喜的日子里面,这事换成是谁遇到了,相信也不会开心起来。



对于他遇到的委屈事,似乎也没得到舆论支持。

1种说法是喜字买得不对,因为是要贴双喜才对,而他贴的是单个喜字。2是有人翻了他以往的发文历史,觉得他是二婚不应该去贴喜字。

因为农村都是比较忌讳的,二婚的喜字都不让贴的,也不愿意粘二婚的喜气,只有头婚才愿意粘这个喜气。

也有人觉得不管是什么情况,在贴喜字前就该商量好,而不是自己拍脑袋就去贴,万一有的人不想让你贴,又或者近期有白事不能贴。



不管是要贴喜字,还是别的习俗,肯定是要提前商量的。

如果家里的父母已经不在了,那也可以找别的亲戚问下,老一辈是比较懂得这些,年轻一辈都是半懂不懂的,只知道是有这么个事,不知道什么情况不能做。

到头来不打招呼就做了,结果就会和文中一样,让自己里外都不是人。

不仅是自己感觉不高兴,那些亲戚也不会高兴,双方关系也容易闹僵。

大家对此怎么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