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轻轻一点“关注”按钮,这不仅能让您便捷地接收我们后续为您精心准备的精彩文章,更能让您在阅读的海洋中畅游时,随时与我们交流心得,分享感悟。您的每一次点击、每一个评论,都是对我们创作热情的极大鼓舞,也是我们不断进步、持续创新的源泉



数日前,与一位同窗好友闲聊,她谈及春节与夫君同返故里,虽与公婆共处一室,但除却用餐时刻,平日里竟鲜有交流。公婆不曾主动与她攀谈,她亦不知从何说起,感觉就如同与陌生人同住一檐下。

往昔婆媳间的纠葛,多半是热热闹闹地争吵,而今却演变成了一种无声的冷战。而这种现象,在当今家庭中并非个例。



究竟是何缘由,让众多公婆对儿媳采取了如此冷淡的态度呢?一位70后的婆婆道出了其中的原委。

赵阿姨,七十年代生人,育有一子一女。她与老伴儿在镇上居住,早在儿子二十岁那年,便为他购置了婚房。然而,儿子直至三十才步入婚姻殿堂。

婚前,儿媳提出要在城里购房购车,以便孩子未来就学便利,且有了车也能随时回老家探望二老。赵阿姨深知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于是倾尽所有积蓄,又外借了十余万,终于促成了儿子的婚事。

此后,老两口外出务工,一年到头,唯有春节方能归家团聚数日。赵阿姨不愿欠人情,这些年一直拼命挣钱,只盼早日还清债务,让生活能轻松些。

还债的前三年里,儿媳从未提及生育之事。刚还清债务不久,儿媳便表示准备要孩子了。

哪位爷爷奶奶不渴望抱孙子呢?听闻儿媳此言,赵阿姨自是欣喜万分。然而,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

儿媳声称赵阿姨的儿子挣钱不易,且未来孩子开销颇大,因此她怀孕生子期间的费用,希望由赵阿姨承担。赵阿姨觉得自己作为婆婆,儿媳怀孕生子实属不易,出点钱也是应该的,便答应了。

孩子出生前一个月,赵阿姨便辞去了工作,在家专心带孩子。然而,她与儿媳两人共同照料孩子,日常开销颇大,一年下来,家里几乎存不下什么钱。

于是,儿媳与赵阿姨商量,由她在家带孩子,赵阿姨则外出打工挣钱。本来说好了,孩子的奶粉、尿不湿等费用由赵阿姨承担。可赵阿姨第一个月刚领到五千元工资,儿媳便开口要四千,声称孩子的东西价格昂贵,即便是在小县城,两千元也远远不够。



赵阿姨的儿子月薪七千,房贷每月仅一千八百元,且无车贷负担,怎会不够花呢?但赵阿姨若不给,儿媳便与丈夫争吵不休,家中闹得鸡飞狗跳。

赵阿姨心疼儿子,也不愿家中整日吵闹不休,只好每月给出三千五百元。后来儿媳生下二胎,坚持要求四千五百元,不给便大闹一场。

但四千五百元实在太多,赵阿姨与儿媳商量许久,儿媳才勉强同意每月四千。赵阿姨还需赡养自己的公婆和父母,处理人情往来等事务,手中并无多少余钱,常常急得落泪。

更令人气愤的是,赵阿姨的女儿对侄子侄女疼爱有加,经常为他们购买物品。无论是侄子侄女的生日还是春节等节日,赵阿姨的女儿都舍得花钱。她也经常为赵阿姨的儿媳购买衣物、化妆品等物品。

然而,赵阿姨的儿媳却从未回过礼。她认为自己不上班,在家带孩子十分辛苦,孩子的姑姑为自己和自己的孩子花钱是天经地义之事。

今年大年初二回娘家时,赵阿姨女儿的婆婆生了一场大病,花费了不少钱财。赵阿姨的女儿手头拮据,赵阿姨便劝她少买些东西,只需回娘家看看便可。

即便如此,女儿还是购买了价值八百多元的礼品来看望赵阿姨。结果儿媳却心生不满,嫌弃孩子姑姑买得太少,还抱怨姑姑没有买孩子们爱吃的东西。

赵阿姨深知女儿今年过得不易,便想着多给孩子们一些压岁钱。于是,孙子、孙女以及外孙、外孙女都一人给了六百元。



赵阿姨担心儿媳生气,恰逢老伴儿发了年终奖,她便又给儿媳转了两千元,让她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赵阿姨觉得自己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了,可儿媳却仍然生气。她声称赵阿姨眼里只有女儿,为何要给女儿的孩子这么多压岁钱?还表示赵阿姨没有其他儿子,公婆的钱就是她的钱,赵阿姨给女儿的孩子压岁钱就是在花她的钱,她心疼不已。

赵阿姨委屈得想哭,她自己挣的钱,难道还做不了主吗?赵阿姨的儿子性格懦弱,也不敢在中间说什么。赵阿姨心里憋屈极了,春节期间也不愿与儿媳说话。她已经买好了初六的票,想早点离开这个家。

从赵阿姨的经历中,我们不难看出为何有些公婆会对儿媳采取冷处理的态度。

首先,经济上的过度索取让公婆倍感压力。就像赵阿姨一样,为了孩子的婚事已经付出了太多太多。本想着晚年能享享清福,结果儿媳却不断伸手要钱,完全不考虑公婆的处境和难处。他们上有老下有小,还要为自己存钱养老,生活已经足够艰难了。

他们并非不愿帮衬儿媳,只是这种毫无节制的索取让他们实在难以承受。

其次,亲情上的失衡也让公婆感到心寒。儿媳只想着自己的小家,不懂感恩,也不懂得维系亲情。无论对儿媳多好,她都觉得理所当然;若是哪点做得不好,反而会被记恨。公婆觉得这样的相处方式太累太难了。



此外,观念上的冲突也加剧了这种矛盾。儿媳认为公婆的财产以后都是自己的,所以什么事都要过问和做主。然而公婆也有自己的生活啊!他们已经把儿子养大了,还要为儿子的小家出钱出力,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呢?

从公婆的角度来看,他们选择冷处理一是为了不想把矛盾激化,让家里闹得鸡犬不宁;二是他们心里也很失望,既然儿媳不理解他们的难处,说什么都无用,还不如少说几句,省得又引发争吵。

但这种冷处理其实并非解决问题的良策。长期这样下去,家庭关系会越来越冷漠,矛盾也会越积越深。

作为儿媳,若存在上述行为,也应反思自己的做法。要明白,公婆的付出并非理所当然之事。儿媳结婚了,有了自己的小家,就应与丈夫共同经营好自己的小日子,而不是道德绑架公婆,不停地索取。

唯有懂得感恩、互相理解和包容,日子才会越过越幸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