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刘晓云,今年五十岁,出生在一个北方的小村庄里。

村子在一个大山脚下,四面环山,冬天时,寒风裹着冰雪从山谷里呼啸而来,屋檐下挂着长长的冰柱,冷得让人浑身发抖。

我的家境很普通,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靠着几亩薄田和养些鸡鸭维持生计。



我是家里的长女,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叫刘晓峰,小时候家里穷,父母总想着让弟弟多读点书,所以我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早早地出去打工补贴家用。

二十岁那年,我嫁到了隔壁村。

丈夫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日子虽然不富裕,但也算平稳。

我们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儿子如今已经成家立业,女儿也在城里工作,总算让我松了一口气。



生活的苦难从来不会轻易放过人。

三年前,我的丈夫因病去世,家里的顶梁柱没了,我也彻底成了一个孤身女人。

那段日子,我几乎是咬着牙熬过来的。

母亲是我最亲近的人,虽然她年纪大了,但一直是我的精神支柱。



母亲在去年年底查出了癌症,短短几个月,就离开了我们。

母亲去世后,我的心空落落的,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最让我心疼的是继父,他和母亲再婚十几年,虽然不是我的亲生父亲,但对我们姐弟俩一直很好。



母亲走后,他一个人搬回了侄子家。

我去看他时,才发现他过得并不好,那一刻,我忍不住红了眼眶,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母亲和父亲年轻时感情很好,但父亲在我十岁那年因意外去世。

从那之后,母亲含辛茹苦地拉扯我们姐弟俩长大。



为了省钱,她几乎没给自己买过一件新衣服,冬天还是穿着补丁摞补丁的棉袄,手上满是冻疮。

那时候,我常常盼着快点长大,能帮母亲分担一些重担。

直到我结婚后,母亲才稍微轻松了一点,但她一个人过日子总是孤单。

后来,经人介绍,她认识了现在的继父。



继父是个老实人,年轻时丧偶,一个人带着儿子过了许多年。

两个人都是苦命人,走到了一起。

继父对母亲很体贴,也对我们姐弟俩很好。

我还记得有一年冬天,我的丈夫生病住院,家里又没什么积蓄,是继父拿出了他仅有的几千块钱帮我们渡过了难关。

那时候,我心里对他满是感激,也把他当成了半个亲父亲。

母亲和继父在一起的日子虽然简单,但也算幸福。

两个人每天一起下地干活,回来后坐在炕头上唠嗑,说着家长里短的小事。

可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

去年腊月,母亲被查出癌症晚期,医生说已经没有治疗的必要了。

母亲不想拖累我们,坚持回家。

那段时间,继父几乎是寸步不离地守着她,端水喂饭、洗衣做饭,样样都亲力亲为。

他一个快七十岁的老人,忙得瘦了一大圈。

母亲去世后,继父显得有些木讷,整个人像是一下子老了十岁。

他没和我多说什么,只是简单收拾了几件衣服,说要回侄子家住。

我知道,他不想打扰我们姐弟俩的生活。

临走时,他拍了拍我的肩膀,说:“晓云,你妈走了,你也别太难过,好好过日子。”

过了些日子,我总觉得心里不安。

继父年纪大了,母亲不在了,他一个人能过得好吗?

我和弟弟商量后,决定去侄子家看望他。

那天是腊月二十二,天特别冷,路上积雪还没化,风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

我提了一些米面和肉,和弟弟一起赶到了侄子家。

侄子的家在镇上,是个破旧的小院子。

院子里堆满了杂物,看上去乱糟糟的。

进了门后,我看到继父正一个人坐在角落里,面前是一碗已经凉透的稀饭。

他穿着一件旧棉袄,袖口处已经磨破了,脸上满是皱纹,眼神中透着几分落寞。

“爸,怎么吃这么简单?”我强忍着心酸问道。

他抬起头,看到是我,露出一丝笑容:“晓云,你怎么来了?我挺好的,不用操心。”

我瞄了一眼厨房,锅里空空的,连一点剩菜都没有,心里更加不是滋味。侄子一家并不富裕,但也不至于让继父过得这么清苦。我试探着问:“侄子和侄媳妇呢?怎么没看到人?”

继父摆摆手,说他们都忙着出去打工了,平时很少在家。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我在这儿挺好的,别担心。”

可他的语气里,分明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苦涩。我拉着他的手,发现他的手指冰凉,指甲缝里满是泥垢。他以前不是这样的,母亲在世时,他虽然节俭,但总是干干净净的。我的眼眶一下子红了,眼泪差点掉下来。

晚上,我和弟弟留在侄子家吃饭。

侄子和侄媳妇回来后,看到我们有些尴尬,简单寒暄了几句就忙着做饭。

饭桌上,侄子说了一些场面话,但我能感觉到,他们对继父并不上心。

饭菜很普通,继父吃得很慢,小心翼翼地夹菜,生怕多吃了一口。

我心里一阵难受,知道他在侄子家并不如意。

吃完饭后,我拉着弟弟到一旁商量:“这样下去不行,咱爸年纪大了,不能总在这儿受委屈。要不接他回家住吧。”弟弟点点头,但又有些犹豫:“姐,咱们能照顾好他吗?你一个人过日子,我也得养家糊口……”

我知道弟弟的难处,也明白继父的脾气。他不愿意给我们添麻烦,就算再难,也不会主动开口让我们接他回去。我叹了口气,说:“不管怎么样,咱得想办法,不能让他受苦。”

回到家后,我一直在想该怎么安排继父的生活。最终,我决定先把他接回家过年,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大年初一那天,我和弟弟一起去侄子家,把继父接了回来。他刚开始有些推辞,但最后还是拗不过我们。

在我家住的那几天,继父的脸色好了许多,眼神里也多了一些光彩。他帮我做饭、扫地,像以前一样照顾这个家。我对他说:“爸,您就住下吧,别回侄子家了。这里就是您的家。”

他看了我一眼,沉默了很久,最后点了点头。

虽然母亲走了,但我知道,只要继父在,这个家还在。我也明白,亲情不一定是血缘,而是那些在困难时相互扶持的点点滴滴。我会尽力照顾好继父,让他在余生中感受到温暖,不再孤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