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5日,云南广播电视台《云南新闻联播》播出新闻《【2025新春走基层】林家坝来了CEO “生态碗”盛上“旅游饭”》


2025年1月27日,《云南日报》第4版刊发稿件《乡村来了CEO》

他,是新农人,也是“兴农人”;他,是农村职业经理人,也是乡村振兴领头人。

2024年,云南省昭通市启动乡村CEO培养计划,“90后”返乡大学生徐鹏飞一头扎进了绥江县南岸镇南岸村的林家坝自然村,帮助当地村民端稳“生态碗”,吃上“旅游饭”。


“大家看,这是我们林家坝乡亲们的蜂蜜,营养丰富、口感甜润,含有丰富的活性酶,喜欢的家人们请赶快下单……”

1月20日,记者来到林家坝时,徐鹏飞正在帮助村民们直播带货。爽滑劲道的粉条、洁白无瑕的红薯粉、色泽纯正的土蜂蜜摆满了桌子。“这是今年搞的第三场直播带货,这些原生态的农产品其实正是城里人可遇不可求的,但农民却没有渠道销售,我的直播间就正好搭建了这样一座桥梁。”临近春节,正是采购年货的高峰期,徐鹏飞希望通过网络,让林家坝乡亲们的农产品走出大山。


林家坝自然村坐落在金沙江畔,93户村民临水而居,风景秀丽,气候宜人。2021年建成省级美丽村庄后,当地在江边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引入企业运营,带领村民们发展假日旅游。然而因为人才匮乏,运营管理思维受限,起初,旅游收益并不理想。

“游客只是短暂性地过来游玩,停留时间短,消费很少。”林家坝运营企业负责人曾林春回忆,2023年,一天的订餐量只有几桌,有时甚至一桌也没有,企业一度陷入运转困境。


2024年3月,徐鹏飞作为昭通市乡村CEO培养计划的学员,受聘成为南岸村的乡村CEO,主要负责林家坝美丽村庄的运营管理工作。大学毕业后,徐鹏飞留在昆明创业,如今,这位刚满30岁的小伙子已经有7年的市场运营管理经验。到了村庄不久,他便发现了问题。

“林家坝拥有很好的自然条件,灵山秀水,风景优美,但是它只有山和水,缺乏文化气息,旅游业态也不够丰富,因此游客的体验也不好。”徐鹏飞认为,只有注入文化元素,才能让旅游更有魅力,他将目光瞄准了非遗文化,以非遗吸引游客,从而促进消费。

在徐鹏飞的建议下,林家坝引进了“金江号子”和“打铁花”两项省级非遗。每到周末,村民们化身为船工和纤夫,喊起雄浑有力的金江号子,再现金沙江帆船航运的历史记忆。夜幕降临,村庄举行啤酒音乐节,游客们一边尽享烧烤、小龙虾等美食,一边欣赏摇滚音乐、观看刺激的非遗绝技“打铁花”和绚丽浪漫的烟花表演,围着燃烧的篝火载歌载舞,村庄的人气很快火了起来。



“风景很好,打铁花的表演特别震撼,金江号子让我有一种穿越感,很开心!”晚上九点多,游客曾静和她的朋友依然兴致勃勃,她说,林家坝离绥江县城不远,现在活动搞得很丰富,确实是假日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村里建起了旅游步道、亲水亭台、鹅卵石沙滩以及各具特色的打卡景点。粉红的沙子乐园、漂亮的充气城堡、刺激的网红秋千让孩子们乐在其中。然而徐鹏飞并不满足,他将村庄道路两旁的边角地规划成了45块共享农场,由家长免费认领,让过客变成熟客和常客。



整齐的竹栅栏内,油菜、白菜、莴笋等蔬菜生机勃勃。“这块土地是县城的一户家庭已经认领了的,你看这蔬菜长得多喜人。”徐鹏飞解释说,家长认领了农场之后,他会带着孩子过来翻耕、种菜、锄草、浇水、施肥、收获,在蔬菜的整个成长周期他们都会不停地来林家坝,这就带来了人流量,就会促进消费。

村里的一些农业产业也物尽其用。香蕉园里建起喝茶的凉亭,草莓园供游客体验式采摘……用非遗文化引流,以场景创新锁客,林家坝渐渐成为周边游客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游客多了,村民也吃上了“旅游饭”。服务员、安全引导员、停车管理员、游乐场管理员、勤杂工……“旅游饭”就像一桌“九大碗”,品类多样。“在家门口上班,一年能挣两三万块钱,还能照顾老人孩子。”在游客接待中心担任前台的宋萍欣喜地告诉记者,现在条件好了,村里面约80%的家庭都买了车,她家最近也买了一辆。

除了务工,村民们还开办农家乐、民宿,售卖土特产、特色小吃,为经营企业供应肉菜,每年还能获得土地流转金和集体公司的收益分红。乡村振兴的路上,这个曾经偏僻贫穷的小山村散发出新活力。

2024年,林家坝累计接待游客8万人,实现旅游收入160万元,64户常住村民户均增收1.5万元。


“日子好了,天气好,就和几个老伙计喝喝茶,聊聊天,享受晚年生活。”凉亭里,林遐安品着茶,赏着景,乐在其中。

“大灯笼挂高一些,往左一些……”

“绥江人过年少不了土火锅,所以年夜饭的菜谱里,一定要有火锅的套餐。”

“今年我们可以邀请游客来制作漆扇和扎染,增强游客的体验感。”


临近春节,新一波假日旅游热潮即将掀起,徐鹏飞更忙了。布置灯笼营造年味,安排年夜饭特色菜品,策划非遗文化活动,指导民宿提升接待能力……

在乡村CEO的加持下,林家坝从贫困村蝶变成了度假村;“种地人”蜕变成为“旅游人”,乡村全面振兴的蓝图正如新挂上的灯笼,红红火火。


来源/云南广播电视总台 云南新闻联播 绥江县融媒体中心 @微绥江 记者 罗洪 高静

终审/胡华玉 编审/保进 编辑/刘玉

投稿/822996965@qq.com



转载请注明来自 “微昭通” 官方微信公众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