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小时客流过万的拱北口岸,找到东哥并不难。他鬓染微霜却精神矍铄,站姿挺拔。他2014年来到拱北口岸,在旅检现场一站就是11年。和过去的每一个春节一样,今年春节,他依然在岗位上度过。

东哥名叫招东,是拱北海关所属闸口海关旅检六科的一名老关员。

“我的工作就是监管进出境旅客行李物品。” 川流不息的行李通过X光机,屏幕上同步呈现出黄、绿、蓝不同颜色的图像,招东聚精会神地盯着。

一位行色匆匆的女士引起了招东的注意。“您好,请问您袋子里装了什么东西?”打开旅客递来的黑色网兜,招东观察到,袋子中有数十只正在活动的寄居蟹。

“寄居蟹属于活体动物,未经批准,禁止携带入境,女士。”面对有点手足无措的旅客,招东一一将规定解释清楚,旅客配合地办理了海关手续,该批寄居蟹将被依法暂扣。


时值下午6点,拱北口岸进境大厅逐渐迎来入境客流高峰,大厅内人头攒动。

“请问,去澳门旅游,我可以带多少钱?”“人民币最多只能携带2万元,线上支付很方便,现金不需要带很多!” 招东比划着。

“好的好的,谢谢您!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这句话这几天招东重复了很多遍,“互道声新年好,就像和旅客们一起过年了!”步履匆匆间,旅检现场的温情却一直都在。

“‘一周一行’‘一签多行’政策实施后,再加上春节,口岸人流量越来越大了,前几天单日客流量突破了43万人次!”就算在现场工作十余年,这种阵仗,招东见得也并不多。这其中,有赴澳门旅游购物的内地旅行团,有返乡探亲、采买生活用品的澳门居民,有在澳门工作的劳务人员……

政策红利不断释放,粤澳两地“双向奔赴”的热情也不断被点燃。作为全国客流量最大的旅检口岸,2025年1月以来,拱北口岸日均出入境旅客已近36万人次,较2024 年同期增长超过了20%。同期,闸口海关在口岸验放持“一周一行”签注通关的人员已超5万人次。


客流量持续攀升,海关监管服务也不断优化。去年的3月15日,拱北口岸联检楼出入境大厅旧改完成并恢复通关。闸口海关以此为契机,深入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一体化建设智慧旅检体系,大幅拓宽旅客通关主通道,实现通关主区域面积提升50%,通过无感知、非侵入式智能查验设备实现海关监管提质增效。

“以前查验主要靠眼力,现在 有了科技手段加持,秒级通关已是新常态。”谈起这些变化,招东满脸自豪。如今,步入拱北口岸旅检大厅,X光机精确扫描分析行李构成、红外测温仪自动遥感测温、KVM系统集成显示监管设备图像,移动单兵平台整合音视频执法记录仪……

在招东眼里,口岸的变化不止于此,昔日,拱北口岸是唯一一个陆路连接澳门的口岸;如今,拱北关区的8个口岸续写珠澳通关“时代新篇”。大桥口岸一桥飞架三地,“两车北上”成亮眼风景;横琴口岸设立“新家园”便捷通道,澳门居民在横琴开启“澳式”新生活,大湾区往来互通已然常态……别样精彩的中国年画卷正徐徐铺开。

报送/闸口海关

协审/监管处

监制/孙海波

文/肖秦、朱伟俊

图/朱伟俊

编辑/俞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