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新闻说:“年夜饭”类的预制菜在骂声中卖爆,说明了什么问题?

很多人说:我不吃预制菜。但是预制菜中的“年夜饭”,我还必须得买,为什么?简便啊!快捷啊!再说了,年夜饭是大家吃,来着有份,又不是我一个人独享。

预制菜,通常指已经加工好的半成品或成品,食用时简单加热或烹饪即可。

年夜饭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家庭聚餐,通常需要准备很多菜肴,主妇们为此大伤脑筋,还要耗费体力、人力物力,为了一桌好菜,很多家庭往往累得人仰马翻,饭后还要洗碗,收拾,费时费力,不落好,只要有一道菜没做好,就会被私底下叨叨叨半天。

因此,“年夜饭”类的预制菜应运而生:不用煎炒烹炸,不用洗碗,吃时打开微波炉一转,吃完连碗带筷子一起全丢垃圾桶。齐活!



为什么大家对预制菜骂不绝口?

大部分上了年纪(40 岁以上、非主妇)的人,基本都在抵制预制菜,认为预制菜是买来的半成品,失去了年夜饭的仪式感和自家独特的口味;

更多人担心预制菜的健康问题:其中说不清道不明的添加剂,过分加工导致营养流失;品质不过关等等。

但是预制菜为什么销量反而好呢?

首先得知道是什么人在买预制菜。

买预制菜的,基本都是中青年人。

他们为什么是购买预制菜的主力?

第一,大家平时生活节奏快,工作忙,没时间整天钻进厨房,准备复杂的年夜饭;

第二,现在的家庭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三口四口的家庭增多,提前准备大量菜肴不现实;

第三,预制菜方便快捷,节省时间和精力。

第四,大家都抵挡不了商家低价营销的策略。

第五,性价比高。预制菜的价格基本都会比外出就餐便宜,但比家庭自己操作稍贵一点点,很划算。

所以大家看明白了吗?

骂预制菜的人,是一拨人。

买预制菜的人,又是另一拨人。

年轻一代更看重便利性,而老一辈可能更坚持传统。此外,可能骂声更多在社交媒体上被放大,而实际消费者并不在意,也会在权衡后选择接受,毕竟谁都不傻。

所以对于大多人来说,骂归骂,别人买回来,他们还是会吃的,只不会边吃边骂。

但对于商家来说,大家的骂声毫无意义:因为钞票进到他的兜里了,比什么都实在。

预制菜卖爆的现象,反映了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冲突,消费需求的变化,以及市场对效率的追求。

预制菜卖爆,说明在快节奏生活中,人们更愿意用金钱换时间,尤其是重大节日,能大大减少主妇们的压力,人们不再为鸡毛蒜皮的琐事争执,更利于家庭氛围的和谐。



此外,预制菜卖爆,说明菜品的质量应该也有所提升,品种口味多样,更倾向于实用性和便利性,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因此尽管有负面声音,但却满足了实际需求,部分抵消了负面评价。

网络上的批评、骂声,对商家来说,反而是好事,增加了话题度,引发更多人关注和尝试,利用人性的弱点,形成了成功反向营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