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中,二十四节气不仅是农耕时代的智慧结晶,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时间坐标,每一个节气都承载着特定的习俗与寓意,引领着人们顺应自然,和谐共生。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着万物起始、一切更生的重要时刻。它不仅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更是一个充满希望与新生机的开始。在这样的日子里,流传着一句古老的俗语:“立春不躲春,一年不顺心”。这句话寄托了人们对于新的一年能够避开不顺、迎来吉祥顺遂的美好愿望。
一、立春的重要性与“躲春”之说
立春之际,天地间阳气上升,阴气下降,万物生长的力量逐渐增强,但同时,这也是阴阳交替、气场变动之时,一些人可能会受到这种能量变化的影响,尤其是那些生肖上与当年太岁相冲、相害、相刑或相破的属相之人,以及体弱多病、近期运势不佳的人,更需要特别注意。
2025年的立春,属蛇人、属虎人、属猴人、属猪人以及属马人的人,以及一些命理学上认为处于“犯太岁”状态的人群,被建议在立春之日进行“躲春”。所谓“躲春”,并非真的躲避春天,而是通过减少外出、避免与人争执、保持平和心态等方式,来规避可能的不利影响,祈求新的一年能够平安顺遂。
二、立春必吃的3样“咬春”美食
在立春这一天,除了“躲春”的习俗外,品尝特定的食物也是必不可少的传统活动,这些食物不仅美味,更蕴含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祈愿。
1.春饼:春饼,又称咬春饼,是立春时节最具代表性的食品之一。薄薄的饼皮包裹着各式各样的蔬菜,如豆芽、韭菜、胡萝卜丝等,再搭配上肉丝或酱肉,一口咬下,满口鲜香,寓意着咬住春天,迎接新生。春饼的制作过程也象征着团圆与和谐,家人围坐一起,共享春饼,寓意着新的一年家庭和睦,幸福美满。
2.萝卜:在民间,立春吃萝卜被称为“咬春”或“啃春”。萝卜味辛甘,性凉,具有通气、消食、化痰等功效,正适合立春时节调理身体。更重要的是,萝卜的“咬”字与“要”谐音,寓意着人们要主动迎接春天的到来,把握机遇,积极向前。此外,萝卜的清脆口感也象征着生活的清新与活力。
3.春卷:春卷与春饼类似,但形态上更为小巧精致。它用薄饼皮包裹着各种蔬菜和肉类,经过油炸至金黄酥脆,外酥里嫩,香气扑鼻。春卷不仅美味可口,其金黄色的外表也象征着财富与好运,寓意着新的一年财源广进,生活富足。在立春之日,品尝春卷,既是对味蕾的奖赏,也是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立春不躲春,一年不顺心”,这句俗语虽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其背后所蕴含的是人们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或许我们已经习惯了忽略这些细微的传统习俗,但它们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提醒我们不忘初心,珍惜每一个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瞬间。
让我们在立春这一天,不妨放慢脚步,遵循老传统,吃一口春饼,咬一口萝卜,品一份春卷,不仅是为了满足味蕾,更是为了那份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如此,方能在新的一年里,吉祥顺遂,事事如意。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本文由“秀厨娘”原创,文章和图片均有版权,未经允许,请勿抄袭、删改、盗用,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