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各个旅游景点、返乡途中依然都是“人从众”,而过于拥挤的人潮令不少人都对返乡望而却步。在这一背景下,“反向过年”正在兴起。

据了解,反向过年是指一种新的过年方式,即父母利用春运期间的“潮汐”客流,逆向前往子女工作地过年,而不是传统的子女返乡探亲的方式。

“反向过年不仅更具性价比,也更舒适。我们一家三口如果回老家,一是买不到高铁票,飞机票又太贵了;二是我们家孩子太小了,带着孩子奔波1000公里不方便。父母从重庆来深圳机票只要400块。我们也想让父母体验下我们的生活,就让他们从重庆来了,相比我们回重庆省下接近3000块,我身边很多亲戚朋友都是反向过年。”在深圳工作的重庆人小段(化名)表示。

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现象。据央视新闻报道,通信大数据平台分析显示,最近几年,父母前往子女工作的城市过年正成为新趋势,今年这种反向春运人群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10%,60周岁及以上人群出行量同比增长近30%。反向春运人群主要来自江苏、四川、河北、陕西、浙江等省份,目的地为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西安等城市。

除了父母来一线城市反向过年,越来越多年轻人从三四线城市来一线城市旅游。

“我们平时假期不多,春节假期很长,更重要的是去深圳的机票很便宜,才400多,几乎是一年中最便宜的时候,平时要一千多,爸妈也觉得春节出去玩挺好的,能看看海、顺便去趟香港。而且,他们玩完之后回去也是逆峰,回去的机票也便宜。”河北人小李称。2025年春节,小李带着家人从石家庄搭乘飞机到深圳旅游。

同程旅行发布的《2025春运旅行趋势报告》指出,不少消费者利用春运期间“潮汐”客流特征反向旅行过节,最高可省50%至70%的机票。

证券时报记者在深圳旅游景点大梅沙海滨公园看到,游客数量远超平时,不少人都是与带着各地口音的父母一块前来游玩。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反向过年渐成趋势,过年期间也带动了一线城市周边旅游。

记者在大梅沙海滨公园走访了解到,深圳是很多游客春节旅游第1站,惠州、潮汕、顺德等地同样在游客的旅游计划内。一位游客表示:“我们明天开车去惠州泡温泉,后面还想再去汕头吃牛肉火锅,初七回湖南。”

不仅如此,记者身边的朋友,近期也是围绕着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在活动。据了解,不少人都选择在深圳周边进行游玩,有的选择带全家住在惠州的海景民宿,尤其是深中通道的开通,更多人都选择通过深中通道去中山、佛山顺德品尝美食,还有的选择到更远的广东阳江等地的海边小镇度过整个春节。

对此,中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作德此前介绍,2024年6月30日深中通道通车之后,2024年7月—11月,中山市接待游客1720万人次,同比增长103%;接待过夜游客502万人次,同比增长40%;实现旅游收入129亿元,同比增长90%。对中山来讲,深中通道是一座“黄金通道”,它的开通使珠江口东西两岸真正实现了“一小时生活圈”。

而为了迎接游客的到来,多地推出各项活动吸引游客。比如广东在春节期间推出了“请到广东过大年”的主题活动,包括英歌快闪、非遗市集等,并对来粤游客、广东居民发放文旅消费券,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广东。

责编:李丹

校对:吕久彪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