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正能量网评作品
优秀作品大赏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
每一句话都可能成为照亮他人心灵的光。
2024年“网聚职工正能量 争做中国好网民”
全国网络正能量网评作品征集活动中
安徽获奖作品已出炉~
让我们一起看看
这些优秀作品是如何脱颖而出的
文字篇最佳评论
作品名称:从《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寻找劳动者的精神源泉
作者:李阳
报送单位:蚌埠市汽运集团客运公司
全文阅读:
从《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寻找劳动者的精神源泉
小时候,有充足的时间,却总不爱读书,甚至觉得是一种负担。长大后,再抽出完整的时间,悠然自得地去阅读一本好书,已然显得珍贵而奢侈,可还是忍不住要多看看。
一本经典,或是讲述几个精彩的故事,或是揭示一些深刻的道理,或是让夜空繁星闪耀,或是让心中信仰坚定,或是平淡朴实却久久不能释怀,或是震撼人心而令人心驰神往……总会让人醍醐灌顶,如梦初醒,感慨不已,延伸世界观更为广阔,洗涤人生观更为清晰,修正价值观更为正确。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一本经典之书,总书记不畏艰辛、以苦为乐,潜心学习、敢作敢当,心系人民、志存高远,以七年切身经历激励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奋斗的幸福观,是我们广大劳动者学习的楷模!自2017年该书出版以来,已认真阅读学习多遍,每隔一段时间却总要再温习一遍,每次学习都会有新的感悟、新的理解和新的指引。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教会我们要敢于吃苦、攻坚克难,以塑造刚强坚毅、勇敢无畏的坚强性格。习近平是当时上山下乡队伍中“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1969年1月,习近平同志来到梁家河插队。那时的他,还不满16岁,比我们绝大多数当代青年工作的时间都要早的多。他住在土窑里、睡在土炕上,几个月吃不到一块肉,但毫无怨言,与群众一起放羊铡草、挑粪拉煤、拦河打坝,什么苦活累活脏活都干过,一干就是七年,一连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连村里的人都纷纷感叹:“咱一般的老百姓都吃不了这苦!”他也被称赞为“吃苦耐劳好后生”。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才让他深知农民群众的疾苦和心愿,深入推动贫困地区发展,也塑造了他知难而进、处变不惊的坚强性格。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教会我们要主动学习、细致挖掘,以练就披荆斩棘、游刃有余的过硬本领。他读书很勤很忙,没有时间创造时间。繁重劳动之余,白天利用短暂休息时间抓紧看书,没有电灯的晚上用煤油灯也要看书到深夜,熏得鼻子发黑脸也发黑。他读书很广很深,古今中外广泛涉猎。不仅中国古典文学知识知道得多,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历史著作、国外优秀文学作品等也都了然于胸,所以他擅长引经据典,所以他能够给老百姓讲北京、讲国外、讲名著,慢慢地融入老乡中。他读书很精很透,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不止读一本书本身,更是要弄懂书内所讲以及为何讲,更是搜罗相关书籍对照阅读、全面了解、深入挖掘,更是与人交流探讨、讲述分享,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正是因为他爱学习、勤学习、善学习,才让他保持思想活力、启发人生智慧,滋养浩然之气、传承文化底蕴,把握历史规律、练就过硬本领。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教会我们要善于创新、敢作敢为,以铸牢自强不息、勇毅笃行的担当精神。习近平同志担任大队党支书时,从《人民日报》上看到四川有沼气池试验成功,特别兴奋,远赴四川学习,回到梁家河后亲手试验建成了陕北高原的第一个沼气池,还建成了第一个淤地坝,村民们开始用沼气做饭,后来还用沼气发电,生活一步步得到改善,一举打破“沼气不过秦岭”的谬言。为了改变梁家河的落后面貌,他带领乡亲们开拓进取、苦干实干,短短一年多时间创造“多个第一”,打出了梁家河第一口吃水井,建立了梁家河第一个铁业社、缝衣社和第一座磨坊。正是因为他敢于担当、敢做敢为、敢于并善于创新,经风雨、见世面、接地气、通民生、懂国情,才让他坚定初心、矢志不渝,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读书、读好书、读经典之作,应当成为人生常态。不同年龄、不同阶段、不同心态,都有可读并当读之书,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著作、读工作所需专业知识书籍……既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向社会学习、向百姓学习、向优秀者学习。读书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唯有勤读、泛读、精读、研读,方能以见识做引领,以学识做底蕴,以才气做锋芒,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实,越走越宽,越走越高。
文字篇优秀评论
作品名称:青年干部蓄“奥运之力”绘青年华章
作者:殷飞飞
报送单位:肥西县总工会、上派镇人民政府
全文阅读:
青年干部蓄“奥运之力”绘青年华章
近日,在巴黎举行的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中国代表队圆满完成各项参赛任务,在11个大项14个分项上获得40金、27银、24铜共91枚奖牌,取得了我国1984年全面参加夏季奥运会以来境外参赛历史最好成绩,奥运健儿们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爱国拼搏、团结奋斗,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自信阳光、勇毅向上的精神风貌。广大青年干部要积蓄“奥运之力”,在青春“赛道”上不断奋勇“夺金”,共绘属于新时代的青年华章。
蓄“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之惊人毅力,做“不舍寸功,攻坚克难”青年干部。21岁的网球“黑马”郑钦文,赛前并未受到广泛的青睐。然而她以惊人的毅力,在八强赛和四强赛连续鏖战三个多小时“逆转”晋级,又在半决赛和决赛上愈战愈勇“连下两城”,以绝对优势夺冠。赛后采访中,她深情地表示:“现在支撑着我的只有信念。今天虽然我很累,我却感觉可以继续打,即使你现在让我为我的国家再打三个小时,我仍然愿意再来一次。”在无数个平凡的日子里,她锲而不舍地刻苦训练。在奥运赛场上,她凭借着坚定的“为国争光”意志和惊人毅力,实现中国在奥运会上网球女单金牌零的突破。广大青年干部重任在身、使命在肩,当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以“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境界操守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决心勇气,接“最烫手的山芋”,挑“最沉重的担子”,在“不舍寸功,攻坚克难”的青春“赛道”上不断奋勇“夺金”。
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之非凡魄力,做“挑战极限,坚韧不拔”青年干部。奥运赛场上,中国健儿们以“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的坚定意志和不懈追求,展现非凡的魄力和决心。19岁的潘展乐在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以46秒40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夺得金牌、18岁的邓雅文夺得中国队首枚自由式小轮车项目奥运会金牌、中国举重队李发彬、侯志慧、罗诗芳均创造新的奥运会纪录夺得奥运金牌……最终中国代表队以40金、27银、24铜登顶金牌榜,创造了境外参加奥运会的最佳参赛纪录,每一个纪录都是中国奥运健儿们顽强拼搏、永不言败、挑战极限的成果。青年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要在属于自己的“赛道”上展现“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豪迈气概,披荆斩棘,乘势而上,锐意进取,实干创新;要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勇立潮头,争做时代的“闯将”;在“挑战极限,坚韧不拔”的青春赛道上不断奋勇“夺金”。
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之持久恒力,做“锲而不舍,坚守使命”青年干部。本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队包揽了跳水项目男女子单双人3米、10米台所有的8枚金牌、乒乓球项目男女子单打、团体、混双所有的5枚金牌,花样游泳项目集体和双人所有的2枚金牌。在跳水、乒乓球传统优势项目上实现多届“连冠”壮举,每一跃都精准无误,每一跳都震撼人心,每一次挥拍都凝聚着汗水与智慧,一批批“梦之队”继续书写着我们的不朽“神话”。青年干部要怀着“百事成功惟恒力”的坚定信念,在实践锻炼中提升本领,以“一锤接着一锤敲”的钉钉子精神,百折不挠,久久为功;要秉承先辈的辉煌传统,不忘初心,坚守使命,奋力进取,永作“常胜之师”,在“锲而不舍,坚守使命”的青春赛道上不断奋勇“夺金”。
视频篇最佳评论
01
作品名称:网络安全小故事你以为
作者:杜丽
报送单位:滁州市定远县能仁学校
02
作品名称:与盲人考生郁晓楠有约定的人——95岁最美乡村教师严明友
作者:张巧河、王琼
报送单位:滁州日报社
视频篇优秀评论
作品名称:书香致远,悦读至美
作者:王齐瓶
报送单位:宣城市旌德县梓阳学校
更多优秀案例名单
这些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
让我们看到了网络空间不仅仅是信息的海洋
更是情感与智慧的交汇点
是人性光辉的闪耀之地
让我们继续携手
让网络正能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共同书写更加美好的网络篇章!
来源 | 凤凰网安徽
编辑 | 苏欣 责编 | 黄澎 审核 | 曾佳佳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