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一直对自己微微隆起的肚腩耿耿于怀,看着镜子里身形走样的自己,再瞧瞧社交媒体上那些身材健硕的健身达人,心中满是羡慕与不甘。一次同学聚会,许久未见的朋友们纷纷调侃他发福不少,这让小王下定决心要改变

在众多减肥方法里,他听说跑步既简单又高效,于是咬咬牙,开启了每天跑步5公里的征程。第一天,他跑了不到1公里就气喘吁吁、双腿发软,差点就打了退堂鼓。但一想到自己的目标和朋友们的调侃,还是坚持了下来。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小王逐渐适应了5公里的强度,跑步不再像起初那般艰难。可奇怪的是,体重秤上的数字却没什么明显变化

看着每天挥洒汗水换来的只是一成不变的体重,小王满心疑惑:每天都这么努力跑5公里,到底还要多久才能掉1斤肥肉呢 ?


跑步与热量消耗

跑步是人们在寻求高效减肥方法时经常选择的运动之一,这不仅因为其易于开展,同时也因其显著的热量消耗效果。

一般来说,以一个 60 公斤的成年人为例,慢跑 5 公里(配速 6:00)大约需半小时,可消耗大约 315 大卡热量,其中大约有一半来自脂肪。


按燃烧 1 克脂肪需消耗 7.7 大卡热量计算,跑步 5 公里大约可以消耗 41 克脂肪。

因此,在不控制饮食的情况下,消耗 500 克脂肪大约需要每天跑步 5 公里跑 12 天。但如果综合饮食等因素,减掉 1 斤脂肪的时间会有所不同:

1、饮食均衡:若能做到饮食均衡,即摄入的热量与身体基础代谢以及日常活动消耗的热量基本持平,仅通过每天跑步 5 公里制造热量缺口来减脂,大约 10-12 天可以减掉 1 斤脂肪。

2、饮食控制严格:如果在每天跑步 5 公里的基础上,还能严格控制饮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使每天摄入的热量比消耗的热量少 500-600 大卡左右,那么可能 7-10 天就能减掉 1 斤脂肪。比如将每日的主食量减少三分之一,少吃油炸食品和甜品,多吃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质。

3、饮食控制不当:若跑步后不注意控制饮食,摄入过多高热量食物,如跑步后大量进食蛋糕、奶茶、油炸食物等,使摄入热量远超消耗热量,那么即使每天跑步 5 公里,也很难减掉 1 斤脂肪,甚至可能会增重。

此外,个人的身体状况、新陈代谢速度等也会影响减脂速度。肌肉量较多、新陈代谢较快的人,可能减脂速度会相对快一些;而年龄较大、身体机能较差、新陈代谢较慢的人,减脂速度可能会慢一些。

在追求减肥目标的过程中,跑步之所以被广泛推荐,正是因为其对热量消耗和体能提升的双重效果,再加上其易于上手的特性,几乎适合所有想要通过运动实现身材管理的人群。


脂肪与糖供能的关系

在跑步过程中,身体的能量供应主要依赖于糖和脂肪这两大来源。这两种供能模式并不是孤立的,而是随运动时间和强度动态变化的。

刚开始跑步时,身体倾向于使用储存的糖原,因为糖原分解能快速提供能量,这对于启动运动非常关键。

《运动生理学》相关研究表明,在运动的前15 - 20分钟,身体消耗的能量中约有50% - 60%来自糖原。此时,身体就像启动了一辆加足油的汽车,利用糖原迅速提供的“燃料”快速进入运动状态

但是,随着跑步持续时间的延长,糖原逐渐减少,身体开始动员更多的脂肪作为能量来源,以支持长时间的运动。当跑步时间达到30分钟以上时,脂肪供能的比例会显著增加,可达到50% - 70%。

相较于糖,脂肪分解为能量的过程较为缓慢,但其优点在于储备丰富,可以提供更多能量支持长时间的有氧运动。


一般来说,身体储存的脂肪所蕴含的能量是糖原的数倍,一个体重70公斤的人,体内储存的脂肪能量约为35000 - 40000大卡,而糖原储存的能量仅约为1500 - 2000大卡。

这种供能比例的变化对理解减脂过程至关重要,因为它既解释了为何长时间的有氧运动有助于脂肪的燃烧,也指明了减脂需要时间和耐心。

通常,只有持续跑步30分钟以上,身体才会进入高效燃脂阶段,所以想要通过跑步减脂,每次运动时间最好保持在30分钟以上,并且坚持长期运动。


能量缺口

为了实现有效的体重减轻,制造能量缺口是必不可少的策略。跑步只是一种实现每日能量消耗的方法之一,并不是唯一的选择。

通过5公里的跑步,我们或许可以消耗315大卡的热量,但仍需通过其他途径来弥补剩余的能量消耗。

据统计,一个普通成年人每天维持基础代谢所需的能量约为1200 - 1800大卡,如果想要达到每周减重0.5 - 1公斤的目标,每天需要制造500 - 1000大卡的能量缺口。

在跑步以消耗多余脂肪的同时,调整饮食应注重减少高热量食物和含糖饮料,而增加富含纤维素、优质蛋白质和健康脂肪的摄入。

例如,一杯330毫升的可乐含有约142大卡热量,而100克鸡胸肉仅含约165大卡热量,却富含约30克优质蛋白质。

一个切实可行的营养策略是坚持定时进餐,避免暴饮暴食。可以考虑将一日三餐调整为少量多餐的形式,以帮助稳定血糖水平,并使饱腹感更持久。

饮食与血糖关系的临床研究发现,采用少量多餐饮食模式的人群,血糖波动幅度比一日三餐人群低20% - 30%,这有助于减少饥饿感和对高热量食物的渴望。

对于许多追求减重的跑步者来说,即使在饥饿的时候,也要注意所选择食物的质量,而不是数量。

能量缺口的另一个方面是,对身体的适应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当我们保持长期的低能量摄入时,身体会自动调节代谢率,以适应能量不足的状态。

代谢适应性相关研究表明,持续低能量摄入2 - 3周后,身体的基础代谢率可能会下降5% - 10%。

因此,我们在制造能量缺口时,不要太极端,需合理规划饮食和运动,才能平衡减肥和健康之间的关系。


个体差异与长期坚持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个体的能量消耗和新陈代谢速度不同,因此,固定的运动量和方式不一定对每个人都有效。

一些人可能由于肌肉量较高、代谢率快,同样的运动会消耗更多热量;而另一些人则可能因为代谢缓慢,减肥效果不明显。

研究表明,肌肉量每增加1公斤,基础代谢率每天可提高30 - 50大卡。所以,肌肉量多的人在跑步时,会比肌肉量少的人消耗更多热量。

不仅如此,减肥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尽管每天坚持跑步5公里是一个良好的开始,但只有将这种习惯长期保持,才能看到更为明显和持久的效果。


跑步与体重变化的长期跟踪研究追踪发现,坚持跑步6个月以上的人群,平均体重下降幅度比跑步3个月的人群高出40% - 60%。

就算再小的进步,累积起来也是巨大的成就。很多人在短期内缺乏显著的体重变化便选择放弃,其实只要稍微调整节奏,适当增加运动强度,并配合科学的饮食调整,改善生活习惯,减脂之路会更加平坦。

减肥不仅仅是数字的游戏,更是对自身健康管理的坚持和生活方式的整体优化。

希望大家能在追求理想体重的道路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健康之路。

到目前为止,你通过跑步已经减掉多少斤了?欢迎留言分享!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