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五
迎财神
乙巳蛇年 ·
2
0
2
5
大年初五
在民间素有“迎财神”的传统习俗
这一天寄托着人们
对新一年财富与好运的热切期盼
在众多财神中
范蠡别具一格
他的故事更是与新吴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传奇?
财神范蠡
范蠡,这位春秋时期的风云人物,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成就霸业,展现出卓越的政治与军事才能。凭借着超凡的智慧与敏锐的商业眼光,范蠡在商场纵横捭阖,三次散尽家财,又三次重新积累起巨额财富,被后世尊称为“商圣”。他的经商理念与为人处世的哲学,影响深远,逐渐被人们神化,纳入财神谱系之中,成为了文财神的代表之一。范蠡辅助越王勾践兴越灭吴后,选择隐退,其最终的归处位置至今成谜。
鸿山遗址博物馆邱承墩大墓
就是越国的厚葬大墓
与吴国始祖泰伯的陵墓
仅相距六七公里
在这样一个吴国的心脏地带
怎么会出现这样高规格的越国墓葬群?
是越国哪位贵族的墓地呢?
范蠡与新吴的渊源
或许就隐藏在这
关于邱承墩是否为范蠡墓的
探讨之中
无锡范蠡文化研究会、无锡吴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陈国华曾提出《邱承墩是范蠡墓的9个证据》,对于邱承墩是否为范蠡墓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推论。
1
时间重叠
邱承墩的墓内样本经碳14断代检测,表明墓葬时间为公元前474-468年。考虑到碳14断代检测的误差为0.5-1.5%,取中间值1%,则墓葬时间误差约为25年,范蠡卒于公元前447年,殡葬时间与范蠡的卒年相重叠。
2
大墓的规模和规格
墓主人面带“龙纹玉覆面”,说明墓主人应该是仅次于越王的某个功高权重的大夫级人物。勾践时代越国先后共有十位大夫:石买、灵姑浮、诸稽郢、文种、范蠡、计倪、苦成、曳庸、皋如、皓进、扶同。其中石买被越王勾践诛杀,灵姑浮被夫差车裂而亡,十人中剩范蠡等八人够格。
3
墓葬型制和随葬物
邱承墩大墓墓葬的型制不仅是典型的中原贵族的墓葬型制,而且还是诸侯等级的东西向中字形结构,墓内随葬物中有众多仿中原青铜器的青瓷器,明显的中原特征,指向楚人范蠡。
4
墓主人的佩饰和葬玉
墓主人佩戴五璜佩(这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顶配),面带龙纹玉覆面(上有四龙四蛇,是当时只有诸侯身后才能享用的一种葬玉),说明墓主人的身份与诸侯相当或略低于诸侯。
5
随葬众多青瓷
随葬物中有精妙绝伦的玉器38件,另有美轮美奂的青瓷礼器441件,而在越国高官中,只有范蠡钟爱青瓷。
6
随葬众多乐器
随葬物中有青瓷器乐器140件,在这些乐器中有一组十分罕见的军乐器(錞于、丁宁、振铎等)。而范蠡精通音律和乐器,擅长剑术,深谙兵法。
7
随葬祭祀用品
随葬物中还有四个琉璃釉盘蛇玲珑球形陶器。蛇是越人的图腾,它代表了越文化中对蛇的敬仰和崇拜,此球应是一象征神权的祭祀器物。范蠡除了治国治军,主持国家祭祀仪式是重要职责。
8
随葬物无金银青铜器
随葬物中不见任何金银器和青铜器,符合范蠡为人处事始终低调和谨慎的品格。
9
地处“蠡地”
范蠡深得吴王夫差的赞赏,夫差特地将行宫附近的一片土地赏赐给了范蠡。后人称这片土地为“蠡地”,邱承墩大墓就在“蠡地”上。
目前,这些推论仍属于学术探讨的范畴,有待于进一步的挖掘论证和最终形成共识。若邱承墩真是范蠡墓,那么这片土地便承载了范蠡这位财神的最后归宿。即便目前尚未定论,但这段探索的历程,也足以让人们对范蠡与新吴之间的神秘联系充满遐想。
鸿山遗址,作为新吴重要的文化遗迹,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它见证了吴越时期的风云变幻,也为研究范蠡与新吴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线索。从鸿山遗址出土的大量精美文物中,我们似乎能瞥见当年这片土地的繁荣昌盛,想象出范蠡在此生活、经商的场景。鸿山遗址的存在,也让范蠡与新吴的传说变得更加真实可感,让我们在触摸历史的同时,也对正月初五迎财神这一传统习俗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个特殊的日子
让我们一同追思范蠡的功绩
传承他的商业智慧与道德风范
让古老的传说在新时代
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迎财神的喜庆氛围中
许下对新一年的美好期许
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
都能如范蠡般凭借智慧与努力
收获财富与成功~
编辑 | 何晓
来源 | 鸿山遗址博物馆
无锡高新区举办外资企业新春恳谈会
312国道新吴段,通车!
新春20条!新吴“放大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