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功德林中,宋希濂正在等待着一位老朋友的到来,他和周围的很多狱友一样,心中五味杂陈。几位黄埔一期的原国民党高级将领们,坐在一起,回想着一些往事。
没过一会儿,一个戴着眼镜面带笑容的人走了进来,他刚一进门就和诸位同学打招呼,他就是黄埔的名人——陈赓。当宋希濂见到陈赓时,也不由的想起了二十多年前,两人曾经说过的戏谑之言。
陈赓看到眼前的这位老朋友时,也想起了两人曾经在黄埔军校中的经历。
好同学,好朋友
陈赓和宋希濂两人,并非是在黄埔军校结识的。宋希濂比陈赓小三岁,当时两人同为满腔报国热血的青年,在长沙的育才中学学习。
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开办了讲武堂,希望广收天下英才,以充实革命的力量,于是育才中学也举行了一场军事人员选拔的招生考试。
陈赓和宋希濂,被分在了同一排进行考试。宋希濂看到陈赓的时候,开心的和陈赓打招呼,原来,他们两人在前来考试的路上,就已经结识了。虽然年龄上有些差异,但是却无法阻挡两位志向高远的年轻人畅谈,因为还有着共同的理想,两人无话不说。
考试的时候又恰巧分到了一起,这就让两人的友谊无形之中更进一步。宋希濂和陈赓,都是学习优秀,思想进步的青年,在开榜之日,两人也都以优秀的成绩录取,并且开始结伴前往广州。
两人来到广州后,进入讲武堂学习,后来黄埔军校成立,陈赓和宋希濂两人,也都纷纷报名参加,最终双双录取,成为了黄埔军校的第一期学生。
宋希濂本人在学校里面,接触到了很多不同党派的人,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学员,都有很多。虽然宋希濂表面不多言语,但是和陈赓的关系很好,两人也经常一起交谈。
所以虽然宋希濂在国共两党之间保持中立,但是因为陈赓的影响,他内心深处是偏向共产党的,在陈赓的带领下,宋希濂参加了很多的左派活动,并且越来越积极。
陈赓见到宋希濂有心向组织上靠拢,于是就想让宋希濂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红色力量的一员。于是在陈赓的举荐下,宋希濂秘密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他也在周恩来的演说中受益匪浅,对于周恩来和陈赓,宋希濂也都非常敬佩,思想上也逐渐有了新的飞跃。后来迫于眼下形势的需要,他们仅仅在学校学习了半年多,就开始投入到了战场中。
他们在东征打击陈炯明的过程中,都有着很多优秀的表现,宋希濂也被上级注意,被提拔为了连长。打败陈炯明之后,宋希濂也得到了和周恩来单独谈话的机会,周恩来对宋希濂做了许多思想工作,并且强调他一定不要忘记自己身为革命军人的使命。
宋希濂也谨记周主任的教诲,在连队中成为了全体战士的表率,做好了一个共产党员以身作则的带头作用。可是宋希濂却在中山舰事件后,在中国革命的十字路口中,迷失了方向。
他曾经陷入了迷茫之中,不知道自己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更不清楚自己是否应该积极的和共产党取得联系。中山舰事件爆发之后,宋希濂的身边全是国民党员,他一时间无法找到和他有着共同理想信念的人,信念逐渐动摇。
1926年,陈赓察觉到了这一点,他连忙前来找到宋希濂,希望他不要脱党,坚定的站在中国革命的阵营中,可是宋希濂依旧没有察觉到蒋介石的野心。
所以他认为国民党也是革命政权,所以自己身为国民革命军人,绝不会做出不利于中国革命的事情,他也保证自己不会破坏国共合作。
听到这里时,陈赓似乎明白了宋希濂的选择,于是就问他:“如果有一天,国共合作破裂,你会站在哪一边,为谁作战,为谁捐躯呢?”
宋希濂不想回答,于是就回答陈赓,如果有一天,我成为了你的阶下囚,还希望你能够优待我。尽管是一句戏谑之言,但是陈赓依旧比较严肃,宋希濂以目下的广州形势很好为由,安慰陈赓让他不要多想。
可是,宋希濂没有想到的是,蒋介石在不久之后就背叛了革命,国共合作也彻底破裂,宋希濂不得不站在了陈赓的对立面。
重新站在一起
此时,功德林中的两位老友,也都将这些回忆藏在了心中,当时陈赓给宋希濂再次讲述了国共两党,二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使得宋希濂逐渐找明了方向,开始放下之前的成见,慢慢的接受党的思想改造,逐渐的和人民靠拢。
两人自从1931年,陈赓被救走之后,直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第二次合作之后,才得以重新见面。宋希濂虽然在国共立场上站在了错误的一方,可是在面对民族危机,国家兴亡之时,也展现出了中国军人的勇气和血性。
他不仅积极抗日,并且率领着国民党精锐在淞沪会战上给予日寇沉重的打击,后来又前往西北地区,坚持长久抗战。
也就是在这一期间,陈赓前来和宋希濂见面。后来他奉命加入了中国远征军,在宋希濂的指挥下,和日军在西南地区进行了三年的激烈战斗,见灭了日军3个强大的师团,并且彻底保证了中国大后方的稳定,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正是因为这些积极的一面,使得宋希濂依然能够得到我党的尊重,并且费尽心力为其进行思想改造。在1959年,宋希濂因为表现良好,得到了特赦,当大家见到陈赓之后,陈赓激动的和宋希濂以及其他的同学说:“我们现在,终于又走在一起了!”
宋希濂等黄埔精英,在进行思想改造之后,纷纷投入到了对新中国的建设工作当中,宋希濂也为国家做出了许多贡献。1961年,陈赓逝世之时,宋希濂悲痛万分,满含着泪水在中山堂吊唁的时候,对自己的曾经的挚友,表达了自己深深的思念。
信源:
《殊归同途:陈赓与宋希濂》——中国知网 作者:宋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