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六,那可是农历新年里的一个重要日子,说起来,它跟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故事还颇有渊源呢。相传,女娲娘娘造人的时候,从初一到初六,每天造一种生灵,到了大年初六这天,就轮到造马了,所以大年初六也被亲切地称为“马日”,寓意着新的一年里,大家都能像马儿一样精神抖擞,奔腾向前。
说到大年初六,不得不提的就是“送穷”的习俗了。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忙着打扫卫生,把积攒了一年的垃圾和晦气都扫出门外,意思是要把“穷鬼”送走,迎接新年的好运和财富。传说里的穷神啊,有人说是颛顼帝的儿子,因为穿得破破烂烂,就被叫做“穷子”,他去世的那天正好是初六,所以咱们就在这一天送穷。还有另一种说法,穷神是姜子牙的老婆马氏,因为嫌弃姜子牙穷而离开,后来姜子牙发达了,马氏又想回来,姜子牙一气之下就封她为穷神。不管哪种说法,反正大年初六送穷的习俗就这么流传下来了,大家都希望新的一年能富贵满堂,远离贫穷。
大年初六,也是商家们喜欢选择开张的好日子。经过春节假期的休息,商家们都会选在大年初六这天重新开门迎客,放鞭炮,整个店铺装饰得喜气洋洋的,希望能吸引更多的顾客,生意兴隆。农民朋友们呢,也会选择这一天开始春耕备耕,为新一年的丰收做准备。“初六3不丢,到头一场空”!3不丢是指什么?千万别犯了祖宗忌讳。
1:不丢污秽杂物。在大年初六这一天,人们会早早起床,将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还会将正月头几天积下来的垃圾丢出门外。这些污秽杂物在古人心中象征着晦气和穷气。
通过打扫和清理,寓意着将贫穷和困苦送走,迎来福气和好运。这一习俗反映了人们希望新的一年能够摆脱旧日的穷苦,迎来吉祥富有的美好愿望。
2:不丢破衣旧物。在大年初六这一天,人们会将家中的破衣服、旧物件等一并处理掉。这些物品往往代表着过去一年的旧时光和旧记忆。
扔掉破衣旧物,寓意着告别过去,迎接新的开始。这一习俗体现了人们希望新的一年能够放下过去的包袱,轻装上阵,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
3:不丢精神包袱。在大年初六这一天,人们还会反思自己过去一年的经历,将那些让自己耿耿于怀、影响心情的事情放下,不再让它们成为自己前行的负担。
扔掉精神包袱,意味着释放内心的压力和负面情绪。这一习俗有助于人们在新的一年里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态,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大年初六要注意言行举止,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不说不吉利的话,不做晦气的事,以留住福气。比如,即使遇到一些小麻烦或不顺心的事,也不能抱怨、生气,要心平气和地对待。同时,要心怀感恩,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对生活中的点滴美好都要抱有感激之情。
这一天要避免进行一些可能会被认为是散财的行为。例如,不能随意把家中的财物丢弃,即使是一些看似没用的旧东西,也不能轻易扔掉,因为有可能它们还具有一定的价值或者在未来可能会派上用场。同时,在消费方面要谨慎,不提倡大手大脚地花钱,避免不必要的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