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张振国先生受邀刊登济南日报专版
献身家国不辞劳 诗书生辉一砥柱
——记著名书法家张振国的创业经历
编者按
当今社会各类展览接连不断,书坛名家辈出,屡屡用各种方式频频亮相,书法创作呈现出一片生机。然而展现的作品往往良莠不齐,相当部分作品功力内涵欠缺,甚至出现乱书,射书,吼书之类的堕落之举,使人产生江河日下的感觉。这些现象完全背离了书法艺术的传情达意,抒写情怀的文化本位和社会担当。在这种背影下,长期耕耘于书坛的张振国先生守本位不盲从,仍然坚守传统,关注社会,精心创作,锐意进取。
在书法探索上,他以颜楷为母体,汲收诸体的元素,融汇变化,五十多年磨炼,在初显个性书风的《张振国书千字文》出版近十年后己显现成熟的个人风貌,有诗赞,“非隶非楷二者兼,融魏参草若等闲。宽博朴茂钟灵秀,平中见奇有鉴泉”。
在艺术实践中,他的作品往往源于社会,反映社会,服务社会,近年来尤为突出。他参加甲骨文书法艺术活动写出了《国际甲骨盛会》长诗,汶川大地震时,他写出了《汶川五.一二大地震祭》长诗,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落成,他鈔录了《南京和平宣言》和《南京国家公祭鼎铭文》诗,并将两件大幅墨作捐献给该馆。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为了解抗日史,铭记这一国恥。他奔走南京,台儿庄和北京抗日战争纪念馆寻访,之后写下了《抗日烽火祭》长诗,并书成墨作。而五年后在此基础上,充实,完善这篇作品,二0一八年他又赶赴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翌年又不顾逾七十的高龄,第二次只身去长江流域,到南昌、德安、武昌、宜昌、重庆、成都、芷江、南京和上海等十城市参观当地的抗日战争纪念馆和抗日古战场遗址,搜集了大量资料,终于写成了《抗日风云谱》长诗,并写成书法长卷。《抗日风云谱诗书法卷》共二十八个章节,一万三千字,高六十八公分,长五十米,耗时三年半时间。二0二0年五月,该长卷一经问世,便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一位文化界人士说,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书法创作,而是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体现文化自觉意识和社会担当的创作。又有位朋友称道,长卷的创作是满满的正能量,继承革命传统,弘扬优秀文化,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您所付出的劳动,名留当代,功在千秋。有位领导深有感慨的评价道:“作品是一首扣人心弦,浴血抗争的生命史诗;一部抵御倭寇,扬我国威的历史鸿篇;一帧起伏宕荡,融汇诸体的书法长卷”。民盟山东省委十分重视,遂将此诗全文登陆百度网站。
多年来,随着社会各界的关注,张振国先生的书法创作也不断深化,十几年来他陆续出版了近十本书法、诗歌和考据专集。另又积极参加济南、淄博和青州等各类展览,且绝大部分以大幅自作诗的形式展现,其精湛的书艺和敬业精神使书展添彩增辉,成为当今书坛的一股清流,先生本人亦可称为“诗书生辉一砥柱”。
现在,年已奔八的他仍躬身家国,壮心不已。他在出版了《古代爱国诗词钞》不久,现又马不停蹄地又在编写《听梧斋诗书集》,祝先生宝刀不老,再创佳绩。
二零二五年一月二十五日
张振国,字鉴泉,一九四七年生于济南。少时受父亲张雪锋先生熏陶,学书习诗。稍长拜著名书法家张立朝先生为师,从唐楷入手,后遍临诸体,现已自成风貌。书法平实而坚毅,严谨而重法度,一丝不苟。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更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生命状态和审美要求。现为中国书协会员,山东民盟书画院常务理事,中国孔子国际诗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山东东岳书画院顧问,垂杨书画院特聘艺术家,滨州市文化馆资深研究馆员。
作者历年来编辑的书法、诗歌和考据专辑
2011年3月,作者向山东省档案馆捐赠包括《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大型系列作品在内的三十二幅作品
2016年2月,作者向滨州市文化馆捐赠诗书法长卷《抗日烽火祭》
2020年5月,《抗日风云谱诗文集》《抗日风云谱诗书法长卷墨迹》首发仪式在趵突泉公园的济南惨案纪念堂成功举办
作品欣赏
自作诗《抗日风云谱》书法长卷节选。共一万三千余字,二十八个章节。卷高六十八厘米,长五十米,历时三年半完成。章节如下:
济南惨案,揭开序幕;东北沦陷,雪原抗倭;火起卢沟,再显神勇;海上狼烟,淞沪激战;平型关捷,大快人心;南京沦陷,黎庶罹难;台儿庄战,震惊中外;切根挖源,文化侵略;摧残妇女,罪恶滔天;寒梅怒放,巾帼显勇;战鹰翱翔,兰天亮剑;甲午战败,火烧宝岛;万家岺捷,力挽狂澜;中条山战,百年国殇;仁安羌捷,大救英军;石牌喋血,华夏雄风;松山之战,九八昼夜;国际救援,重创敌后;屡经战火,砥柱涅槃;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史上豪杰,古镇荣光;昔日战神,长沙显威;中华女杰,芳殁江河;百团大战,捣敌后方;南洋技工,赤子报国;九三阅兵,大国雄风;和平战争,炭冰不容;建川博物,名扬海外。
自作诗《汶川五.一二大地震祭》(小楷)
自作春联
自作诗《缅怀先师张立朝先生》
自作诗《孙立人将军颂》
自作诗《张自忠将军祭》
自作诗《中条山》
自作诗《缅怀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
自作诗 观《魏启后书画展》
自作诗《呈著名画家乍启典先生》
自作诗《呈著名画家张宝珠先生》
自作诗《缅怀先师王德兴先生》
自作诗《呈著名学者自牧先生》
自作诗《母校山机师生甲辰聚会》
自作诗《呈著名诗人鲁敏先生》
自作诗《薛岳将军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