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日报报道,特朗普宣誓就任美国第47任总统,上任后动作不断,引发全球关注。特朗普上台后,迅速颁布一系列新政令,在国际上掀起波澜。他将古巴重新列入“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此前,古巴好不容易等到拜登将其从该名单中移除,本以为能迎来发展机遇,特朗普这一举措让古巴经济与外交发展计划再次受阻。从美国角度看,长期以来,美国就以所谓“反恐”为由,对古巴进行各种制裁,试图影响古巴的政治走向。将古巴列入名单,既能满足国内部分政治势力对古巴强硬态度的需求,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向拉美地区其他国家展示美国的霸权姿态。
特朗普(资料图)
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特朗普宣布考虑对从这两国进口的所有商品征收25%的关税,甚至还想把墨西哥湾改名为“美国湾”。美国与墨西哥、加拿大长期存在贸易往来,《美墨加贸易协定》生效后,三边贸易额稳步增长。特朗普此举无疑冲击了这一协定,破坏了区域贸易稳定。从他的想法来看,加征关税一方面是想解决所谓非法移民和毒品走私问题,认为对两国经济施压能促使其在边境管理等问题上配合美国;另一方面,也想借此保护美国本土产业,增加国内就业岗位。
特朗普还重申对格陵兰岛和巴拿马运河的企图。格陵兰岛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且战略位置重要,扼守北冰洋与大西洋的咽喉要道。美国觊觎其资源与战略位置已久,特朗普的表态体现出美国对北极地区影响力的争夺。巴拿马运河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全球最重要的海运通道之一。美国一直想在运河事务上拥有更大话语权,特朗普的言论是对巴拿马主权的公然挑衅。
在特朗普对多国“下手”的同时,他对中国的态度却表现出微妙变化。竞选期间,特朗普曾宣称要对中国加征关税,上台前也有要全力打压中国的表态。然而就职后,情况却有所不同。他没有将中国拉进第一批加税国家名单,在就职演讲中也未提及要对华加征10%关税的言论。
特朗普(资料图)
此前,特朗普曾高调喊话中国,称中美可以一起合作解决世界上所有问题,还强调中美关系的重要性。他签署行政令,给予TikTok“不卖就禁用”法律75天宽限期,也表达了希望在未来100天内亲自访华,并希望中国领导人访美。虽然在1月21日,他曾誓言要对欧盟征收关税,还称考虑自2月1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10%关税,但在当地时间1月23日晚播出的福克斯新闻采访中,他又称“宁愿不对中国征收关税” ,但强调关税是对中国的“巨大力量”。
美国在国际上面临诸多挑战。经济层面,美国国债规模不断攀升,2024年美国国债突破34万亿美元,财政压力巨大。国内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中产阶级萎缩,社会矛盾加剧。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持续存在,制造业外流后,产业空心化现象严重,制造业就业岗位减少,美国经济对服务业依赖加深,经济稳定性受到影响。
在军事方面,美国在海外军事行动耗费大量资金和资源,伊拉克、阿富汗战争让美国投入巨额军费,人员伤亡也不少,却未能实现预期战略目标,国际形象受损。同时,其他国家军事力量发展,如俄罗斯在军事技术上不断突破,高超音速武器等装备的发展,削弱了美国军事优势。
特朗普(资料图)
在国际影响力上,美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单边主义行为引发众多国家不满,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美国时常绕开国际规则行事,使得美国在国际舆论场处于被动地位。中国等新兴国家在国际事务中话语权不断提升,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等,在国际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
特朗普上台前,拜登政府对中国的遏制打压形成“杀敌八百,自损三千”的局面。拜登政府对中国企业无理制裁打压,中方实施出口两用物项管制政策,美国军工业损失惨重。而中国公布的2024年GDP和外贸数据表现亮眼,经济增长稳定,贸易顺差扩大,这让特朗普认识到美国已很难遏制中国发展。
西方知名政客、经济领域专家亚尼斯·瓦鲁法基斯认为,特朗普对中国的理解加深了。过去美国对中国的遏制策略未达目的,特朗普意识到与其继续强硬对抗,不如加强沟通交流,合作共赢。这样既能集中精力解决美国内部矛盾,如种族问题、贫富差距、政治极化等,又能在经济、外交等领域与中国“曲线竞争”。毕竟美国目前仍掌握全球军事霸权和美元霸权,在合作中也能寻找机会保持优势。
特朗普(资料图)
中美经济联系紧密,相互依存度高。据相关数据,2024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达5800亿美元左右,中国是美国重要的贸易伙伴。美国大量商品依赖中国市场,如农产品、汽车等,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也满足美国消费者需求,稳定物价。若对中国加征关税,美国企业进口成本增加,可能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导致物价上涨,影响民众生活,也可能引发中国反制,美国相关产业将遭受更大损失。
从投资角度看,中美在对方国家有大量投资。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创造众多就业岗位,美国企业在中国也有广阔市场和发展空间。稳定的经贸关系有利于双方企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特朗普若贸然对中国加征关税,破坏经贸关系,将损害美国企业和投资者利益,影响美国经济复苏。
美国与古巴关系将重回紧张状态。古巴经济本就因长期制裁面临困境,再次被列入“支恐”名单,将使其在国际金融、贸易等领域面临更多限制,外交空间也会被压缩。美国与古巴在政治体制、意识形态上存在差异,美国一直想改变古巴政权,此次举措是美国对古巴长期政策的延续。
美国与墨西哥、加拿大贸易关系将遭受重创。加征关税会使三国贸易成本大幅增加,相关企业利润减少,甚至可能导致部分企业倒闭,工人失业。《美墨加贸易协定》生效时间不长,特朗普此举可能引发三国重新谈判贸易协定,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墨西哥和加拿大是美国邻国,关系恶化将影响美国周边安全环境。
美国与丹麦、巴拿马关系也会因特朗普对格陵兰岛和巴拿马运河的企图变得紧张。丹麦作为格陵兰岛的主权国家,坚决反对美国收购或控制格陵兰岛,美国此举侵犯丹麦主权。巴拿马对运河拥有主权,美国一直想干涉运河事务,特朗普言论加剧两国矛盾,可能引发巴拿马在国际上寻求更多支持,对抗美国霸权。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对中国态度虽有缓和迹象,但仍存在不确定性。他在关税问题上态度摇摆不定,时而称要加征关税,时而又表示宁愿不加。在科技领域,美国对中国企业的限制措施仍在持续,如对华为等企业的制裁。在外交和军事方面,美国在南海、台海等问题上仍可能采取挑衅行动,试图遏制中国影响力。
特朗普上台后对多国“下手”却对中国态度微妙,背后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一情况对未来国际关系走向产生深远影响,国际社会需密切关注,共同应对挑战,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