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总觉得父母的催促是一种干扰,觉得他们的传统观念和自己的独立追求格格不入。
那时候的我,总认为婚姻不过是一场束缚,自己足够优秀,足够独立,凭什么需要一个人来填补我的人生?
然而,时光一晃,我才发现,自己高估了岁月的耐心,也低估了生活的复杂。
现在,我终于懂了父母当年的苦口婆心,而这代价,却是我无法挽回的青春。
01
追求完美的结果,是错过了机会.
还记得刚过二十五岁时,家里就开始念叨:“你也该找个靠谱的对象了,别挑来挑去,年龄越大越难嫁。”
我听了这些话,总是心里发堵,觉得父母把婚姻看得太简单了,我不就是因为要“靠谱”才挑剔吗?
我觉得自己的条件足够好,学历高,工作体面,长相也算过得去,完全可以找到一个和我旗鼓相当甚至更优秀的伴侣。
于是,每次相亲,我都像在面试对方,挑剔对方的经济能力、生活习惯、家庭背景,甚至连他吃饭时的细节都会成为我的理由。
说真的,那时候的我,对婚姻抱有一种“完美幻想”,总觉得自己的白马王子一定在某个地方等着我,而那些相亲对象不过是“凑数”的选项。
可现实是,时间不会等人,年纪越大,我的选择反而越少。
三十岁后,曾经主动联系我的人越来越少,主动介绍对象的亲戚朋友也不再热心.
反倒是周围的同龄人,一个个开始忙着家庭、孩子,生活热闹而充实,而我,只剩下孤单的背影。
02
婚姻不是束缚,而是支持.
当年拒绝婚姻的一个原因,是我觉得它会束缚我的自由。
工作上升期,我总想着拼事业,不想因为家庭而分心。
可是,过了三十五岁,我才真正明白:婚姻并不是一个束缚,而是一种支持。
事业再忙,总有下班的时候;日子再难,总有需要依靠的时候。
而这些时刻,当别人回家有一个温暖的怀抱时,我的家里只有冰冷的空气和孤零零的外卖餐盒。
每次生病了,独自去医院挂号、排队、拿药,身边没有一个人可以帮你扛下这些琐碎。
那种孤独感,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懂得有多深刻。
婚姻,不是一个人拖累另一个人,而是两个人共同面对生活的琐碎。
可惜,我明白得太晚,等到我终于愿意接受婚姻的现实时,留给我的选择已经所剩无几。
03
父母说的话,原来是对的。
小时候,总觉得父母的世界和自己的世界差得太远。
他们认为女人就应该早点结婚,有一个安稳的家,而我却觉得这种想法太老旧,完全不符合现代女性独立自主的价值观。
我总想让他们明白,一个女人即使不结婚,也可以活得很好。
可我忘了,他们经历过的生活,是我所无法想象的。
那些看似老套的经验,其实是他们用自己的青春换来的。
父母的催促,不是为了逼迫我,而是他们真的看得更远。
他们明白,年轻时错过了一些东西,到了后来,生活就会变得越来越难。
他们不是想毁掉我的自由,而是希望我不要在未来为孤独买单。
让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里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