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1830—1880) ,字岂孙,咸丰辛酉科拔贡,著名词章家,课徒紫阳、正谊两书院,曾任吏部尚书。

自跋:
春寒料峭,夜雨连绵,燕子不来,杏花零落矣。仿齐谷山人笔法。

山人爱山花,自谓山中乐,山人不出门,山花常落。仿齐谷山人笔意。

鉴赏跋:澄怀游卧

春天依然带着丝丝寒意,夜里春雨连绵不断地下着。往年这个时候本该归来的燕子,今年却不见踪影,那杏花也在风雨中纷纷飘落了。

山人喜爱山间的野花,自称在山中生活充满乐趣。他常常不出家门,而山间的野花却依旧自顾自地绽放与飘落。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的今天,《澄怀游卧》图册,依然展现出一定的生命力。当我们凝视那些烟岚变幻的峰峦,不仅能感受古人"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的审美愉悦,更能获得对抗现代性焦虑的精神解药。山水画中蕴含的"天人合一"哲学,恰如一面明镜,映照出现代人回归本真、寻求心灵安顿的深层渴望。这种通过艺术实现的精神返乡,正是中国山水传统给予当代文明的重要启示。

董其昌曾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陶然的《澄怀游卧》图册,正是这种文人理想的视觉呈现。在物质丰裕而精神漂泊的当下,重新审视这份文化遗产,我们或许能找到安顿心灵的密钥——在澄怀味象中构筑精神家园,于卧游天地间实现生命的诗意栖居。这既是山水艺术的永恒魅力,更是东方智慧对现代文明困境的温柔应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