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江建获得世界冠军,在表彰大会上,他却要借助媒体力量寻找亲生父母。
谁也想不到,这位全国残运会射箭冠军竟然是一名孤儿。
在2岁的时候就被抛弃,如果不是好心人发现,把他送往福利院,也不会有现在的成绩。
没想到仅仅过了5天,亲生父母就找上门来,血缘关系终究抵不过冠军头衔。
他的父母是谁?为何抛弃了他?
1990年的冬天,杭州火车站的候车室里,值班乘务员发现了一个瘦弱的小男孩。
他蜷缩在角落里,身上只裹着一条薄薄的尿布,脸色发青,双腿瘦得像两根枯枝,他不会走路,只会软绵绵地靠着墙。
这孩子被送往杭州福利院时,工作人员惊讶地发现,他不仅双腿严重畸形,还高烧不退。
让人心酸的是,他的襁褓中藏着一张毛笔写的纸条:“孩子病重,家里实在无力救治,求好心人收留”。
医生诊断,他患有小儿麻痹症,院长给他取名为“江建”。
这个名字,寄托了对他坚强成长的期盼,可惜福利院的环境有限,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就因为有腿疾,他连独自站起来都费劲,更别提像其他孩子一样奔跑。
可他有自己的倔强,每次摔倒,他咬着牙爬起来,从不喊痛。
韧劲让他撑过了无数个孤独的日子,也让他成为福利院里成绩最好的孩子。
到了大学,他接触到射箭,这项运动让他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热爱。
他开始没日没夜地练习,即使手掌磨出水泡也不曾停下。
别人练习两小时,他就练四小时,别人休息时,他还在调整姿势,教练称他是“箭靶上的疯子”。
不过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2011年全国残运会,江建站上全国残运会的射箭赛场。
拉弓的瞬间,他的手臂因过度用力而微微颤抖,但他没有动摇。
他脑海里回放着教练的话:“不要看靶心,要相信自己。”
箭在弦上,他调整呼吸,稳稳射中靶心的红点,全场响起一阵低声惊叹,屏幕显示:10环。
他的每一箭都稳准狠,最终以327环夺得冠军。
2011年10月17日,杭州一所高校的礼堂内,正在举行颁奖典礼。
当他站上领奖台时,全场为他欢呼,鲜花、掌声和闪光灯交织,庆祝江建在全国残运会中夺得射箭金牌。
他的名字登上了各大新闻头条,但只有他知道,这不是终点。
就在所有人等待他分享获奖感言时,他突然握住话筒,低头沉默片刻,开口说了一件比金牌更重要的事。
他借着这次夺冠的机会,在庆功会上向所有人公开了自己的身世。
媒体开始争相报道,江建的寻亲消息迅速传遍全国。
仅仅10天后,一对来自温州的夫妻联系了媒体,他们说:江建是他们的儿子。
其实江建并不是从小就坚强,他也曾害怕,也曾哭过。
尤其是福利院的第一年,周围的孩子都和他一样,没有父母,缺乏关爱。
他总觉得,自己是个被遗弃的人。
直到小学五年级,他被福利院暂时寄养在一位老爷爷家中。
爷爷每天冒着风雨接送他上学,奶奶给他做饭。
这一年的温暖,让他第一次感受到“家”的味道。
可这样的幸福是短暂的,他重新回到福利院,面对冷清的宿舍和冰冷的床,他那个时候就觉得,以后必须得靠自己活下去。
他拼命读书,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后来,他在大学里接触到射箭时,便下定决心,要做出一番成绩。
射箭训练并不轻松,尤其对身体残疾的江建来说。
他的手臂因为反复拉弓,皮肤被磨破,后来甚至肿得发紫,但他没有停过。
他每天练习超过10个小时,目标只有一个——成为冠军。
全国残运会的赛场上,他的名字响彻全场,可他心里一直记着要找回自己的亲生父母,给自己的生命一个交代。
那对自称是江建父母的夫妻到来时,江建的情绪复杂。
江建第一次见到这对夫妻时,场面尴尬又复杂,他们低着头,泪流满面,父亲双手不停地颤抖,说出了当年的真相。
他们讲述了当年如何为了治病东拼西凑,欠下巨额外债,最后不得不忍痛将他遗弃。
那张纸条,是父亲亲手写下的,说到这里,父亲哽咽了,他说这些年,一直想找张建,可不知道去哪儿找。
江建没有立刻表态,他只是坐在那里静静地看着他们。
DNA鉴定结果确认后,他心里的一块石头才算落了地,几天后,江建随父母回到温州老家。
他发现,家里的条件已经大大改善。
父亲背着他上下楼,母亲忙前忙后。
亲戚们都很热情,可江建心里始终有些隔阂,他需要时间去接受这一切。
后来,父母陪着他完成了一次腿部矫正手术,他终于可以不用拐杖行走了。
整整两个月的恢复期间,父母始终在身边照顾,夜里陪着他翻身,白天为他买药换药。
这些付出他都看在眼里,也逐渐放下了心结。
最终,江建决定接纳他们,也接纳自己完整的人生。
那一刻,他流下了眼泪,与亲生父母之间的隔阂终于消失了。
江建选择了原谅,其实也是与自己和解。
22年的分离没有抹去血缘的联系,也没有削弱亲情的重量。
他用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命运,也用宽容化解了过去的伤痛。
金牌为他赢得了荣耀,亲情则为他的生命增添了圆满。
经历了过去的苦难,相信会让江建更珍惜现在的一切,他的经历告诉我们,爱或许会迟到,但终会到达。
人生充满遗憾,但爱与勇气,终会让破碎的生命重新圆满。
浙江在线:盼了22年,残奥会冠军江建终于回家了--2011-10-24
都市快报:江建“父母”连夜从温州赶来认亲 双方闭门会面 决定DNA认证--2011-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