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岭南一隅,西村窑的故事历经千年,承载着晚唐北宋年间的辉煌与记忆。如今,在梁向昭的手中,这古老的技艺再次燃起新的火花,熠熠生辉。
灵蛇献瑞
每年,梁向昭都会依据当年的生肖主题进行设计。他坦言:“相较于设计龙这一类祥瑞的生肖形象,蛇的形象更加难以捕捉与塑造。”传统的蛇形象往往容易让人联想到凶猛与威胁,因此,如何巧妙转化这一固有印象,让蛇元素以一种吉祥、祥和的姿态呈现,成为了梁向昭创作过程中急需攻克的一大难题。
颜色上温润一点?造型设计能否有所突破?经过长时间的苦思冥想,最终梁向昭设计出这款乙巳蛇年主题生肖-灵蛇献瑞。
作品灵蛇献瑞被设计成寓意吉祥的数字“8”的姿态;蛇的五官仿照人的五官面带笑容,寓意和蔼可亲;蛇身体态丰盈,寓意国泰民安,社会繁荣,家庭富足;巧妙运用北宋西村窑独有的刻花工艺,在蛇身上精雕细琢出了“乙巳”吉祥纹样,寓意事事如意;天青色青釉是北宋年间主色调,为整体造型增添了一抹温婉柔美的韵味。
两次偶然
梁向昭,这位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州西村窑的结缘仿佛是天注定。
广州西村窑技艺源于陕西耀州窑系。本地工匠与耀州窑厂结下了不解之缘,本土工匠去耀州学艺、耀州窑师傅因战乱来广州传经送宝得以传承下来。
西村窑陶瓷制作技艺随工匠迁徙到广州周边、珠三角地区等地的窑厂。梁向昭等人以顽强的毅力,潜心向耀州窑工匠拜师学艺,四处走访省内外各窑口,收集整理有关西村窑的资料、作品,较为完整地传承了西村窑陶瓷制作技艺。
从零到一
起初,梁向昭对西村窑并不了解,通过大量查阅资料和深入研究,逐渐认识到西村窑的历史价值和工艺特点。
然而想要整理完善西村窑流落民间的技艺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没有资料,没有实物,梁向昭只能依靠网上的图片和博物馆里的实物,再结合自己对陶瓷20多年的理解,一步步摸索。这种从无到有的过程,考验着他的耐心与智慧。
终于,他成功复刻出了西村窑的技艺,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让西村窑的作品更加丰富多样,更加符合当下审美。他说:“西村窑的灵魂是文化,但工艺可以包罗万象来呈现。”
因瓷结缘
梁向昭不仅自己投身于西村窑的传承事业,还积极培养徒弟,希望将这门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他的太太,同样也是广州市工艺美术大师,两人因陶瓷结缘,共同致力于西村窑的传承与发扬。
受到父母的影响,梁向昭的儿子毕业于广州大学产品设计专业,目前从事西村窑的文化推广工作,是西村窑文化推广传承的一股重要力量。
以瓷为媒
梁向昭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广受好评,更是走出国门,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西村窑也肩负着对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与纽带。
2019年梁向昭以中国茶文化使者身份赴英国访问,作品《万寿翠影》送给英女王93岁寿辰作生日礼物。他的作品曾被赠送给多个国家的驻穗总领事,得到领事一致好评;在中巴建交50周年的晚宴上作为珍贵礼物《龙行天下》赠送巴西驻穗总领事。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西村窑的独特魅力,更传递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创作于2020年的作品《一定会胜利》,被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品馆馆藏。同年创作作品《德钟壶》被钟南山院士收藏,另一把《德钟壶》被广东省革命历史博物馆馆藏。
如今的他已是西村窑技艺传承的领军人物,但他深知,这只是一个开始。
要想让西村窑的文化真正深入人心,就必须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这一文化的传承中来。梁向昭积极倡导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助力残疾人技能培训等活动,通过举办展览、讲座、工作坊等形式,让更多人近距离感受西村窑的魅力。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西村窑、爱上西村窑,共同为这份古老技艺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
在梁向昭的眼中,工匠精神不仅是对技艺精湛的不懈追求,更是对深厚文化底蕴的一份深深敬畏与热爱。他不仅在传承与发扬西村窑文化上倾注心血,更在新的一年里,将新年元素融入瓷器创作中,为西村窑的瓷器增添了新的活力与意义。他精心设计的每一件新年瓷器,都蕴含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创新的激情,仿佛在诉说着西村窑不灭的故事。
梁向昭坚信,只要心中有火,西村窑的火焰不仅不会熄灭,还会在新年的祝福与希望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新时代的浪潮中,每一位奋斗者都是这场壮丽征程的主角。
灯火里的花城,正是我们梦想启航的地方!
无论身处何方,每一束从花城灯火中闪耀出的光芒,都映照着个人的不懈努力与时代的不凡成就,共同编织着未来梦想。
新的一年,我们怀揣着无限的希冀与愿景,勇敢地迈向未知的前方。让我们携手并进,在湾区这片热土上,书写属于羊城劳动者的精彩篇章!
新的一年,愿你的每一步都坚定而明亮,每一个明天都比今天更加精彩,幸福安康,新年大吉!
来源:广州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