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巧的蛇年折纸、可以吹响的小泥蛇、绚丽多彩的年画文创……还有什么是年轻人想不到、做不到的?2025年是第一个“非遗版”春节,年轻的守艺人们“脑洞大开”,用自己的方式展示新春美好,用他们的创意与技艺,展现充满青春活力的传统文化。


脑洞大开的“蛇”,探索非遗发展新方式

走进位于镇江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的太平泥叫叫传承点,满室泥香扑鼻而来。案台上,形态各异的蛇年泥叫叫栩栩如生。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平泥叫叫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周宝康与徒弟唐颖等人一起精心制作了蛇年泥叫叫。


太平泥叫叫,这一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民间玩具,发源于镇江东乡华山村,它类似于陶笛,承载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唐颖设计的蛇年泥叫叫表面有精美的镂空设计,器物上还有金色的文字“太平吉祥”,古朴典雅,寓意美好。

“吹走晦气,吹来太平。”唐颖说,现在她会做一些创新性的尝试,太平泥叫叫还可以做成耳环、手链。“我不仅仅是在传承非遗,更是在为它(太平泥叫叫)寻找一条通向未来的道路。”


从一幅古画,到舞剧、电影……《只此青绿》火遍全网,更让那一抹山绿留在人们心中。姜思序堂国画颜料制作技艺新一代传承人张磊大刀阔斧,为了让更多人能看到中国传统国画颜料的迷人色彩,姜思序堂做起了电商销售、网络直播带货。

“我们其实做了一系列的改变,还进行联名,每年和桃花坞木刻年画推出了生肖版的纪念套装。”张磊拿出蛇年的颜料套装展示,小青蛇盘伏在桃花上,大胆的撞色加上传统技艺,很难不被种草。年轻人正用自己的方式探索非遗传承与发展,为春节增添色彩。

一双双灵巧的手,让世界充满中国味

乙巳蛇年已至,不少传统守艺人依然奔波在路上。南京籍折纸设计师黄晓娴,马不停蹄地输出创意,制作与蛇相关的国风折纸。运用理科思维,黄晓娴把折纸图形变成一个个像素格,利用双色旋转折叠的设计方法,做出了今年的蛇年折纸作品。


4张蛇形折纸灵巧活泼,组成的2025典雅大气,在黄晓娴的原创折纸作品中,大约有一半融入了成语、诗词、汉字等国风元素。正如她自己所说,一张纸能折出一方世界,一张纸也能传递中国传统文化,“折服”世界。

2024“中国南京周”中法文化交流活动在法国卢浮宫举行,黄晓娴设计的“中国龙”一经亮相,便受到了一众赞叹。她用一双灵巧的手,让世界看见中国的美。

南京云锦自是南京的骄傲,也是中国的骄傲。“把云锦带上世界的舞台,是我最大的愿望。”这两年南京云锦一直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国际表达,今年10月,南京云锦非物质文化遗产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陈诚成功完成与奥运海报插画家乌戈·加托尼、法国设计师玛塔丽·克拉赛特共创的4幅云锦作品,并将美丽的云锦作品带去法国巴黎卢浮宫,向世界展示人类非遗云锦的现代魅力。

陈诚说,南京云锦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技艺,更是一种历史精华、一种文化自信、一种生活姿态。今年“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世界认可,对他们这样的年轻守艺人是一种激励。值此佳节,年轻守艺人们希望通过创新思维焕发古老技艺,让全世界充满中国味。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宋经纬/文 李志强/视频 田沁/编导

(受访者供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