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正统二年,陕西,延安府,米脂县。
有道是“米脂的婆娘绥德的汉”,这句话从三国之后就传下来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三国时的天下美人貂蝉是米脂,而人中吕布是九原人,而九原就是绥德。由此也可见米脂的女子有多漂亮。
而现在这句话就印证在米脂县里的老刘家,老刘头一家务农为生,膝下仅有一女刘秀月,年方十五。绝对是大美女,实际就是貂蝉再世。刘氏老两口早早给刘秀月定下了一门亲事,是要把她许配给邻村老郑家的儿子。
不想突发意外,老刘头夫妇突发疾病去世,刘秀月此时就成了孤女,在这种情况下,刘秀月克死父母的谣言就传出来了,于是,老郑家可不想迎娶刘秀月了。但问题是两家已经订婚了,而且郑家聘礼也给了,按照明朝的法律规定,在这个时候如果男方要退婚,那么男方这个新郎不仅要到官府领五十鞭子以做惩戒,女方还不用退聘礼,这就使郑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在这种情形下,郑家人用五两银子买通刘秀月的叔叔等长辈骗得刘秀月退亲,而且又把刘秀月卖给延安府一个李姓大户人家当妾,刘家亲戚得了30两银子,这个时候的刘秀月已经麻木了,无力反抗,浑浑噩噩的活着吧。
万幸的是,李姓财主的正房见了刘秀月第一眼,就喜欢的紧,对刘秀月是相当的好,没有心生嫉妒,可以说妻妾二人关系不错。但问题是,大房却不老公和刘秀月发生关系,只能看是不能摸。李财主虽然不高兴但也没有办法。
某日,米脂县的高知县到李财主家喝酒吃饭,李财主就让刘秀月在一旁伺候。而高知县一眼就看上刘秀月了,回去之后就惦记上了刘秀月了,想要将其据为己有。在这种情形下,高知县就做了一番调查,很快就将刘秀月所有事情都调查的一清二楚。
依《大明律》凡是引诱诓骗良家女子为奴婢妻妾等,都是触犯法律的,而买卖者将面临流放。
但问题是,李财主已经通过关系使得自己和刘秀月的关系合法化了。而高知县的目的是把刘秀月给夺过来,控告李财主光拐带良女的罪名肯定是不行。要想把刘秀月据为己有,就是把李财主给弄死。
这个时候,高知县发现一个问题,这刘秀月和郑家的儿子某种程度上来说,刘郑两家并没有退婚,当初刘郑两家退婚的这个事儿,本质上是郑常和刘家的亲戚们在私底下操办的,连个文书也没有,所以从法律上来说,刘秀月仍然是郑家的儿媳妇。
这么一来,刘秀月的身份就从良家女子变成了良家妻子,如此一来,李财主罪名就从拐带良家女子变成了抢占他人妻子,这可是能判处绞刑的。于是,高知县在搜集了充足的证据之后,立刻就以这个罪名把李财主给下狱了,又在牢房里就把李财主给弄死了。
李财主就刘秀月第一个丈夫。
刘秀月重获自由后,还没有回到家里,就被高知县下了聘书,又成了高知县的妾室。高知县也有正妻,照理说,纳妾不至于大操大办,但高知县为了敛财,故意大办特办,延安府里不少大人物都来了,在宾客里,就有一个大人物,江阴侯吴杰,吴杰是功勋世家,第一代是大明开国28位开国侯爵之一的吴良。
高知县是刘秀月第二个丈夫。
吴杰蒙祖荫父,这才混上了侯爵,自己实际上狗屁不是。这吴杰岁数已经不小了,是个老色痞,家中姬妾十多个,老来好色,此前就娶了不下十来房的小妾,这回参加高知县的纳妾的婚礼,瞧见刘秀月的美色,那也是垂涎三尺。回家之后就唠叨不止,而且还和当地的指挥使张能谈及此事。
从官职来看,吴杰是张能的顶头上司,领导既然有想法,张能自然就想替领导分忧,于是就说大人是侯爵,他不过是个小小的县令。你相中的女人,直接动手抢过来不就行了么?
吴杰就说:“如果是老百姓我就真抢了,可他是知县啊,官虽小,那也是朝廷命官,那很难办啊”。
张能又说:“大明的官员没有不贪的,他如此招摇办事,显然是个贪腐之辈,只要查出他的贪腐,你一本给他参了就是,而一旦罢官,就是一个老百姓,你再抢刘秀月还不是轻易而举吗。
于是,吴杰和张能查高知县是否贪腐,一查不要紧,高知县贪腐巨大,是个腐败分子,于是二人通过上表弹劾,刑部后来果然证实了高知县的贪污行径。就此高知县被杀,家产妻女奴婢还要尽数充公,刘秀月作为家属本应流放,但吴杰托人送礼,动用关系,终于把刘秀月捞了出来,如愿以偿的娶为了自己的小妾。
吴杰是刘秀月第三个丈夫。
自此后,这吴杰整日和刘秀月缠绵相伴。这个吴杰由于天天和刘秀月那啥,半年之后吴杰被折腾死了。吴杰死了,吴杰的儿子干脆把父亲这些小妾是遣散的遣散,而刘秀月因为姿色过人,就被张能高价买到手了。
张能,就是之前给吴杰支招那位,他也贪恋刘秀月美色,当初不敢和吴杰争,现在吴杰死了,他就无所谓了,天天和刘秀月在一起,不久之后,兵部调令来了,张能被调往太原当指挥使,要知道,当时的太原可是前线啊,张能刚刚调往太原就战死在前线。
张能是刘秀月第四个丈夫。
接替张能继任指挥使的,是程鹏,出于礼节,程鹏要代表朝廷抚恤阵亡的张能的家眷,结果程鹏到张家慰问的时候,也是一眼看上了刘秀月,也立刻就打上了刘秀月的主意。在这种情况下,程鹏给张家掏了好大一笔钱,从张家人手里买下了刘秀月当妾,可一年后,程鹏因临阵脱逃,被朝廷判处死刑。
程鹏刘秀月第五个丈夫。
这里必须要指出的是,刘秀月虽然前后五个丈夫,但她都是妾室不是正妻。
当时负责处理程鹏死刑案件是都察院按察司佥事刘翀。刘翀在监斩程鹏的时候,瞥见了来为丈夫送行的刘秀月,于是程鹏也沦陷了,也看上刘秀月了。
刘翀是进士出身,三十多了却至今未婚,一见刘秀月觉得是惊为天人,于是,刘翀干脆托人说媒,把刘秀月给娶了过来当以正妻。身世坎坷的刘秀月已经接连跟过五个男人,如今还能被刘翀尊为正妻,也算是造化。而刘翀对此毫不介意。
这刘翀有个同僚,名字叫做李运,此人当初是高知县副手。他当场初就一直也觊觎刘秀月的美色,苦于无从下手,现在不想被刘翀给抢了先,他是又气又恨又妒忌,反手就参了刘翀一本,理由是:刘秀月生性放浪,短短数年竟然有丈夫五任,如此不知廉耻的女子本该遭众人唾弃,刘翀堂堂朝廷命官,竟然将其娶为正妻,岂不是败坏纲常礼法,必须严办。
李运的这一封奏疏,很快就到了中央朝廷,并且惊动了内阁,明英宗朱祁镇命锦衣卫把刘翀抓到了诏狱里,严加审问就是了。可刘翀是大丈夫,说自己毫无过错,但他却不知道,刘秀月在太原城里也时刻记挂着他的安危。
刘秀月的前几任丈夫,对她是巧取豪夺,视她为掌上玩物,在这些男人的身边,她没有尊严可言,更得不到一丝一毫的关心和爱护,只有刘翀,把她明媒正娶迎回家中,刘翀理解她,尊重她,给予她关心呵护,让她品尝到了家庭的温暖和爱情的真正滋味,在这种情况下,刘秀月干脆散尽家财,进京告状。
在刘秀月积极营救之下,又加上刘翀确实没有其他罪行,于是刘翀被革去功名,全家流放云南,虽然如此,但刘秀月十分欣慰,她终于可以和自己心爱的男人永远在一起。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