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4年12月7日,第十二届南方教育年会在广州召开。多位教育界“大咖”汇聚一堂,围绕主题“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展开多维度、深层次的探讨与交流。接下来,小编带您一起深读专家的观点精华。

在第十二届南方教育年会上,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眭依凡教授作主题演讲《新质生产力发展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眭依凡首先指出,高等教育事业以及实施高等教育的大学机构是最需要与时俱进的一个社会事业和学术组织,这意味着高等教育和大学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社会性和国家性。根据大学的核心使命和社会职能来进行分类是大学分类的最重要依据,由此大学分成三类:一是研究型大学,二是应用型大学,三是技术技能型大学。

眭依凡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进程中应用型大学,尤其是高水平应用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该做出怎样的回应,主要讨论了三方面问题。

关于新质生产力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的关系问题。他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内涵。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是集高新技术人才队伍高水平、高新技术研究开发高层次、高新技术资源高投入优势及“教育、科技、人才”于一体的大学群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重要组成,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拔尖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提升我国高新知识物化为高新科技竞争力过程中,具有主力军及生力军的地位,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进程中具有极端重要性。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高水平应用大学区别于研究型大学、技术技能型大学,也区别于一般的应用型大学。二是新质生产力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包括倒逼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学科专业拓新和人才培养目标创新。

关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他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脱离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定位。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对人才培养目标之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脱离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发展定位,过分追求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大上”;培养目标落后于时代发展要求,既不明确又缺乏可操作性。二是知识体系的整体性、针对性及时代性不足。由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对研究型大学有不能割舍的眷恋并游离在研究型大学边沿,导致在知识体系设计上存在偏理论轻技术等方面问题。三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流于形式及培养方式单一落后。

关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行动策略问题。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明确办学定位,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转型发展。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必须服从于并服务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需求,加速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建立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高新技术创新型与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针对新质生产力之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等先进生产力特征,打破存续时久的传统知识生产模式尤其是人才培养常态。二是回归立德树人的使命坚守,创新高水平应用大学人才培养目标。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不仅要以立德树人作为大学办学治校的方向,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接班人,还必须以立德树人为办学价值理性引领大学回归人才培养使命的坚守。三是能力发展优先,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要以能力本位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提升应用型人才的通用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以通用能力为导向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和改革实践环节教学方法为手段。

来源: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编辑:广东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