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是陕北地区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每逢春节,当地人用打腰鼓的形式来增添节日气氛。
在一望无垠的黄土地上,豪迈的陕北汉子,头裹白羊肚手巾、斜背响鼓、手握系着红色飘带的鼓槌,舞动着矫健的身躯击打着鼓点,洪亮的嗓音吼出一个个热烈的号子,这就是陕北安塞腰鼓。
春节将至,在陕西省安塞文化文物馆,安塞腰鼓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延河和鼓手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排练着。2025年春节,老队员们要带着新队员过街表演。
腰鼓队过街时用鼓、锣、铙、钹和锁呐伴奏,领头的鼓手以哨子指挥,后面的鼓手们随其哨音变换动作。鼓点雄壮有力、扣人心弦,鼓手的动作强劲豪放、刚劲洒脱,时而散开、时而聚拢、穿插交替,犹如龙腾虎跃。
相传在古时,戍边守塞的士兵在战斗时用腰鼓来助威,鼓舞士气。随着时代的发展,腰鼓渐渐演变成为一种陕北人民特有的欢庆节日的舞蹈。
2006年,安塞腰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塞腰鼓分文鼓与武鼓两种,场牌丰富。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童子拜观音”“绵羊碰头”“枣核掏心”等。
舞蹈动作千变万化,鼓手打到兴头上,便随心所欲地发挥鼓点的节奏,脚步随情绪腾空而起,有如猛虎扑食,更似大鹏展翅,尤其是鹞子翻身时凌空扬腿的动作,令人叫绝。
如今,安塞腰鼓已将舞蹈、武术、体操、打击乐、吹奏乐和民歌等艺术门类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表演形式。千百年来,安塞腰鼓传递的自强不息、乐观向上、奋力拼搏的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陕北人民。
近年来,安塞区形成了全民参与非遗传承的良好氛围,通过“腰鼓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等活动,让腰鼓文化深入人心。截至目前,安塞区有3个腰鼓传习所,1个活态腰鼓文化村,培育骨干腰鼓手1万多人。
宝青铜铸文明 寻根溯源 何以中国
陕西宝鸡,位于八百里秦川的西端。3000年前西周人从这里发祥,开启了礼乐文明的先河。如今,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里古老精美的鼎、簋、尊、盘,以及铸刻于其中的铭文,讲述着中华礼仪之邦的深广源头。
新年伊始,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刚刚落成的《青铜铸文明》陈列展吸引了大批游客。在青铜器“何尊”的展台前,很多游客都是慕名而来,特别是很多年轻人,专程一睹3000年前最早的“中国”的风采。
何尊是由西周早期一位名叫“何”的宗室贵族铸造的祭祀酒器。不仅以其凝重雄奇的造型和严谨变化的纹饰吸引着世人的目光,更因其底部122字的铭文而成为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这段铭文主要记述了周成王继承武王的遗志,在洛邑(今河南洛阳)营建东都成周之事,并提到“宅兹中国”四字,意思是在“中国”这个地方营建都城。
3000多年前,“中国”被镌刻于何尊器底,深埋于地下;3000多年后,埋藏它的泥土和这泥土连接的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都以它命名。“中国”成为每一个中华儿女自信、自豪的源头。3000多年间,“中国”一词突破了地理概念,上升为民族与文化认同的高度统一。
这是四十三年逨鼎,西周晚期的青铜礼器(共十件),不仅造型规整、纹饰精美,而且其内壁铸有316字铭文,详细记载了周宣王四十三年对官员单逨的册命及训诫。铭文不仅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册命制度,还彰显了对官员勤勉忠诚、公正执法、廉洁自律等道德品质的期望,是研究西周政治风貌、礼仪制度和道德观念的宝贵实物资料。
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除了何尊、逨鼎等国宝重器外,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还拥有青铜器、玉石器、陶瓷器等文物48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3200余件。一件件“国宝重器”,如一部部“青铜史书”,记录着泱泱中华灿烂辉煌的“文明密码”。
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