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刘渡舟受邀去日本讲伤寒论,日本人藐视道:“日本老奶奶都知道的东西”。谁料10分钟后日本人坐不住了,狂记笔记!连称刘渡舟是中国治伤寒第一人。
中医是咱们老祖宗的智慧结晶,不过要说到中药出口海外的数量,日本人和韩国人都不赖,尤其是日本人,中药在日本非常流行,还有专门的名字叫汉方药。
日本人不仅用中药,还研究中药,将中国传统的药材跟西方的药理结合起来,走出了自己路子,说起中药来头头是道。
因此刘渡舟被日本的汉方药专家邀请去交流讲学的时候,日本人专门提醒刘渡舟,讲点儿日本人不知道的中医知识。
刘渡舟感到非常奇怪,中医经典内涵丰富,中国人研究了这么久,也不能说是完全透彻,日本人凭啥这么自信?
日本方面的工作人员告诉刘渡舟,在日本吃中药非常普及,尤其是涉及到头疼脑热的小病症,连日本普通人都能给自己摸脉,去药店买一剂中药来喝,直接药到病除。
最典型的就是小柴胡汤,日本人对《伤寒论》里面的小柴胡汤耳熟能详,特别是日本有个古方派,把这个把小柴胡汤跟现代医学结合起来,运用的是得心应手。
刘渡舟去日本的那一年,小柴胡汤在日本可是畅销药,一年的销售额能上百亿,在场的日本中医专家早就将《伤寒论》中的小柴胡汤翻来覆去的考证研究过了。
刘渡舟却不这么想,他钻研中医多年,尤其是在中药古籍经典上花费了大量的工夫,学海无涯,如果日本人真的研究小柴胡汤更好,他更应该把自己了解的知识讲出来交流,这样才能有进步。
刘渡舟学习中医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医科学如同行军打仗,最忌讳的就是纸上谈兵,通晓多少中医古籍不是重点,能够将中医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才是真正的医学。
中医本就是一门实践的医学,是古代的名医,将自己对医药病症的研究,加之治病救人的经验结合起来,形成了今人看到的医药古方。
不管是《黄帝内经》还是《伤寒杂病论》中,都有大量的真实案例,对比西医标准化统一化的治疗方式,中医最大的一个特点之一就是因人而异,不同人的体质不同也会影响治疗方式。
因此中医是一门非常精密的科学,光是小柴胡汤这一种药,根据病情的差异,应用的方式也各不相同,要说日本人完全了解了小柴胡汤,刘渡舟是不完全相信的。
虽然日本人特别提醒了刘渡舟不要讲小柴胡汤,刘渡舟还偏要迎难而上,《伤寒论》正是刘渡舟最精研的一本典籍,他想和日本人的专家切磋交流一下。
刘渡舟一开场就用病例开始,辨证讲起肝炎和小柴胡与其他中药的运用。刘渡舟早已是中药界权威,他的研究著作在日本也备受推崇,在场的专家基本上都看过刘渡舟的书。
当听到刘渡舟坚持要讲小柴胡汤的时候,日本人连连摇头,这在日本人可是老弱妇孺都知道的基本中医知识。
不过大师到底是大师,刘渡舟对中医专业的精深还是让日本人震惊了,他从区分肝炎病症讲起,引入小柴胡治疗方法。
可谓是深入浅出,大道至简,让很多自以为了解小柴胡功效的日本人大开眼界。刘渡舟的讲学刚刚开场,现场就由闲散的氛围变为了严肃紧张的氛围。
还有不少专家赶忙掏出自己的笔记本,刘渡舟在上面滔滔不绝的讲,日本人在台下点头如捣蒜,手上龙飞凤舞的记录,只恨自己不懂中文,担忧翻译不能传达出刘渡舟话的真谛。
刘渡舟所讲的不仅仅是《伤寒论》中的小柴胡汤的作用,还广纳其他医药古籍,结合自己多年的治疗经验,区分出了不同病症下小柴胡汤的妙用。
这是迷信典籍和西药的日本人没能做到的地方,日本人这才发现,自己多年来了解中药的奥妙,原来还未触及到深奥之处。
刘渡舟的一番演讲,赢得了日本人的广泛赞誉,日本人发自内心为刘渡舟的学识,还有他不骄不躁的气度而鼓掌。
刘渡舟自己就是中医的受益者,小时候体弱多病的他,接触到神奇的中医,从此立志成为利用中医悬壶济世的大夫,他的医学博采众长,致力于将中医发扬光大。
参考资料:刘渡舟-百度百科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