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大年初一,是中国传统里最为重要的一个节日——春节。按照民间的习俗,春节的庆祝活动会从大年三十的除夕一直延续到元宵节,持续时间长达十六天。

因此,过春节除了召集全家人吃“团年饭”以外,还会有许多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安排,比如放鞭炮、祭祀祖先、发红包、拜年等。



发红包是指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而拜年则是指亲戚、朋友之间互相走访,送礼道贺。下面,我们要讲的就是中国人春节拜年时“送礼”的习俗。

“拜年”的时间一般是从大年初一,也就是“春节”的当天开始。

尽管头天晚上大家为了过“除夕”一直熬到凌晨才睡下,但是到了大年初一的早上七八点,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得起床,换上崭新的衣服,再拎上一早准备好的礼物去拜年。

拜年的顺序通常是按照辈分来排列,先去长辈家拜年,再去平辈家,最后去晚辈家;按照亲疏关系来排,则是先到直系亲属家,再到姻亲家,最后到上级和同事、好友家。

在不同的年代,国人中最流行的春节礼物也各不相同。

一、解放以前最流行:送礼条

北方一些地区以前过春节流行送“礼条”,这种“礼条”一般是割成长条形的五花肉,或者是带骨头的里脊肉。正月十一是“子婿日”,按照传统,女婿要在这一天去给岳父、岳母拜年。



去的时候,人们就会割一块有肥有瘦的“礼条”送给二老,作为对尊亲的孝敬之礼。中国人割猪肉当礼物是有传统的,这个传统并不只限于春节。

《论语·述而》中说:“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孔子说,只要有人愿意带着十条干肉来当学费,他从来都没有不尽心教诲的。可见得孔夫子最早向学生收取的“学费”,就是做成腊肉的“礼条”。

《儒林外史》的故事里,主角范进中举后,他的岳父胡屠夫知道后,马上割了七、八斤肉,笑嘻嘻地提着去向他道贺。

在这里,“礼条”变成了长辈送给晚辈的礼物,但是这只是作者为讽刺胡屠夫这类人,故意为之。在民间送礼习俗里,正常情况下的“礼条”,还是由晚辈送给长辈的。

二、四、五十年代:一筐馒头

解放初期,国家经济比较困难。当时普通市民吃米、吃肉都要凭“票证”定量,所以春节送“礼条”就不那么流行了。



在北方,过年送的礼物改成了送“一筐馒头”。不过,作为礼物送出去的馒头,并不是我们如今日常食用的那种大白馒头或圆馒头。

这种馒头是专门为春节特制的,一种带有装饰的“枣花”馒头。这种馒头制作时,会加入食用色素在馒头上面做出面雕的花朵与绿叶,再用红枣点缀。

圆形的馒头寓意“团圆美满”,红枣则寓意“早生贵子”、“吉祥好运”。再加上红枣被认为是对健康有益的食品,所以又带有“健康长寿”的祝福。

南方人不爱吃馒头,送礼多送“米糕”,糕点上面同样也会嵌红枣、花生之类的点缀。也有一部分经济稍微宽裕的人家,在春节拜年时会送礼品券、搪瓷水杯、洗脸盆等。

但是总的来说,馒头这种礼物出现的频率相对较高,成了那个年代最“流行”的春节礼物。

三、六十年代:《毛主席语录》

在那个火红的年代,全国人民最爱读的是《毛主席语录》。这本小册子虽然不大,但是里面全是伟人的闪光语言。



《毛主席语录》就像智慧的灯塔一样,照亮了革命者的道路,激发了当时六亿中国人民昂扬的斗志。

尽管这本小册子到了今天因为时代的变化渐渐退出了人民生活的舞台,但是西方世界的政客们至今还把它捧在手心上,奉为金玉良言。

在前几年的英国议会上,英国的财政大臣和在野党议员就曾经先后拿出它当众诵读,借伟人的语录来为自己的政治主张增添说服力。

过年送“书”的习俗,大概是六十年代的中国人独创的。但是由于中国人送礼特别忌讳“谐音”,所以到了七十年代,人们就不再互相赠送“红宝书”了。

四、七十年代:“三样宝”

七十年代中国已经改革开放了,随着“中美关系破冰”,西方对中国的经济封锁慢慢被打破。外贸出口生意渐渐红火起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

这个时候春节大家最爱送“三样宝”:它们分别是“挂面”、“白砂糖”和“罐头”。那么,为什么国人开始流行送“挂面”呢?原来七十年代中国农业大丰收,面粉的产量提高了。



再加上当时中国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挂面生产技术,比如“低温索道式烘干工艺”,以及国外的先进设备,挂面的产量大幅增加,价格也就降下来了。

再加上挂面存放的时间远比馒头、米糕长,所以人们就喜欢拿它当礼物了。

另外,当时流行用“白砂糖”当礼物是因为当时这种调味品依旧要“凭票购买”。直到八、九十年代产糖量提高了才有所好转,但是北京直到1991年才彻底停用“糖票”。

至于“罐头”也是一样,当时算是高档货,尤其是“黄桃罐头”之类的水果罐头,曾经被当成营养品专门送给老人和病人滋补身体。

五、八十年代:点心

八十年代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年代,当时很多中国国人从原来的单位辞职“下海”经商或当个体户,社会上出现了很多“万元户”。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春节的礼物也要升级换代了。这个时候拜年再送土制的“手工大馒头”和原生态“白砂糖”就显得不合时宜了。



当时主要流行送“稻香村”、“冠生园”等中式糕点铺子制作的“桃酥”、“鲜花饼”等精美的糖果和糕点,以及八十年代从海外地区传进内地的“酒心巧克力”、“金币巧克力”等。

这些糕点里面“桃酥”的历史比较悠久,相传是出自唐朝的宫廷御点,原来叫“酥油饼”,宋元时期在民间开始流行起来。

桃酥的外形像桃心,“桃”在传统文化里面象征着吉祥、长寿与幸福,因此人们特别喜欢用这种点心来当礼物。

六、九十年代:烟、酒、茶

这个时期,国民的温饱问题基本已经解决了,家家户户都不缺吃穿,因此像馒头、米糕、桃酥这种“充饥”的食品,就渐渐拿不出手了,于是人们就开始寻求更加“高档”的礼品来送人。

记得当年请客有一个规矩,那就是要请人吃那些“又贵又吃不饱”的。那么,到底是什么东西又贵又吃不饱呢?

当然不是刺参鲍肚这些了,因为这些东西里自己在家里做来不好吃,比它们更适合当礼物的是白酒、香烟和茶



九十年代五粮液、茅台是送礼的大热门儿,当年那些男性长辈们爱喝;除了逢年过节平时在家没事也会小酌一杯。

至于香烟就送大中华、黄鹤楼之类的;茶叶则是龙井、普洱等名茶,价格昂贵但一次只取一小撮来泡就足够了。

七、千禧年以后的礼物

进入千禧年以后,我们加入了世贸组织(WTO),经济腾飞起来了人们要什么有什么,原来稀缺的食物全部都成了常见的“大路货”。

名酒、香烟和茶叶虽然依然昂贵,但是前二者有害健康,最后一样也不如“咖啡”流行了,所以人们过春节也不一定要拿它们当礼物了。

这个时候,人们选择礼物往往会看拜访的对象是谁再投其所好,礼品自然是百花齐放了。

结语

从解放前夕承载着朴素情感的“礼条”,到五十年代象征着温饱满足的“一筐馒头”,再到后来风靡一时的“红宝书”、“三样宝”,以及随后涌现的新式糕点、烟酒茶。

直至新世纪以来春节礼品的“百花齐放”,这一路变迁不仅是中国春节礼物演变的缩影,更是中国百姓物质生活水平持续提升的生动见证。



记忆中,孩提时代最为期盼的莫还是过于那满载祝福的“压岁钱”,以及亲戚间传递温情的“糖水罐头”了。

然而,时至今日,随着物质条件的极大丰富,即便是春节这一传统节日,也似乎在快节奏的生活中略显平淡,走亲访友携礼而行的习俗也不免受到冲击。

尽管如此,春节送礼这一传统习俗依旧深深根植于人心,它如同一座桥梁,承载着人们对亲朋好友的美好祈愿与深情厚谊,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