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马巷的民间信俗

与宗教文化概观


廉水杰

苏文田

如今的翔安,已成为厦门的一个重要城区。在这块充满着闽南文化特色的沃土上,有一个历史文化名镇——马巷,它是闽南四大文化古镇之一。其三面临海,伴随着中原汉人的南移迁徙和宋室南渡、泉州刺桐的兴旺发达,尤其是清乾隆四十年朝廷在马巷设立泉州府马巷厅以来,这里便成为“七泉之巨郡,南北之要冲”,形成了“人居稠密,商贾辐辏”、“店铺栉比,烟火万家”的繁华景象,而且是“家弦户诵”、“不绝于耳”,积淀着丰富的闽南文化底蕴,且成为闽南民间信仰的一块绵延已久的聚集地。

为了让更多的读者和后辈深入了解马巷的传统信仰、历史典故,更好地感受历史文化进程中马巷的地灵人杰和人文魅力,有必要对马巷的民间信俗与宗教文化景观进行一番梳理概述。因为,无论是信仰还是文化,无论是历史还是未来,马巷所承载的民间信俗文化,都是一个独特而珍贵的存在。

一、从马巷老街说起

马巷老街南北走向,北起“街市头”南止“五甲尾”,早期是马巷较具规模的街道,俗称“马巷街”。据朱振仲老先生回忆,听老一辈传,原来的马巷街是由十三个路段组成的,每个路段有一道隘门,路面很窄,就像一条较宽的巷子,售货交易为木制橱窗口,没有店门。1928年间,国民党军队四十九师陈启芳团长驻防马巷镇时,曾协助当地政府,规划扩建街道。把自街市头至五甲尾的旧街两边店铺各自后迁退三米左右,两边建了人行骑楼,余为路面宽约7米左右。此外,还把散居街外的小店铺迁入大街,使市区街道的面貌焕然一新。

由于街道多年使用损坏失修,1997年由政府拨一部分工程款,社会贤达慷慨解囊捐献一部分工程款,重新修缮了路面和两侧水沟,使马巷老街重放光彩,助推了老街贸易的繁荣发展。可惜的是,多年来,因老店铺翻建,人们把骑楼都改在店铺内。如今街道的骑楼已无踪影,但有两个“亮点”依稀可辨,令老一辈居民难以忘怀。

一是,民国时期马巷老街各路段。民国时期马巷街大概可分为以下十三个路段:1、街市头;2、上元街;3、十八坎;4、四甲街;5、大宫边与大宫口;6、桥仔头;7、井脚街;8、纱市街;9、五崎下;10、五崎顶;11、八宝街;12、雨伞街;13、五甲尾顶(包括六坎下、六坎顶等)。当时马巷街各路段店铺号密集,热闹非凡。历史悠久的马巷老街,有五处的文物与文物遗迹。现存文物有“马巷基督教堂”、“马巷无威殿”(俗称池王爷宫)、“马巷文昌阁”;遗迹有“马巷通利庙”(俗称大宫)、“马巷相拨宫”。每一处均有自己的故事。

二是,马巷基督教堂。马巷基督教堂,全称为厦门市翔安区基督教马巷堂。马巷堂现址马巷五甲尾的马巷路南端,系1925年所建,占地面积原约1000平方米,拥有主堂、勉励会所、牧师楼等建筑及设施。现有基督教信徒700多人,跨越四个镇区,分布在40个自然村,是现今翔安区基督教徒聚会礼拜的主要场所。

二、马巷堂发展简史

马巷基督教最早由厦门传入。1856年(清咸丰六年)英国伦敦公会在厦门寮仔后望高石建筑楼堂,开设课班,招收学生,传经讲道。师生常利用课余时间,乘福音船到岛外游说布道。马巷的小崎村,是他们传经布道的第一个登陆点。基督教传入马巷由小崎村开始。

1870年期间,马巷通往厦门的水路码头,设在内垵村的大树脚,内垵村及邻近的同美村、赵厝村的农民,得地理之便,兼做运输搬运的,常随船只到厦门装运货物,频繁来往于马巷、厦门之间。一日,有同美村李正苔、内垵村吴顺水、赵厝村方相三人,在厦门作业遇暴雨,避之于泰山堂,受到礼遇而遂结识,结识相处而信主。尔后,感觉良好,即经常邀同亲朋戚友赴厦门礼拜。又一日,往厦门礼拜途中,遇暴雨风浪翻船,同行一干人安然无恙,对主信奉益为坚定。泰山堂牧师闻此事后,大为感动,遂每周派教牧人员来巷,聚会传经讲道。此后,会友逐渐增多,并积极筹集聚会活动经费。

1870年,同美村李雷献地一块建教堂,作为同美教会。同美教会是英国伦敦公会在同安县最早建立的教会。同美教会建后,先后有内垵、同美等村的信徒,迁居马巷。为了主日聚会礼拜方便,于1890年设立马巷教会。马巷教会初期租用五谷市民房为会所。1917年又迁址租用马巷朱王宫附近的养生堂,同时开办育英初级小学。

1925年,马巷教会自建马巷堂。马巷堂为马巷堂会长老吴徽捐资白银2000元所建的,址选马巷五甲,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左右。堂建成后,又建勉励会所一幢三间,作为育英初级小学迁入的教室。

1956年,教堂及勉励会所为马巷粮站征为仓库,主日聚会改在牧师宿舍进行。

文化大革命中,教堂后宅被刘文杰私人占建房屋,围墙内的巷道被马巷建筑队与石料厂占用建房,宗教活动被迫停止。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宗教政策,部分会友自发地借会友家聚会。

1982年9月,教堂归还。1983年1月经批准复会。于1月23日举行复堂庆典,来宾及会友400余人,重新选举成立长执会。1992年翻建主堂,1993年翻建牧师楼,两次翻建均得到李礼鹏、许锦华伉俪的巨资捐助(分别是20万人民币、1万新加坡币)。1994年10月29日举行献堂典礼,邀请政府机关部门十余个单位,原同安县17个堂会及集美、灌口、石井、溪东等堂会的代表出席参加。同安县副县长王剪花、宗教局长蒋照耀分别致祝辞。许锦华女士吟唱诗歌祝贺。同年同安县基督教第二届青年夏令会在马巷堂召开。

1995年10月24日至26日,马巷堂会主办了培灵会,邀请厦门市鼓浪屿三一堂主任牧师陈以平证道,主题“以基督教的心为心”。

2000年7月23日至25日,同安区第八届青年夏令会在马巷堂会召开,参会人数200多人,邀请厦门市竹树礼拜堂主任牧师陈美满证道,主题“生命的成长”。

2002年3月5日至6日,同安区基督教长执培灵会在马巷堂召开,邀请泉州市林敦琦牧师、施比授牧师证道。同年10月14日,堂会召集70岁以上信徒聚会,庆祝是日的中国传统重阳节,并赠送给每人礼物。自此后,庆重阳节活动相沿成俗。

2003年斥资50余万翻建勉励会所,加建主堂夹层。

2006年10月,翔安区基督教第一届青年秋令会在马巷堂召开,参会人数150余人,邀请厦门市三一堂高志强牧师证道。

2007年5月,翔安区基督教第一届长执培灵会在马巷堂召开,邀请厦门三一堂主任牧师陈以平证道。


三、马巷元威殿:增进海峡两岸民间信俗交流

马巷池王宫,又称元威殿,奉祀池府王爷,址在马巷镇五甲社区马巷街尾。它是闽台地区信仰池王的开基祖庙,一座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庙宇,历来备受官民的重视与保护。

庙宇坐西向东,呈二进布局,为土木石砖结构,占地面积107.6平方米。前后殿之间有拜亭,两侧是天井,俗称龙虎井。光绪六年重修之时,马巷厅翔风里炉前村商贾魏盈芳、魏福茂昆仲在广东经营的祥利店奉献寿山石两方,大小一样,聘名师刻龙虎图,勒于庙内井壁,故名龙虎井。该石长152cm,宽107cm,做工精美,是镇殿之宝。庙中有历代乡贤仕宦颂扬池王功德的题词、对联。清嘉庆年间闽浙水师提督李长庚的冠头联:“元气浑沦民物奠;威灵显赫鬼神钦。”还有现代著名书法家罗丹、余纲、吴捷秋等人撰书的对联,充盈文化浓郁的氛围,为庙增辉添色。

元威殿于1991年11月被同安人民政府列为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被批准为厦门市民间信仰对外开放点,2010年成为厦门市第一批涉台文物古迹。期间,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副局长刘书祥、国务院张历梁司长及国台办新闻发言人李维一等领导相继莅临元威殿朝圣视察。

(一)舍身救民,民奉为神。池王爷,名然,又名诚德,字逢春,祖籍南京,明万历年间中文举人,翌年又中武进士,时有文举人武进士之美誉。其为人耿介,官居清正,素怀济世抚危报国安邦之志。万历间,奉旨调任福建漳州府道台。某日赴任途中,于马巷以东七公里的小盈岭,时值炎夏,池然与小厮在树下小憩,邂逅两个玄衣人,彼此交谈中获悉这两位乃天使,奉玉皇旨意欲往漳州散播瘟药,流布瘟疫,裁减人口。道台心中忖度:自己上任伊始,漳州百姓即将遭此灾殃,不如舍己之身,以拯救漳府万千百姓的生灵,遂即设计智取瘟药自服,瞬间毒性发作,脸色变黑,于附近一榕树下盘足羽化升天。天使见此无可奈何,只好返回天庭,如实禀报。玉皇感念池然宽厚仁慈、爱民如子的精神,敕封他“代天巡狩总制总巡王”,晋爵王爷,派往马家巷为神。

民间传说,池然受封为神后,即托梦五甲乡耆,并预定时刻在乌甜脚水井中现像,众乡绅共睹之。因此,乡人即鸠工庀材建庙,雕塑神像奉祀。另有一传说,池然舍身救民之后,里人因感其刚直正气,便在马巷锡山(后称牛墟埔)北麓建一小庙奉祀。明天启二年(1662年),在乡耆的倡议下迁建于今址。

清光绪十九年,马巷通判黄家鼎校补重刊的《马巷厅志》卷十曰:“元威殿在五甲街,相传神为武进士,池姓,于乡耆梦中得之,后现象社里,乡人鸠资建庙。”又民国六年三月,同安县佐陈锡箴撰文勒石曰:“池王神,降自明代,捍患御灾,英灵显赫……”(此碑现立于宫口)。

相传,有一回迎神赛会,神辇大发,不由人意,直奔四公里达内官村,在陈于庭的门前大显神威,经久不止。主人不知何故,出门一看,原来是当年好友池然到此,大呼一声:“啊,池将军到。”事后,池王爷的履历由陈于庭口述出来,五甲乡绅据此及多方搜集有关资料,写下了池王神的历史渊源。据《内官陈氏族谱》记载:“陈大廷,又名于庭,字居爵,号宾甫。明万历四十年壬子科解元。”又《马巷厅志》卷十四载:“陈大廷,万历四十年壬子科解元,任廉州同知。”

池王爷有正副驾金身,相传是建庙之时,根据池王爷指示,定时定刻在金门半山坪海边迎来逆潮浮游的大樟木雕刻而成的。但是小盈岭附近的村民另有一种传说,即池然化身于小盈岭一棵大樟树下,正副驾的金身即取此樟木而雕的。毕竟是传说,孰是孰非,无须费神去追查考证。这两尊金身是池王爷发祥地的象征,是元威殿特有的镇殿之宝,虽然历经沧桑,其金身至今仍珍藏在五甲境内。

元威殿宇,清乾隆廿九年(1764年)重修。民国四年(1915年)里人倡修,同安县佐陈锡箴撰文为记。1995年应海内外信众倡议,依旧制而翻新,燕尾翘脊,雕梁画栋,流丹溢彩,金碧辉煌,焕然一新。

(二)圣诞活动,丰富多彩。元威殿立庙迄今,每逢农历六月十八日池王圣诞祭祀盛典,都要举行各种传统庙会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热闹非凡。其中有赛马、演戏,有搭锦棚唱南曲、有攻炮仔城,燃放焰火;尤其是进香请火、乞求红龟的宗教习俗,更具地方色彩。

马巷元威殿,自明至今,池王神灵显赫,香火鼎盛,分灵庙宇甚多。闽南一带十几个县市就有分炉364座,台湾地区以池王爷为主神供奉的庙宇就有300多座,东南亚各地均有分庙。一年四季谒庙朝拜者接踵而至,络绎不绝。每逢池王爷圣诞更是人山人海,盛况空前。各地分庙的善男信女们自发组织而来的进香团,于圣诞前夕赶赴池王神的发源地——总炉元威殿进香“请火”,更新神力。同时,也当为一种荣耀,都争先恐后。金门、台湾每年就有上千人前来进香请火,朝拜者累年达万余人,队伍可称为壮大。他们抬着神轿,举着池王爷的大旗以及各种彩旗,背着香袋,浩浩荡荡地出发。闽南地区的善男信女进香团,每次出发的时间大约是要赶在其他各地分炉之前最先到达,抢到头炉丹(香灰)后赶回分炉为王爷作圣诞,所以总是在前一天夜间出发,不是午夜时分,就是在凌晨三四点钟。大约在早晨五六点钟,进香队伍到达池府王爷的祖庙。此时,锣鼓喧天,鞭炮声震天动地,不绝于耳。乩童跳起神来,“营下”(乩童的助手)们,操起五营旗祭舞。不一会,各地进香队伍也纷纷到来,各分炉的乩童凭借着庙前的场所,手执令旗宝剑,手舞足蹈地展现各自神技,时而猛砍脊背,时而两三乩童短兵相接,时而背离散去,动作粗犷而夸张。接着,乩童挥起令旗,指挥进香的神轿前进。在一阵紧锣密鼓声中,神轿开始徐徐左右摇摆,四个轿夫似乎失去控制,仿佛不由自主地在惊涛骇浪中剧烈颠簸。这叫做“发辇”,意思是神灵显了。随着乩童令旗一指,神轿飞也似地冲入祖庙,前去拜谒祖神。这时,进香的男女老幼,人人手握一束清香,队列齐整,礼仪庄重,鼓乐喧天,礼炮轰鸣,列队中的乩童赤膊披发,红兜白裙,手挥宝剑自剁脊背,或持铁钉球打砸肩背,大显神威。先是在外坛拈香敬拜玉皇大帝,再进入内坛拜谒庙中的池王爷。进香拜谒祖庙(总炉)的目的在于乞香火。所以最重要的是“合炉”和“过炉”的两种仪式。所谓“合炉”,就是将总庙炉丹(香灰)放入进香团的香担香炉上;也有人把总炉的炉丹用红纸包了起来带回放入分炉庙内的香炉中。善男信女把分炉的神塑像用双手高高举过头,在祖炉上方虔诚打个圈儿,让分炉的神塑像在香烟弥漫中过炉,并高声喊:“发啦!进啦!”这两种仪式的意思都是让位阶较低的神祗分享祖庙香火,增加神力与灵性。进香结束后,人们凯旋的队伍,一路锣鼓震天,鞭炮声阵阵,把乞求的炉丹送到分炉神庙的香炉中。

“游境”是指神对所管辖的境地进行游巡活动。池王是属于王爷类的神,曾被玉皇大帝封为“代天巡狩”,他随时都可以在管辖的境内或所属各地分炉神庙的地区进行“出巡”,驱邪治煞,以保境内安宁。“游境”盛况非常壮观严肃,人们随着一阵阵震天动地的鞭炮声,锣鼓声及悦耳的唢呐声,便可看到一支这样的队伍,一杆头旗打头阵,头旗就是神的旗号,它的上端插着榕树枝丫,旗身是长方形的,上面用楷书写着神的称号。在旗头后边是飘动的五彩神旗,还有上下跳动的五彩鲜丽的凉伞;接着是旗牌分列两旁,旗牌上写着“肃静”、“回避”工整的大字;后边是一顶八人抬的神轿,神轿上站着乩童。他裸露的上身挂有绣花的红肚兜,腰间系着龙凤麒麟的围裙,一手握着宝剑,一手举着令旗,脸颊上扎着五营串,显得威风凛凛,神气十足;在神轿两旁是乩童的下属“营下”们,他们腰系绣有龙凤的围裙,手举五营旗。在他们后边是锣鼓队、唢呐队、南乐队及戏仔队,随后是大群的善男信女,他们手拈清香,脸上露出虔诚的神情。最后在乡老率领下一起跪于神坛前拈香祭拜。

(三)海峡两岸,信俗交流。明末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池王信仰也随之传入宝岛。几百年来,已遍布台湾及东南亚一带。据统计,台湾以池王为主祀的宫庙有300多座,而马巷元威殿正是闽台池王信仰的祖庙。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国家改革开放,两岸关系日渐缓和,台湾各地纷纷组团到此进香谒祖,马巷元威殿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海峡两岸对人缘、神缘的信同。而今实现“三通”后,海峡两岸往来更为方便,自有更多的信众前来池王祖庙奉香朝拜,推动两岸民间信仰文化互访交流的升温,同时不断提高交流层次和交流深度和广度。

一九八七年,台湾胜安宫王朝和先生率先冲破两岸坚冰,从日本辗转到池王祖庙进香谒祖。一九八八年,台南县麻豆镇埔池王爷管委会主委张志雄组团转道香港来舫朝圣,迎请池王金身返台。随后,台湾、金门、马祖等地池王庙宇也不断组团前来寻根谒祖。台湾地区前来进香人数年均达4000人,且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其中也有不少知名人士,如中华道教民俗文化学会理事长徐文保,立法委员、国民党中常委、立法院党团书记长林沦敏,彰化市市长邱建富,国民党中央委员杨雅淳,台湾道教寺庙整编委员会秘书长黄志贤,国大代表吴俊岸等等。

一九八九年农历六月间,台南市胜安宫、屏东县天龙宫、台南县镇山宫相继前来进香朝拜。同年,在台湾寺庙整编委员会秘书长黄志贤教授倡议下,由新竹县池王宫主委许连蒲牵头,联合岛内各地池王庙宇共同组团,于农历十一月十一日在马巷“王爷祖榕”广场举行“开基池王祝嘏大典”,参加者有千人之多。

一九九四年四月,台南海浦池王府主委张志雄邀请马巷池王宫主委许培坤、副主委蔡树木二人赴台参加“海峡两岸池王史迹研讨会”,并参观了台南、嘉义、苗栗、台中、台北、新竹、高雄等市县廿三座池王分灵庙宇,以池王信仰为纽带,促进两岸人民互相交流。

二○一○年一月——七月期间,马巷池王宫陆续接待台湾进香团四十一个,共计1440人。其中有台湾彰化县王公寿山宫、福海宫信众415人;又接待台湾彰化市市长邱建富一行6人到宫进香。邱建富市长是台湾民主党党员,是首次以个人身份到此朝拜的官员,他兼任彰化市16间市属重点宫庙的理事长(其中两间宫庙供奉池府王爷),是台湾地区唯一兼任宫庙负责人的县市长。

二○一○年七月三日——七日,应台湾中华道教民俗文化学会理事长徐文保邀请,马巷池王宫管委会主委蔡元狮率领乩童、营下及总务组许长春等八人,护送池王爷金身赴台巡行彰化、苗栗、台北等地近百座分庙宇。池王爷在台巡视期间,受到众善信的热情欢迎和追捧,成千上万的信众争先恐后只为恭请池王爷圣驾,一睹池王爷金身风范。金身所到之处民众顶礼膜拜,沿街摆香案恭迎圣驾。民众随圣驾出游队伍连绵数公里,造成极大轰动,热闹非凡。新竹市市长、市议会议长、苗栗县长、中华道教总会理事长、立法委员、各乡镇长都争相扶神轿随行。此次赴台北巡,台湾台视、中视、华视、东森、三立、TVBS等电视媒体均全程报导,各大报纸也都报导了此次盛会。先后四次的赴台参访大大弘扬了王爷圣德,提高了元威殿声誉与风范,增进了两岸万千池王信众的同根情谊,促进了两岸善信对神缘人缘的认同,加深了两岸善信的感情。

农历六月十八日为池王爷圣诞,翔安区紧紧围绕节日这一主线,以两岸共同信俗为精神纽带,积极开展池王爷信俗文体系列活动,促进海峡两岸池王爷团体互访交流活动。7月27日(农历六月十八日),马巷元威殿举办池王爷祭祀请火典礼,上千名来自台湾、闽南等地进香男女聚集一堂,按传统规制礼仪进行祭祀请火活动,共同纪念池府王爷的神诞日。同时又举办两岸池王爷信俗座谈会。翔安区组织区相关部门领导及马巷、台湾、闽南各地池王宫团队负责人在马巷池王宫管委会大楼座谈,对如何促进两岸池王信俗文化交流与合作作了深入探讨。这天晚上,在翔安区马巷镇龙翔风景广场举办了三场两岸池王爷文化民俗文艺专场演出,展示了翔安特色民俗精品节目,来自台湾及闽南地区的信众一千多人观看了演出,对翔安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与新区文化魅力深感兴趣,颇为赞颂。


马巷元威殿

四、马巷的民间宫庙及其传说

马巷(原属同安)作为厦门的一个历史文化名镇,民间信俗由来已久,并构成为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回眸巡视,马巷的民间信俗文化景点有的依旧香火不断,留下的传说依然在民间流传。比如位于马巷街126号的相拨宫、马巷街117号的马巷通利庙、马巷街117-102号的马巷文昌阁,还有白虎神的传说等。

(一)相拨宫。马巷是朱熹过化之地,我们可以从他的遗作五言律诗《民安道中》得到印证。“民安”即是马巷的古名。诗云:“祇役东原路,晨风海气阴。苍茫生远思,撩慓起寒襟。午泊僧寮静,错投县郭深。拙勤终不补,谁使漫劳心。”这首诗表现了朱文公做官为民的人格魅力和关心黎民百姓的深厚情怀。那么诗中“僧寮”这一民安小庙究竟在哪里呢?据马巷坊间积早以来口授相传的小庙,即指马巷相拔宫,亦称拱市宫。马巷百姓间有名民谚“没有马巷,就有相拔宫”。可见在马巷尚未开发之前,就有相拔宫这一小庙之存在。据光绪版《马巷厅志》载:“宫在四甲大街,北向,祀日月二大使”。其神为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次子李二郎。他助父修筑都江堰,治岷江有功,民间祀奉镇水二郎神。民间百姓又传说其化身为二红兜小孩,常在水中打水仗相戏。南宋初期从北方传入日月教在闽南一带已有出现。其教坛所敬奉的神主是日月大使公李二郎。当年看宫者姓马,在宫口供售香烛之类日用品,还提供“奉茶”给过往香客。这日午时朱熹入庙歇脚。他与马道士闲聊中,曾预言马巷“五百年前利不通,五百年后通利地。”

由于朱文公(朱熹)曾谶言,马巷五百年后是通利地,马巷百姓为纪念朱文公建造了通利庙,俗称“大宫”。

相拨宫实际坐落在马巷老街临界四甲街路段的大宫边路段,坐西南朝东北,门面向着大宫口,是一座被年轻一代遗忘的小庙。如今60岁以下的基本都没有印象了。“文革”期间,相拨宫被拆除,在原址建了马巷兽医站。改革开放后,兽医站改为沿老街的店面,门牌为马巷街126号。如今店面的生意颇为兴隆。

相拨宫历史上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笔者义父陈琼林老先生讲古口述了这样一个民间故事。故事由笔者转述,笔者的挚友诗人陈建中描述成一段佳话。


相拨宫原址

(二)白虎神的传说。林君升,同安县翔风里井头村(今翔安区凤翔街道井头村)人,出生于康乾盛世。由于年幼时父亲早逝,故家境十分贫寒,生活孤苦伶仃,且终日混迹于市井之中,难免沾染了赌博等不良习气。

却说有一次,父亲的祭日将至,母亲刘氏从箱底拿出平日省吃俭用攒下的几十个铜钱,叫他到马巷街置办一些香烛纸钱及其他祭品,并再三叮嘱务必早去早回。君升即刻动身前往马巷。一路上不停地摸摸口袋里硬硬的东西,唯恐丢失。约莫走了一个时辰,他来到马巷街,顿时被热闹的街景所吸引,心想时辰尚早,不如四处逛逛再说。临近中午,他正想去买东西时,却看见街道旁十几个人围成一团,不时发出尖叫。他凑近一瞧,原来是在赌博,近旁有个人特别走运,不时将赢得的铜板往怀里揣。君升看得眼花缭乱,不禁蠢蠢欲动,早已将正事抛到九霄云外了。他下意识地从袋中掏出一个铜板押了上去,还真赢了。但是,好景不长,不到两袋烟的工夫,他就将仅有的家当输个精光,这才幡然醒悟过来,一时六神无主。他自知误了大事,深怕母亲责骂,不敢回家,忍着饥饿盲目游荡。夜深时分,他徘徊在十字街口,却见相拨宫大门洞开,赶紧溜了进去,倒头便睡。

天将明未明,一些做生意的人已开始忙活起来。郑员外是马巷赫赫有名的富商,他带着随从自东横街往商号赶来,远远看见一白虎卧于相拨宫里,不禁惊叫一声,众人按其所指方向看去,却看不到什么虎迹,隐约可见一个人躺着。待小心翼翼地走近,才舒了口气,只见一彪形大汉睡得正香呢。借着灯笼的微光细看,此人气宇不凡,颇具富贵相。郑员外心里明白,此人必是白虎星下凡。于是唤醒了他,邀至商号,好生款待。其间,郑员外问起他何以寄身宫庙之中,君升一时语塞,涨红了脸,而后还是一一如实相告。一番交谈,员外方知眼前之人便是早有耳闻的翔风里井头村的林君升。人们说他懒惰成性,成天价躺在宗祠前的石条上,族长怒其不争,痛加训斥,并戏言他把石条都压弯了。还有说他和大伙儿一道出海讨生活,别人往往满载而归,唯独他无一例外总是空手而返,人们宁可相信这是因为他根本不肯劳心费力去捕捞的结果。郑员外忽而联想起自己先前所见卧虎之状,更加对自己的猜测深信不疑了。他心中寻思,那些虾兵蟹将对这白虎下凡之人必是十分畏惧,避之唯恐不及,难怪他时运总是如此不济。员外顿时心生怜惜,决定好好规劝他,帮助眼前这个相貌堂堂却一时深陷迷惘的后生,于是正告说自古以来赌博害人不浅,十赌九输,且荒废学业,消磨意志,男子汉应胸怀大志云云。林君升被这番话所警醒,满脸羞愧,当即表示要痛改前非,做个顶天立地的人。过一会儿,郑员外差人备足祭拜用品相赠,另外还附送一些生活用品。君升千恩万谢离去。

不久之后,郑员外择了黄道吉日,叫媒婆前往林家说亲,表示愿将小女许配给林君升。真乃喜从天降,母亲刘氏满口答应,君升一时以为自己在做梦。

此后,林君升摒弃恶习,发奋攻读诗书。他天资聪慧,且能文善武,日后果然成就了一番大事,此为后话(以上由陈琼林老人口述,陈建中先生整理)。

(三)马巷通利庙。马巷通利庙,俗称“大宫”,位于马巷街117号,接书院路口,是早期马巷镇地标性建筑。庙为两进,宏伟壮观。据《马巷厅志》卷十五《人物》篇中有记载:“叶九师翁,马巷人……捐地建通利庙,里人塑其像于庙左,为神最灵。”卷三《水利》篇中也有一则资料载:“翁墓桥在马家巷(早时马巷地名曾称马家巷)水口关锁之要(俗称‘坝仔下’泄水口),建于前明。……桥侧有叶道士墓。俗称‘道士’为翁公祖,故桥以此名。”就是早年的“翁墓桥”。据传叶道士即叶九师,马巷人尊称为“叶公祖”。由此可见,叶九师是明代人,而通利庙用地是叶水师捐献的,故通利庙应始建于明代期间。

为何兴建通利庙,此应从朱熹东巡/说起。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秋,朱熹任同安主簿时,在东巡金门的归途中,路经马巷(时称马家巷)。当时,马巷还是菅草丛生,野兽出没,荒无人烟。在这荒野僻壤之地,建有一小庙叫相拨宫,亦称拱市宫,庙中有一姓马的庙祝,平时供售茶水、香烛。当日午时,朱熹一行人在庙里歇脚,并留下一名谶语:“五百年前利不通,五百年后通利地。”

历经四百多年,朱熹的谶语应验了。明朝期间,抗倭名将谭纶巡抚福建,与戚继光、俞大猷合力痛击倭寇。福建倭患悉数扫清,马巷人口骤增,市贸经济发展迅速。到了明末清初,马巷已是“人居稠密,商贾辐辏,伟然雄镇。”(清乾隆十一年间同安知县张茎赞美马巷所言)。清举人张际亮在《宿沙溪》一诗中也提到“马家巷口日萧萧,鱼虾入市炊烟晚。”可见马巷一片繁荣景象。因此,马巷人捐资建庙,取“通利”二字为庙名,在庙中安朱子神像,供众人祀奉,以表达马巷人对朱文公的敬意和纪念。

民国时期通利庙曾做为税务所;新中国成立后,通利庙相继辟为乡公所、公社所在地。1976年8月,马巷供销社拆除通利庙改建为存货大楼。至此,通利庙也就名副其实地成为通利之所了。


马巷通利庙原址

(四)马巷文昌阁。马巷文昌阁位于马巷通利庙北面,与通利庙连为一体,门牌马巷街117-102号,一直被误为通利庙建筑物的一部分,其实它是单独的建筑体。该建筑应追溯到清乾隆年间,马巷首富,亦是首善林芳德捐资在通利庙后的空地兴建二层楼房文昌阁为书院。因两者连为一体,外观上使通利庙形若三进庙堂,后人都以为它们统称通利庙。同年,林芳德又独资修缮通利庙,把朱子神像移至文昌阁。尔后,通利庙祀奉如来佛、十八罗汉、保生大帝等神佛。清乾隆年间,同安教谕何兰游览登文昌阁二楼远眺,赞叹不已。他在《舫山书院碑记》中有这样的描述:“凭栏而望,北通三秀,南面香山,美人西来,鸿渐东拱。同邑之名山,莫不四面环列。复有莲垵之水,襟带左右,浮光耀影,浩乎!渊乎!诚大观也。”登楼环视四周,美不胜收,如今周边高楼林立,已没有古时的美感。


马巷文昌阁旧址

文昌阁早年是马巷文人学子集中活动的场所,学子们求取功名必须祭拜的地方。类似今天的文学沙龙,或者像讲学论道的论坛。如今的文昌阁长期没有使用,几乎荒废,庆幸的是还保存着没有被拆除。



2025“我在翔安过大年”摄影大赛新增奖项啦~

表扬!翔安海关获全省表彰!

来源\学术交流声音

一校\朱铭榕 二校\王妍

翔安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