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21新健康(Healthnews21)原创作品

作者/闫硕

辑/季媛媛

近日,在国家医保局召开的“保障人民健康 赋能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保局价格招采司司长丁一磊在回答价格管理相关话题时特别提出,2025年除了会继续推进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还专门预设了“互联网首诊”的价格项目,对于人工智能辅助诊查纳入门诊收费也做好了相关准备。


(图片来源:国家医疗保障局)

互联网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医疗服务模式,因其便捷性和高效性受到了广泛关注。尤其是线上问诊服务,在疫情或流行病高发的特殊时期,对于缓解群众恐慌情绪、引导患者有序就诊起到了积极作用。

然而,疫情之后,各地“互联网首诊”政策有所回收,目前互联网医疗主要为患者提供部分常见病、慢性病的复诊服务。随着近年来互联网医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建议探索放宽首诊限制的声音也越来越多。

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保研究院原副研究员仲崇明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互联网首诊不同于互联网复诊,就是主要体现医疗服务价值、满足医疗服务需求。推进互联网首诊对于社会重视互联网医疗会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基层医疗机构所承担的服务内容,比较适合开展一些互联网首诊服务。

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创始人赵衡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国家医保局只是预设了“互联网首诊”的价格项目,但预设并不代表就会开展。丁一磊在发布会上指出,预设的“互联网首诊”价格项目,一旦技术准入方面条件成熟,就可以立即备胎转正,无缝衔接。


首诊为何难“上网”?

首诊是指患者首次在医疗机构就诊时,由首位接诊医师负责的诊疗过程。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我国实行首诊负责制,这就要求首诊医师必须对所接诊的患者负责。

互联网医疗作为一种线上服务形式,在首诊方面天然存在一些缺陷,被认为存在一定的诊疗风险。“互联网医疗首诊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安全。”赵衡认为。

也因此,2018年7月,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提出,不得对首诊患者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

根据该试行办法,医疗机构在线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时,医师应当掌握患者病历资料,确定患者在实体医疗机构明确诊断为某种或某几种常见病、慢性病后,可以针对相同诊断进行复诊。当患者出现病情变化需要医务人员亲自诊查时,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立即终止互联网诊疗活动,引导患者到实体医疗机构就诊。

疫情期间的2020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其中提出“在卫生健康领域探索推进互联网医疗医保首诊制和预约分诊制”。这是国家层面首次提出将首诊纳入互联网医疗、医保。

2022年12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做好新冠肺炎互联网医疗服务的通知》,首次放开针对新冠症状患者互联网首诊,明确符合《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居家的患者可在线开具治疗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处方。


在此基础上,四川、广东、天津等地出台了关于“互联网首诊”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试行价格和医保支付的相关政策。但没过多久,多地政策被叫停。彼时有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首诊或许只是针对疫情的临时措施,其定位和功能还需要进一步被完善。

仲崇明认为,国家和地方之所以对互联网首诊如此谨慎,首先在于互联网首诊相对难监管、难管理,关键在对互联网首诊服务实质内容的把握;其次,互联网首诊对医疗服务供给侧业态运行的冲击,带来了效率竞争、竞争节奏命题。

“我们也要明确,互联网首诊不是万能的,肯定存在一个合理合适的服务范围、需要较明确、统一的判断。此外,也要考虑互联网首诊的刚性需求、需求程度,过早放开,可能反而引起一些负面消极评价及用户体验。”仲崇明说。


还需做哪些探索?

国家医保局在上述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预设“互联网首诊”价格项目不仅是为了用价格工具更好赋能医疗服务行业,背后也有支持互联网医疗等新业态发展的前瞻性考虑。

互联网医疗是医疗服务降本增效提质地开展经营运营的新业态组成,也是延长跟踪医疗服务、便捷提供医疗服务、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重要窗口。

广东省卫生厅原副厅长廖新波曾在采访中表示,常态化互联网医疗的定位和功能,在于患者可以在基层医疗机构完成传染病、慢性病等的全流程诊疗,医保资金也可以节省大量原来患者在无效住院、治疗上的花费。

至于互联网首诊何时应被推进这一话题,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则指出,应该综合权衡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保证质量这四个因素,来判断互联网首诊是否总体不劣于线下首诊。


仲崇明认为,未来互联网首诊可以被常态化推进,而其进入常态化的存在,仅仅还是开始。对于它是否管用,还需要检验。但新业态是很大趋势,伴随信息化向各行业渗透、辅助,互联网医疗必然自然融合到全流程,覆盖一块服务量。

仲崇明进一步指出,从互联网复诊到互联网首诊,可以支持医疗服务新业态以及医疗服务价值较快发展。同时,也可以倒逼医疗行业竞争。让消费者、患者来自主选择,促成医疗服务业大市场较快发展。互联网首诊的主要意义在医疗科技、信息科技、服务科技方面,主要风险在过度使用、过度消耗、虚假交易问题。因此,需要综合利用市场、政策的双重调节。关键是开始探索。

“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也会面对一些难题,因此需要明确服务实质内容、服务范围,做好供需双方的引导,要探索互联网首诊的优势场景,先做供需侧最易理解的。同时,对医疗行业做好宣教,鼓励探索,但避免非理性冲刺。另外,在相关服务量占比上,必要时医保局可以会同卫健委提出占比限制。”仲崇明说。

图片/21图库

排版/许秋莲

【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著作权归属21世纪经济报道,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形式使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