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受损,到底有多普遍?

数据显示,全球有4.66亿人存在听损问题。中国约有1.2亿的老人患有听力障碍、听力受损,但一个惊人的事实是:

助听器佩戴率不足5%。

为什么严重不足,原因就一个字:

贵。

中国90%以上的助听器份额被六大欧美品牌垄断,出厂价3千元的产品,在国内往往要卖到三万元以上的高价。

国内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拥有一款听得清更买得起的助听器?

在欧美技术垄断的阴霾下,国产品牌正在掀起一场助听器的技术革命。

01.

听不清的老人

在老年人群中,听力损失和障碍是常见的多发病。

有这么一组数据:

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约1/3存在中度以上听力损失,75岁以上老年人中这一比例上升到约1/2。

对比国内5%左右的助听器佩戴率,很多老人其实长期生活在听不清的世界里。

而在一些传统观念中,“老人耳背”常常被误解为只是“年纪大了,听力退化很正常”,但实际上,作为感知外界的重要方式,听力受损对于老人还有其他的危害:

由于“耳朵不灵光”,很多老人在社交场合听不清别人说话,难以参与沟通,容易感到被孤立,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强烈的孤独、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进而引发精神心理问题。 更严重的是,如果长期缺少对外沟通,将导致老年人脑功能退化,增加认知障碍等疾病的发病率。

研究表明,伴有轻、中、重度听力损失老年人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病率,分别是听力正常老年人的2倍、3倍和5倍。

虽然听力损失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但是只要及早发现和干预,就能大幅减缓危害的影响,目前对于中度及以上的听力损失,主流的干预手段就是验配助听器。

通过佩戴合适的助听器,老人们不仅能够恢复部分听力,对身心健康也极为有益。

一项调查显示,在具有认知功能下降的高风险的老年人群中,听力干预可以在3年内减缓48%的思维与记忆功能衰退。佩戴助听器的用户患有重度抑郁症的几率,比听力损失严重而未戴助听器的人小12%。

但目前,国内对听损群体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

一项调查显示,仅有14%的人在过去五年内进行了听力测试,并且从发现听损问题到第一次寻求专业帮助,要5-7年时间,往往错过了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机。

不仅如此,我国助听器普及率也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是什么阻碍老人戴上助听器?

原因可能来自多个方面,比如传统观念的束缚,很多老人觉得佩戴助听器等于“残疾”,因此对相关产品有抵触情绪,羞于佩戴助听器。

再比如,当前国内专业验配师的人才缺乏,导致在验配过程中老人无法获得最佳的体验感受,佩戴效果不理想,最终只能不了了之。

而现实中更残酷的问题在于:验配一套专业医疗级的助听器,还是那个字,贵,或者说是两个字:太贵。

02.

戴不起的助听器

助听器的本质是一种扩音设备,主要由麦克风、放大器、接收器、电池、按键旋钮等多个部分组成。

作用原理是把原本听不到的声音加以扩大,再利用听障者的残余听力,使声音能送到大脑听觉中枢,从而感觉到声音。

但与简单的声音放大器、大喇叭不同,专业医疗级别的助听器有独特的芯片和算法,可以对不同的声音进行处理,使用户在听清声音的同时不过度放大声音。

目前主流的进口助听器,贵就贵在这个芯片和算法上。

当前我国90%以上的助听器市场由六大欧美品牌垄断,这些海外厂商起步早,技术成熟,通常拥有自己的芯片和算法专利,可实现更复杂的声学算法和动态范围控制,这些技术基本不对外开放,也因此形成了极深的品牌护城河,牢牢把控着产品的定价权。

在去年网上的一个视频里,有嘉宾揭露国内助听器行业的“行规”:

一套价格三万元的助听器,代理商可以从中获利两万多元,拿走75%的利润。

是代理商黑心吗?

也不完全是,背后还有复杂的利益纠葛:

一来,欧美基本垄断了我国的助听器市场,这些欧美品牌在华出售产品时多采用代理商模式,并有着严格的价格体系保护体系,卖多少钱人家说了算。

到代理商这里,每套产品都有相应的“官方指导价”,代理商出售的价格只要过低就会被取消代理权,不让你卖了。

不是不想便宜,是根本便宜不了。

二来,助听器属于国家二类医疗器械,需要专业的验配服务、调试指导和售后保障,销售渠道一般以线下验配中心为主,每家门店平均每周只能成交3到4个顾客。

因此,大部分的运营成本就只能转嫁到这些为数不多的顾客身上,最终导致产品价格居高不下。

在欧美技术垄断和价格壁垒面前,代理商对品牌的依赖性也就越来越强,一套硬件成本三千元左右的助听器动辄卖到四五万的高价,已经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

这个行业纠缠的“死局”,看起来已经牢不可破了,怎么办?

庆幸的是,有越来越多的国人躬身入局,开始打破这个现状。

比如苏州的博音听力

前段时间,我听说他们刚完成新一轮近亿元战略融资,由广州产投与曜金资本联合领投。

博音听力的创始人叫江显全。


2019年,在行业深耕多年的江显全敏锐地察觉到,助听器行业的多个核心零部件:芯片、麦克风、受话器已经逐渐实现产业化的自研突破。

这让他感受到——“中国助听器行业迎来了转折点”

于是同年,他离开工作18年的国际助听器巨头公司索诺瓦听力集团,在上海创立了博音听力。

用时一年,江显全便带领团队正式推出了钛合金、碳纤维、伯爵三个型号的耳内机产品;

2023年3月,博音听力设备(苏州)有限公司成立,公司自主研发的“唐潮”系列定制助听器获得了上市批准;

紧接着在2024年,“秦风”系列和“汉韵”系列耳背式助听器也相继获批上市,产品系列不断扩张。


经过多年的研发,博音听力在技术层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开发出了支持苹果iOS和安卓系统的自研医疗级无线蓝牙助听器SoC芯片,并实现了自主算法、自主验配软件和自研编程器的创新。

不仅如此,针对汉语独特的声音语调,博音听力做出相应的技术改良,让产品更加适配中国人的使用场景和需求。

突破了技术垄断的博音听力,直接把国外助听器的价格打成了骨折。

从面向一线城市2万元一对的定制机,到面向大多数农村地区2000元一对的助听器,在不降低技术要求的前提下,价格能压缩到国外同类产品的1/5。

当前,他们公司线下门店也已经突破300 家,遍布24 个123 个城市

03.

未来在何处?

有报告显示,伴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我国助听器等医疗器械需求这几年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助听器市场规模预计在2030年可增长至约164亿元,2015-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13.1%。

助听器行业,已经从小众的蓝海赛道变成了红海赛道。

而在博音听力之外,锦好医疗、新声科技、欧仕达、丽声等一众国内品牌同样在奋起直追。

面对欧美品牌长期以来建立的代理商体系,国产品牌先要补齐的就是渠道短板。

除了开设直营店、洽谈代理商等传统模式,近几年伴随OTC助听器概念的兴起,一批国产品牌开始尝试开辟新的渠道服务模式。

OTC助听器,即无需通过医生处方,由用户自行在零售渠道购买的助听器产品,可根据产品说明书和自身感受进行模式调节,适合听损水平在轻度至中度的成年人群体。

由于省去了专业验配服务和部分中间环节,OTC 助听器的价格相对传统助听器更为亲民,一般在几百元到数千元不等,能够为更多消费者所接受。

在国内,为了给购买OTC助听器的用户提供更好的验配服务,国产品牌通常会以布局线下门店+线上远程沟通调配的方式,帮助用户在线上完成听力测试、个性化验配、精准调试等环节。

这种线上的验配服务,既可以减少品牌前期在线下渠道方面的大量投入,缩小与欧美品牌在线下渠道上的差距,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助听器验配师、听力师等专业人才相对短缺的不足。

而针对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一些国产企业也走在前列。

博音听力就与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共建了产业学院,为行业输送具有专业技能的助听器验配人才,将在今年1月份启动第一批培训招生。


另一方面,想要打破欧美的芯片技术垄断,光靠企业“单打独斗”的技术创新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形成产业生态,通过产学研一体化来加速赶超欧美品牌,打破垄断壁垒。

以博音听力落地的苏州高新区为例,早在2017年,苏州高新区便极具前瞻性地与中科院声学所展开合作,共同组建了中科院声学所苏州电声产业化基地。这一合作意义深远,为苏州高新区在声学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该基地已成功构建起智能传感、减震降噪、声频信号处理、声场控制 4 大技术中心,以及 1 个国家网络新媒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多年来,苏州这个基地专注于声学技术研发,成果斐然,研发出的近百种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军用、航空、高铁、汽车、工业、消费电子等诸多领域,有力推动了各行业的技术升级与产品创新。

2020年,由中国声学学会、南京大学、苏州市政府共同发起的“苏州·中国声谷”正式落户苏州常熟。

自成立以来,常熟市便将声学产业列为重点发展方向,大力实施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 “四链融合” 战略,全方位为声学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常熟市声学产业蓬勃发展。2023年,常熟市声学产业规上产值达459亿元,产学研合作平台达11个,声通信产业集群成为全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声学产业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

企业奋力追赶,产业蓬勃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实现那个“让中国有需要的人都可以买得起助听器,并且用得上助听器”的愿望,应该不会太遥远。

参考资料:

[1]《1.2亿老人急需!苏州“价格屠夫”打破海外垄断,刚拿下近亿融资》创客公社

[2]《老年人助听器,水有多深?》中国新闻周刊

[3]《1.2亿听障老人需求爆发:门店突破300家,博音听力如何抢占助听器国产替代风口?》AgeClub

[4]《“苏州·中国声谷”高质量发展纵深推进》苏州日报

[5]《陈霏:不愿再看外国人脸色,我要做国人自己的助听器》凉子访谈录


近期热门文章推荐

回复关键词阅读

  • 中国集成电路“黄埔军校”,如今在走什么样的“芯”路(关键词:黄埔军校)
  • 中国蓝莓的命运齿轮,被这家研究所拨动了(关键词:蓝莓)

  • 阿满百香鸡大战紫燕百味鸡,为何选择南京(关键词:紫燕百味鸡)

  • 无锡一个区,一年机器人产值50个亿(关键词:机器人)

  • 擅长打造爆款的常州,有了新目标(关键词:爆款常州)

  • 浙江非网红小县城,正在闷声发大财(关键词:浙江小县城)

  • 扬州毛绒玩具卖家做跨境,靠一个创意狂赚美金(关键词:毛绒玩具)
  • 如果不是苏州这个园区,中国自动驾驶第一股可能要晚来两年(关键词:苏州园区)
  • 中国版英伟达,在无锡设总部了(关键词:英伟达)

  • 阿那亚入局,常熟狂飙(关键词:阿那亚)

  • 药明生物,走向下一个波峰的路径依然清晰(关键词:药明生物)

  • 昆山20连冠冷思考:挑战者在哪,从哪里超越(关键词:昆山挑战者)

  • 从人才日到人才月,湖州到底还有多少惊喜(关键词:湖州惊喜)

  • 复活的苏州,焦灼的东莞(关键词:东莞 )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